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
(蘇州市吳中區西山中學,江蘇蘇州,215111)
綠色化學作為重視環保的一種理念,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響應。綠色化學又被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是一門前沿學科,是指在進行實驗或生產時,盡量使用無毒無害的化學原料,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藝,減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的化學。綠色化學是一種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的化學,適用于各種化學領域,目的是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的效果。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綠色化學工業建設還存在較大問題,亟待改進。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梁,在青少年中普及綠色化學知識、樹立綠色化學理念,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步驟?;瘜W教師要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注重滲透綠色化學理念,以期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傳統化學工業在給人們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資源枯竭、氣候變暖等諸多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國是個人口大國,經濟的崛起讓我們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已迫在眉睫。而青少年的環保意識決定著未來世界的環保行為,由此,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中的一個關鍵節點。
新課標指出,化學課程設計要體現綠色化學理念,引導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意識。目前使用的初中化學教材打破了傳統的化學知識結構體系,大大拓寬了知識的廣度,增加了大量的環境教育內容,并注重運用綠色化學理念解決身邊常見的化學問題,強化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當前世界各國都重視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綠色化學是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對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能幫助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隱性因素,將綠色化學理念與化學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潛移默化地認識到學習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如教學硫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在傳統工藝和新工藝兩種不同的生產工藝下生產硫酸的工藝流程,通過對比了解兩種工藝對環境產生的影響,讓學生知曉傳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的危害性。在此基礎上引入二氧化硫處理方法的知識點,加深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生的興趣。再如教學有關“空氣的構成”的內容時,可以結合人們當今非常關注的霧霾問題來講解,鼓勵學生上網搜索霧霾的成因。這既很好地完成了知識點的教學,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又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量。把現實問題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
化學教學中包含很多的化學習題,習題教學是鞏固學生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化學能力的重要方法。化學教師在習題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綠色化學,使學生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教師可以在練習中融入一些有關綠色化學的問題,例如:很多人喜歡吃油炸類食物,這些食物被人們稱為垃圾食品,它們在生產期間會形成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環境污染,本身也包含致癌物質,因此不宜多吃。食物煎炸過程中會形成丙烯醛,這是一種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式為C2CHO,請問丙烯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115g的丙烯醛中包含多少質量的碳元素?這樣的問題與生活密切相關,不僅能幫助學生更深地理解綠色化學、樹立綠色化學理念,還能促使學生運用綠色化學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與綠色化學聯系最為緊密,是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最好陣地。因此,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教師都要注重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到化學污染的危害,加深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識?;瘜W實驗中會使用一定的藥品,但化學藥品或試劑能帶來污染,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遵循綠色化學原則,盡可能少用藥品,對必須使用的有毒物質應在實驗后進行有效處理。如在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我們現在不提倡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取氧氣呢?學生不明就里,回答得五花八門。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因為這樣實驗后會有殘留物質,不易處理。我們可以改進實驗,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氣,這樣不僅能獲得氧氣和氫氣,還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的物質。在化學實驗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實驗過程和結果,還要重視對實驗殘留物的處理。如在氯化銨分解實驗中,能分解出氨氣和氯化氫,冷卻后還能形成氯化銨,但會有少量氨氣從裝置中排出,對此可以增加一個吸氣裝置,防止尾氣造成污染。
綠色化學理念不僅要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還要體現在各種活動中,如社會調查活動、競賽活動等。教師以教學內容為基礎,提出環保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在課下收集資料,以小組方式進行調查。教學“愛護水資源”時,學生針對“水污染有什么危害”和“怎樣減少水污染”兩個問題分組進行調查。在調查中,學生不僅了解了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還增強了自己的環保意識。初中生喜歡比賽,豐富多樣的比賽活動是進行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有效途徑。如教師可以利用環保節日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組織與環保節日有關的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等,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多媒體具有直觀、生動的特點,能將復雜、抽象的化學知識變成色彩絢麗、生動的畫面,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學中對學生直接灌輸綠色化學理念,效果會不好,但利用多媒體進行滲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有機合成材料”時,一些學生對白色污染認識不夠,片面地認為塑料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不應該“禁塑”,如果單靠教師的講解很難改變學生的看法。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白色污染的畫面,讓學生認清事實。再如教學“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相關圖片,再自制一些Flash動畫,將燃燒對環境的影響具體化、形象化,在學生形成一定認識后再講解相應的知識,從而使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
[1] 鞏立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薛秀芳.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效果分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