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媛
(重慶醫科大學,重慶,400016)
機關作風是黨風政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直接體現。機關作風的好壞、辦事效率的高低、對內關系的凝聚力、對外關系的吸引力、對上關系的注意力及對下關系的號召力,是衡量一個單位執政能力、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的“尺子”。
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是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是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傳家法寶。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必須始終密切聯系群眾,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改進和加強作風問題,切實針對“四風”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積極改進工作態度及方式方法,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努力讓群眾滿意。
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是推進高等教育事業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已進入到了“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任務就是提升高校辦學質量,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是高校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高校黨員干部的作風是否清廉務實為民,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事業能否健康發展,關系到能否有效推進高等教育事業內涵式發展,關系到“辦人民滿意教育”目標能否實現。
自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推進內涵式發展對高校機關作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改革創新意識、執行力、服務管理理念及學習能力等全方面提升。聚焦點是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集中解決黨內存在的“四風”問題。有人認為,高校是“清水衙門”,“四風”問題距離高校很遙遠,其實不然。深刻剖析“四風”問題在高校中的具體表現,就會發現,雖然高校黨員干部在堅持群眾路線方面總體情況是好的,但在高校“四風”問題有其特殊的表現形式,特別是與高校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及社會責任相比、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相比,高校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還有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具體表現為:有的思想觀念不夠新,不善于學習新知識,分析新形勢,研究新問題;有的大局觀念不夠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體觀念;有的服務意識不夠強,對基層需求反應遲鈍、態度冷漠;有的自我要求不夠高,組織觀念和紀律性不強,工作存在一定情緒化,對感興趣的事情積極,不感興趣的事則消極對待。
針對以上問題,如果不能準確把握癥結,狠剎作風陋習,就會嚴重破壞黨風、政風、校風、學風,損害黨在師生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就難以完成學校的各項戰略任務和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將直接導致事業發展受阻,最終制約高等教育辦學質量的提升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的實現。
以提高機關黨員干部素質、增強服務意識和能力為核心,以整風精神為動力,聯系思想、工作實際,聚焦“四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找“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并通過加強整改、建章立制,改進作風,提升機關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樹立“求真、務實、廉潔、高效”新型機關良好形象。
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掃除“四風”影響,改進機關作風,使機關經過教育實踐活動洗禮和作風建設提升,真正成為領導信任、群眾滿意的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機關,在黨的建設和科學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帶動作用。
加強隊伍建設。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機關用人機制,通過改善人員結構,優化整體素質,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嫻熟、作風過硬、精干高效、充滿活力的機關工作人員隊伍。加強學習教育。按照建設學習型機關的要求,制訂學習計劃、落實學習內容、保證學習時間、嚴格學習紀律、提高學習質量,不斷提高機關員工理論素養、政策水平和工作執行力。加強制度管理。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機關管理制度,以制度管權、管事、管人,通過嚴格管理、規范行為,從源頭上扼制“四風”。加強領導責任制。充分依靠各級黨政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內在動力,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機關作風建設工作機制。加強督促檢查。成立機關工作督導組,定期不定期對機關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強化整改,以確保機關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運轉。加強績效考評。將機關作風與單位績效考評工作結合起來,與其他業務性工作同布置、同檢查、同評比、同總結,通過獎優罰劣,創先爭優,推動機關作風建設卓有成效開展。
按照建設服務型機關的要求,針對少數機關黨員干部工作不深入,作風不踏實,勤政為民服務意識不強的表現,強化“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理念。一是重視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溫暖民心、化解民怨;二是深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并按照黨的群眾路線要求,貼近師生,做好服務工作,著力解決其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三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針對“四風”和社會不良習氣,加強機關黨員干部黨風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同時,強化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使機關黨員干部在面對各種不良之風和利益誘惑時能經受住考驗。
按照建設“學習型機關”的要求,進一步增強機關黨員干部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樹立良好學風,以提高學習質量效果,促進學習深入開展。在學習內容上,要加強基礎理論學習,充分認識理論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前提;在學習態度上,要做到變不自覺學為自覺學、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學習方法上,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善于把所學科學理論運用于機關工作實踐,創新思維,指導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堅持到群眾中去聽意見、找問題,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形式,深入基層,面對面聽取基層意見建議,收集反映強烈的個別作風問題及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針對問題,盡心竭力做實事、好事,讓群眾滿意,以實際行動服務民生。更新觀念,開拓創新,消除不思進取、內動力不強問題。按照建設“創新型機關”的要求,激勵機關黨員干部擺脫習慣思維和條條框框束縛,勇于實踐、銳意進取、大膽探索,不斷開創機關工作新局面,創造新業績。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袁貴仁.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工作部署視頻會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12-05-07.
[3] 劉延東.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N].中國教育報,2012-05-16.
[4] 劉建平.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3(18).
[5] 魏民.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不斷推進人大機關工作[J].時代主人,2013(8).
[6] 龍海濤.踐行群眾路線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機關作風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