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冰草 李原昭 趙麗娜 張新平
政務微博在科技宣傳中的運用研究
——以省科技廳“創新浙江”微博為例
吳冰草 李原昭 趙麗娜 張新平
政務微博是政府部門與民眾交流的重要平臺,在社會管理創新、政府信息公開、新聞輿論引導、傾聽民眾呼聲、樹立政府形象、群眾政治參與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作為浙江省科技廳“三微”中“一極”的創新浙江微博,亦應在科技宣傳中承擔起相應的作用。本文選取特定時間段,對創新浙江微博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并提出進一步提升創新浙江微博影響力的對策建議。
微博;創新浙江;科技廳;浙江省
作為經濟發展大省和互聯網產業較為發達的省份,浙江黨政機構和黨政干部微博的發展也非常迅猛。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經過認證的政務微博賬號總數,在新浪網達到5369個,其中黨政機構4269家,干部1100個;在騰訊網達到10429個,其中,黨政機構6202家,干部4227個。從全國范圍來看,浙江省黨政機構、黨政干部的微博數量均為全國第一,而在全國黨政機構和黨政干部微博前100名中,浙江省入圍數量也都位列第一。[1]
這四個第一凸顯出了浙江政務微博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然而略顯遺憾的是,在這種種指標中,卻很難看到科技部門的身影,浙江科技政務微博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的影響力還比較有限,在微博上進行科技宣傳的效果還不是十分突出。如今隨著“三微”(微博、微信、微報)的深入推進,進一步挖掘微博優勢,擴大微博上科技宣傳的影響力,推動“三微”進一步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要破解科技政務微博影響力不強的問題,就需要了解目前科技微博的情況。以創新浙江騰訊微博為例,它目前的用戶數為53029個(截至2014年12月1日),筆者全面統計了該微博2014年6月至8月三個月的基本情況(截至2014年10月30日)。[2]
從原創微博數量來看,3個月總的發布量為266條,除去25個休息日,工作日平均發布微博數約為4條/天。從發布內容來看,閱讀量過萬的達到了14條,其中處在首位的是關于特斯拉的新聞,點擊量達到8.5萬次,屬于比較時尚的科技;第二位是全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現場會,屬于科技政務;第三位是創新浙江微門戶上線,屬于科技管理部門動態,從這里也可大致看出網民的興趣點所在,那就是時尚的科技新聞是最具“吸睛”效果的,重要的科技政務和管理動態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在這全部14條微博中,與時尚生活相關的為3條,涉及科技政務的8條,其余3條是與企業相關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網民對該微博政務屬性的認知,以及通過該渠道了解科技部門相關動態的需求。特別是兩條創新浙江微門戶上線的消息引來圍觀,而微門戶除卻信息發布的功能之外,服務、咨詢、互動功能增強,更符合廣大網民的需求。
另外,除了這14條較為突出的之外,其余微博中,直接發布的內容平均閱讀量要高于微信同步發布的閱讀量;而在以話題形式發布的微博中,第五屆科技新浙商話題前后4天共發布信息21條,具有規模效應和沖擊力,其中兩條閱讀量過萬,重點企業研究院話題8天共發布信息9條,雖然只有一條過萬,但是平均閱讀量要高于科技新浙商話題。
從上述列舉的各項指標分析來看,創新浙江微博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粉絲,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所發布的微博內容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得到了閱讀者一定程度的認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一些熱點話題微報道形式上具有沖擊力,內容策劃上也具有完整性;同時將微博和微信上的微門戶、微報聯系起來,形成了較為立體化的“三微”科技傳播新模式,增強了政府機構和普通網民的互動。
不過,稍顯不足的是,粉絲數量還不夠多,尚未突破十萬這個數量級;所發布的微博內容仍然以單向的信息發布為主,而且大部分的題材仍然屬于新聞報道的簡單復制,針對性的文體創新和活潑性稍顯不足;熱點話題系列性的微報道較為隨意,未形成較為定期、系統的話題報道,報道沖擊力還不是很強;互動性強的微博內容還偏少。
