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一歡
(蘇州市吳江經濟開發區天和小學,江蘇蘇州,215200)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學生只要認識到生活是作文之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留意生活、熱愛生活,就自然而然有記錄的沖動。才思敏捷、筆走如飛的境界便是學生從寫作中尋找到的最寶貴的財富,對文字的回味也將是學生從作文中尋找到的最佳樂趣。學生不應該是“為作文而寫作”,若遇到“無米下鍋”的問題,則說明他們還未融入生活,那就要嘗試讓生活接受你,用筆留住精彩瞬間,成為永恒的風景。
斯普朗格曾經指出:“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在于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為教師,理所當然要引導孩子們擁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讓他們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使自己心動的東西來。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學會真實的寫作,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或許就是最好的習作題材。
作為班主任,筆者時常會教育孩子以校為家,要有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筆者更是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一次用“建議”造句時,筆者要求學生每人都說一句。安子站起,說道:“我建議校長把校園弄得更加美麗。”當時一聽,筆者就夸獎了他。絕非句子有多精彩,但從中筆者看到了一個孩子對自己母校的關注,他稚嫩的童音說出了全校師生的心聲。當時新校剛剛啟用,影響外貌的校園景觀布置進程緩慢,我每次路過心里也犯著嘀咕,心里急切地盼望著真正整潔、漂亮的校園盡快落成。原來孩子雖小,可他們對自己學校的期盼之情絕不低于我們成年人。
另一次訓練用“果然”一詞造句時,學生們說得更是熱烈。當筆者叫起安子時,他停了幾秒,看了一下窗外,黑黑的小臉上掛著甜甜的笑容,說出了一個筆者未曾想到的句子:“校長聽了我的建議,果然把校園弄得更美麗了!”聽完,大家相視而笑,因為我們都聽出了這個句子的特殊意義:一個孩子,心中潛藏小小心愿,他聯系生活很有意義地完成了兩個詞語的句式訓練,也實現了詞與詞的巧妙銜接,更把全班同學的愛校之心緊緊相連。最后學生們的掌聲遠勝過筆者略顯滯后的表揚。
孩子心中一個美好的心愿,正是團隊精神的一個最好體現。有了這次的經歷,其他學生更加地關注校園環境,留意校園的變化,習作“校園一角”自然是手到擒來,而且都表達出了內心的感受。學生以道德、審美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人文姿態給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復歸帶來了一絲“福音”。
“處處留心皆學問。”牛頓由于一個落下的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對“燒水時壺蓋為什么會被頂起來”這一現象提出質疑,并開始研究,最終發明了蒸汽機,后被譽為“蒸汽機之父”,等等。這些人的成功正是因為他們對生活處處留心、觀察仔細,并且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學生只有對生活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真正地體驗了生活,才能有獨特的感受,寫出真實、生動的文章。
既然“作文來源于生活”,那就要讓學生多走出課堂,走出校園,邁入社會,引導學生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之中進行有感而發的寫作,這樣做更能發揮寫作的功能: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社會實踐活動等課較難操作,要顧及很多問題。教師的組織引導如果能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每一個人的實踐都將會有一分收獲,凝聚在一起力量則更大。筆者曾經看到過一個事例,很受啟發,也指導著筆者的工作。
美國一位女教師微笑著給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題:“我們要來找出自己希望從事的職業,針對未來的職業寫一份報告,而且每個人都要訪問一個真正從事那個行業的人,做一份口頭報告。”這道作文題讓十三四歲的孩子感到驚訝,但他們還是遵照老師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種作文可以培養人的五種能力:抉擇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樣,思、做、寫、說便有機地結合起來了。有了那么多的實踐經驗,學生也就不會胡編亂造、生搬硬抄,而會把實踐中的真實感受融入作文中去。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一千個實踐過后的學生為什么就不能用筆回應給我們一千種生活呢?書讀多了,生活積累豐厚了,就會引起傾訴和表達的欲望。在做中學,學后及時寫,讓寫作也水到渠成,少一點強制逼迫,多一些靈感觸動;少一點矯揉造作,多一點真情流露;少一點苦思愁容,多一份快樂感動。
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
生活是多樣化的,每個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異彩紛呈的。但學生若沒有興趣表述,縱有再多美麗的幻想,也不可能變為美妙的文字。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學生自覺主動地寫出來還需要引導者不斷地給他們變換教學手段,經常給他們語言和行動上的新鮮刺激。這樣,這些自制力還不足夠強,生活空間有限的孩子才不至于有感悟上的遲鈍和麻木、實踐上的懶散和落后。人具有學習的天然傾向,但他常常只對有益于個人行為的知識感興趣。因此,當學生從心里感到寫作是影響個人行為的技能時,他的寫作興趣就能生成。寫作前創造條件,激發興趣;寫作時積極誘導,保障興趣;寫作后熱情鼓勵,鞏固興趣。這是激發和鞏固學生寫作興趣的三個重要環節,也是寫作教學的基本前提,是寫作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學應讓學生始終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張揚個性,說真話、訴真情,寫出真實的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寫出充滿靈氣之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尋找出寫作教學中的“源頭活水”,淺嘗輒止,便已是怦然心動,若盡情一飲而盡,則將甘之如飴,浸潤心田。擺脫“無米之炊”的困境,告別“言之無物”的苦惱,走出“愁眉緊鎖”的狀態,孩子們寫作定然能夠迎來“文思泉涌,一揮而就”的灑脫。
悅享生活,樂寫作文!
[1] 朱丹.論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意識培養[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2] 孫驊.小班化教學中實施快樂作文之初探[J].作文教學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