沈 勝
音樂,音樂,音是聲音,樂者樂(快樂)也。令人快樂的聲音,就是音樂;音樂令人愉悅。
在一切藝術中,音樂最抒情。在一切抒情藝術中,音樂抒情最直接。音樂直接裹挾情感,直接感動心靈。音樂直達心靈的港灣,放飛想象的翅膀,沉浸于溫柔的夢鄉,吞吐生命的能量。
音樂,美妙的音樂,永遠是心靈的美餐,精神的盛宴,是人們揮之不去的那些繾綣,縈繞襟懷的一些情感。音樂深情款款,音樂情意綿綿。
在音樂里,流瀉著高山流水,奔騰著驚濤駭浪,鳴囀著深山鳥語,吶喊著龍吟虎嘯,燦爛著楓葉流丹,搖曳著竹影花魂。音樂放歌天地,放歌宇宙。
在音樂里,飄蕩著遠古歌謠,飛揚著原野牧歌,鏗鏘著勞動號子,悠揚著牧童短笛。音樂放歌勞動,放歌生活。
在音樂里,飄灑著情人的淚雨,跋涉著游子的身影,詠嘆著父母惆悵的嘆息,律動著兒女含淚的清歌,抒發對人生的感傷,寄托對生活的希望。音樂感嘆人生,放歌人生。
在音樂里,揮灑著愛國壯士的熱血,屹立著民族英雄的身影,演繹人民創造的史詩,譜寫時代書寫的華章。歷史的長河在此奔騰,時代的浪花于此飛濺。音樂放歌祖國,放歌民族,放歌人民,放歌時代。
我們在音樂里喜怒哀樂,我們在音樂里悲歡離合,我們在音樂里痛哭流涕,我們在音樂里高歌猛進。我們在音樂里,感受宇宙的浩渺,大自然的蒼茫,歷史的滄桑,人生的惆悵,命運的無常,生命的力量。
音樂是一眼甘泉,是一縷芳魂,是一盞清茶,是一杯醇酒。
沒有音樂的人生,如同沒有蜂蝶的花園,沒有美酒的宴席,沒有父母的兒女,沒有感情的夫妻。
熱愛音樂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是有福氣的人。不熱愛音樂的人,是冷漠的人,是不正常的人。
美妙的音樂,來自天籟。大自然是天生的器樂家,偉大的歌唱家?!帮L蕭蕭兮易水寒”,一曲天籟壯士膽。“兩個黃鸝鳴翠柳”,分明一支小夜曲,“兩岸猿聲啼不住”,儼然三峽放悲歌。“十里蛙聲出山泉”,好個林泉音樂會!
美妙的音樂,來自生活?!抖吃隆罚前⒈嚯y人生的反映;《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坎坷命運的寫照。
美妙的音樂,來自激情。壯懷激烈的《黃河大合唱》,是作曲家愛國激情的強烈迸發;一曲令人黯然神傷的《枉凝眉》,飽含著作曲家深切的人生惆悵。
美妙的音樂,來自人格。陽春白雪般的《高山流水》,是俞伯牙高尚人格的流淌;沁人心脾的《一剪梅》,是費玉清清雅人格的綻放。
美妙的音樂,來自創造。藝術的魅力在于個性,音樂的魅力在于個性。個性源于創造性。創造性源于生活,源于激情,源于人格,源于形式。
音樂形式最寶貴的創造,是旋律的創造。對音樂來說,形式即內容。所以,旋律是音樂的靈魂與基礎。
動聽的音樂,才好演奏,才好歌唱,才能流傳。音樂動聽,取決于旋律。技術再好,沒有旋律,還是不行。
俄國音樂家謝洛夫說得好:“聲音藝術的主要魅力,主要的誘人力量,就在旋律中;沒有旋律,即使有了最勉強的和聲組合,發揮了對位法和配器法的全部奇妙作用,一切也仍然是蒼白的,沒有色彩的,僵死的?!?/p>
旋律之于音樂,僅以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例,便可窺一斑而知全豹。該作品自問世以來,之所以膾炙人口,倍受青睞,一是因為它古為今用,演繹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經典故事;二是因為它洋為中用,將小提琴技巧輝煌、表現力豐富的特點,與民族音樂抒情美、意境美的特點有機結合;三是因為它整體藝術形式中西合璧,天衣無縫,完整而精美。但最關鍵、最動人心魄的,是旋律優美。該作品以善于表現悲劇女性的越劇音樂為基礎,充分彰顯越劇音樂獨特的旋律美,乃至中華音樂線性化、彈性化、情感化的旋律美。
音樂妙不可言,難以言說。它需要用音樂的耳朵傾聽,用多情的心靈共鳴。讓我們在音樂女神的懷抱里,讓情感得到愉悅,讓心靈擁有安詳,讓生命與春風共舞,讓人生與日月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