當然,創新浙江微博的這些不足并非個例,而是政務微博經歷前期數量上的急速增長之后,如何不斷保持其活躍度和影響力、增強互動性和服務能力上,提出的新課題,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探討。
科技政務微博作為科技管理部門的官方信息發布平臺,當然不能丟掉其權威性、嚴肅性的政務屬性特征,但是也不一定非要板起臉孔來,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增強其活躍度、互動性和服務能力,為此,以創新浙江微博為例,提出如下建議。
(一)積聚人氣,提升知名度
科技政策也好,科技信息也罷,這些不僅僅是科技系統內部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普通人的生活,很多人對此只是“日用而不知”。讓更多的人了解科技工作、了解自己身邊的科技,以此集聚更高的人氣,進一步擴大科技政務微博的影響,提升科技政務微博的知名度,這是最為基礎的工作。如以創新浙江微博為例,可以在科技廳舉辦的重大活動、自辦的電視節目上、系統內的雜志、主辦的網站上放上二維碼,以便于獲取更多普通人的關注。
(二)明確角色定位,提高互動性
根據有的學者研究,政務微博發展中和角色定位上均存在著悖論,[3]這決定了政務微博在發展過程中,就需要通過多種方法來解決這些悖論,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角色定位問題。作為政府機構,當然不能喪失政治性、權威性的特征,然而作為微博博主,也需要具備微博的一般特性,因此在角色定位上,應該兼顧這兩方面的特性。其次就是在內容發布和文字表達的層面也能兼顧雙重角色定位的特征,在發布政治性、權威性的信息時,應該具備規范、嚴謹的行文特征;而在發布非政務類的微博內容時,就可以使用具有親和力、幽默詼諧的語言和網民互動,以此擴大影響力。
再次,在話題性報道設置上應該具有一定的規劃性和階段性。以創新浙江微博為例,如第五屆科技新浙商的話題沖擊力夠強,但是太過集中,一天之內發布太多,各篇的平均閱讀量反而不高,重點企業研究院的話題平均閱讀量超過科技新浙商話題,然而存在著重復報道的問題。因此,在發布這樣的話題報道時,應該具有一定頻率,如一個話題每天發布兩篇,連續發布若干天,這樣既有沖擊力,也能兼顧閱讀者感受。同時可以考慮發布一些互動性話題,如科普活動周前夕,可以發布相關話題,征集普通民眾希望在活動周期間看到的產品或者享受到的服務,以此增強和網民互動。
(三)構筑立體網絡,提升服務性
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單一的科技宣傳渠道已不足以提升影響力,多渠道交叉的立體化、網絡化宣傳模式已成為“標配”。[4]近年來,浙江省科技廳從電視、雜志、網絡到微博、微信、微報,基本上實現了全覆蓋,各類媒體之間的交叉網絡已具雛形。創新浙江微博作為其中的一環,也應該與上述的各類媒體之間交互起來。目前,通過創新浙江微博可以進入到微信上的創新浙江微門戶,而后可以進行查詢、下載、留言等服務,也可閱讀微報。如果能夠將微門戶的功能嫁接到創新浙江微博,同時整合科技系統的微博形成方陣,并和媒體形成一定的互動,那樣既能在PC端形成具有規模的科技宣傳微門戶,更方便普通大眾通過創新浙江微博了解更全面的科技資訊,也能拓寬科技服務的渠道,提升科技服務的效能。
總之,科技政務微博作為科技管理部門與普通網民交流的平臺,一方面應該維護其作為管理部門的政治性、權威性的特質,通過該平臺為廣大網民提供權威的政務信息,另一方面也應該在互動性和服務功能上不斷加強,吸引更多的網民參與到科技工作中來,關注科技工作,以此不斷提高科技工作的影響力,推動我省的科技工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本文中關于創新浙江微博的所有數據均來源于筆者統計,因微博點擊數量可能隨時變化,故筆者選取了較為靠前的6-8月進行了統計,閱讀量截至2014年10月30日,粉絲數量截至2014年12月1日)
[1]2013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R].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99.
[2]趙澤洪,車佳益.我國政務微博的發展悖論及其破解[J].求實,2013(12),83.
[3]吳曉菁,鄭磊.政務微博運營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電子政務,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