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躍 王世明
首先,既要尊重市場規律,又要發揮政府作用。市場經濟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等諸多優勢,但是,在市場機制條件下,受利益驅動,生產要素會向市場化程度高、生產基礎好、地理位置優越、投資產出率高且快的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加快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也拉大了與其他區域間發展的差距。鄧小平強調:“我們提倡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是為了激勵和帶動其他地區也富裕起來,并且使先富裕起來的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更好地發展。”要真正讓先富起來的東部地區帶動落后的中西部地區,不通過政府協調,僅靠市場本身的自發性和道德的宣教是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實現的。國家在鼓勵東部率先發展的同時,應該進一步落實國家扶貧開發政策,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資金、技術、智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照顧力度。但是,協調區域發展,不能再走回老路,不能通過搞平均主義或采取短期行政行為去拉平差距。協調區域發展更不能走上邪路,不能通過非正常發展的方式去謀求自身的發展。在中國,只能通過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調節兩方面的作用,長期而動態地對市場秩序和市場分配結果進行修正,為區域協調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各區域通過自身的發展,最終達到區域協調發展,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其次,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不同形式的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存、優勢互補,最后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在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確保國有經濟起支配性作用。但是,這種主體地位和支配作用是就全局而言的,是變動的,而不是說在所有的區域、所有的產業和所有的發展階段絲毫不得動搖。中西部地區可以借鑒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經驗,可以通過國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社團所有制等多種形式實現公有制,可以采取租賃、承包、委托、托管等多樣化的方式經營公有制企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控制力、創新力和影響力。但是,當前要達到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目標,還需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只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中西部地區發展才能更加繁榮。當前,在中西部地區,甚至要特別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在現階段的發展,以促進地區快速發展。
最后,完善分配制度。當前,應該進一步完善分配制度,以防止居民個體收入差距和區際間享受發展成果的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在個人分配上,各區域在發展過程中,一是要把以按勞分配為主和按資本、技術、知識、資源、信息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但又要合理控制收入差距,防止兩極分化。二是完善分配結構,既要堅持效率優先,促進經濟發展,又要兼顧公平,促進社會穩定。為了防止收入差距過大,政府應該加強調節職能,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在再分配注重公平。在區域享受發展成果問題上,一是工業應該反哺農業,東部沿海地區應該反哺中西部地區。二是應該根據市場價格機制確定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的資源、能源和農業產品的價格。在必要的時候,政府應該對相關產業給予價格保護。三是政府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大基礎設施、公共福利和環境保護項目等的投入、資助、補貼,讓落后地區享受更多的發展成果,讓中西部地區人與自然關系和諧。
(李摘自《經濟問題》2014年第1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區域發展戰略調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