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潔
(蘭州大學教育學院,甘肅蘭州 730000)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全國高校開始建立數字化校園,推進教育信息化。在高校工作中,教務管理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核心與重點,是良好的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的先決條件。教務管理的完善與質量對教學、科研、服務等有重要的影響。作為支持和服務教育活動的教學管理,對其進行信息化建設,是高校數字化建設進程亟需解決的問題。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主要指相關工作人員以高校教學目標為基本出發點,管理教學過程中的人力(教師、學生、行政人員)、物力(教材)、財力、資源等,使教學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1]。高校教務管理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環境、教師、學生3個要素。其中教學環境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考勤、課程安排、日常教學事務、教學質量管理、學生學籍管理、教師管理、教學資源的管理等工作。教務管理是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紐帶,是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高校教務管理涉及的內容繁多而復雜,通常存在龐大的信息量傳遞交互,在傳統的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缺少協調性,擁有的教學信息比較獨立,信息在傳遞、交互、處理方面比較困難。查找資料困難,資料的處理、交互需要進行人工傳遞,易于出現失誤。還存在數據和信息共享率低、信息傳遞慢、教學資源利用率低、教務管理人員工作繁重等問題。而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構成的數字化環境,可以對教務系統中的各個信息進行實時、準確、可靠的操作,同時還能實現高效的資源共享。
數字化校園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克萊蒙大學的凱尼斯·格林提出。數字化校園是以校園網為基礎,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手段,對教學、管理、科研、服務、科研進行全面的數字化,對學校各類資源進行信息化整合和集成,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
數字化校園是教學科研、教務管理的必備條件,也是智慧校園的必要條件。實現校園數字化需要的3個階段:①基礎設施的建設,建設的實現數字化校園的硬件條件,包括計算機、服務器、終端設備等。對校園網設施進行規劃和管理,構建校園網硬件環境。②在良好的硬件環境的基礎上,組建覆蓋整個校園范圍的網絡系統。將學校內基礎硬件設施連接起來,并連接到廣域網。形成在校園內部、校園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換的體系,建立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需求的信息化教學環境。③校園網是數字化校園的主要支撐平臺,在完善的校園網基礎上,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整合學校教學、生活、科研、管理等方面及相關的資源,實現學校各類資源的共享,使校園網不是簡單的接入網絡,而是在硬件環境實現的基礎上,進行校園網站、校園一卡通、財務系統、后勤系統、數字圖書館等的建設。實現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的信息化、一體化。實現教務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等的規范化,形成現代化教學體系[2]。
高校教務管理數字化就是在校園網環境的基礎上,應用數字化技術即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等,將教務管理進行組織并分類,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改變管理機制。以蘭州大學信息化教務管理系統為例,教務管理系統涉及教學運行子系統、教學計劃管理子系統、質量監控子系統和學生(教師、管理員)空間4個方面。其中教學運行子系統主要包括排課管理即根據開課計劃的要求合理的安排課程班的上課時間和地點;教學設施管理是指對全校的教學設施進行維護,包括教學樓管理、教室管理、院系資源分配、班級資源分配、教室時間占用和統計輸出等功能;課表輸出有3種形式:班級課表(提供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課表的查詢和輸出)、教師課表(提供以任課教師為單位進行課表的查詢和輸出)、教室課表(提供以教室為單位進行課表的查詢和輸出)。教學計劃管理子系統包括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公共課組管理、任選課組管理、學生教學計劃維護、專業教學計劃統計等部分。質量監控子系統是學校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校本科生都需對本學期所修讀的所有課程,在教學網上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評價,以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學生空間包含學生的學籍信息、學期課表、學生選課、考試報名、考試安排、成績查詢、評估課程、個人教學計劃等支持著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各個環節。
通過高校信息化教務管理系統可看出:①數字化校園環境下的高校教務管理系統,運用信息技術把教學運行、教學計劃、質量監控、學生(教師)4個系統整合,利用網絡的靈活性、交互性和及時性等特點可以解決各部門對數據的共享要求,各部門之間數據和信息流暢的交換,提高了教學信息、資源的交互,實現了信息利用的最優化。各種信息和數據通過數據庫的存儲、計算機程序的處理,既避免了工作人員可能會出現的工作誤差,也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在數字化教務管理系統中,教師和學生及其他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身份和權限的不同,隨時查看與個人有關的任何信息。使教務管理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3]。③信息化教務管理系統的使用,潛移默化地促進教務工作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很好地解決了傳統高校教務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實現教育活動的個性化、實時性、交互型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對教學資源的整合、集成,促進高校教學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促進管理效率與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推動教務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目標。數字化校園為高校教務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徑,賦予了新的內容。應用信息技術來輔助高校的教學科研、教學管理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
[1]王彥.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務管理的創新思考及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2013(6).
[2]李多.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在教務、科研中的應用[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2(6).
[3]徐琳.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的經驗與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