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非 王宏長 成華威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以提高質量為前提。只有保證質量,才能促進我國人才戰略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中堅力量,承擔著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務。當前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生源質量、導師能力、管理模式和學風建設等。筆者僅從上述幾個方面,結合研究生培養實際,思考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考生來源廣泛,學歷層次各有不同,專業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生源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目前,我國的研究生選拔機制包括初試和復試兩個環節。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初試和復試環節存在的弊端,為考生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氛圍,選拔真正優秀的考生,是把好研究生生源質量關的關鍵。國家還應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好“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政策,在保證推免生質量的同時,加大推免生指標數量,積極倡導校際間互相推薦,實現優勢互補,避免近親繁殖。各高校可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加大復試的比重,從重分數轉向重創新能力,全面考查考生的創新潛能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生源質量。
具有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導師隊伍,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合格的導師應該捧出“心”來指導研究生,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較高的專業水平。但是,當今社會,不正之風大有向學術這片凈土蔓延之勢,因此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業務精的導師隊伍,既需要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更需要人性化的引導和關懷。
1.加強制度建設與管理,調動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制定科學、嚴格的評估標準,明確導師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對導師進行定期考核,優勝劣汰,打破導師終身制,實行聘任制。隨著研究生規模的擴大,各高校可相應制定《關于遴選博士指導教師工作實施細則》《關于遴選碩士指導教師條件》《研究生導師工作職責》等,作為導師考核、聘任(聘用)和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踐證明,科學完善的制度建設與管理機制對于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2.積極開展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導師隊伍素質。加強對導師的培訓,是提高導師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培訓內容應圍繞有利于導師職業道德加強、政治思想認識提高,有利于導師熟悉掌握研究生教育的各培養環節以及相關政策制度等方面進行確定,形式要多樣化。導師培訓內容應包括導師管理辦法的解讀、導師經驗介紹等,開展導師“以老代新”活動,進行“如何將學生的培養質量與導師的獎懲機制結合起來”“怎樣理解充分履行導師職責與保證培養質量的關系”“怎樣看待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與導師的關系”等主題研討活動,促使導師認真履行職責,愛崗敬業,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3.以人為本,切實關心導師利益。導師肩負著教書育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他們的勞動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學校廣大教職工的認可。因此,管理者在加強管理的同時,更要融入人文關懷,在科研環境、醫療保障、住房條件、后勤保障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使導師的利益訴求得到很好的表達和實現,從而促使他們安心、愉快地工作。
研究生管理的環節多,環環相扣,只有做好每個環節的管理,才能為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供保證。
1.優化課程結構,改進教學方式。課程教學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課程結構的優化,在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訂中,應根據發展動態開設交叉、新興和邊緣學科課程,加大選修課程的開設比例,不斷優化課題結構。課堂教學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又一個關鍵環節,應鼓勵任課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討論式、啟發式、專題講座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注重培養過程管理,提高學位論文質量。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是研究生在讀期間學業成果的重要體現。學位論文質量的提升不僅要依托于論文后期的撰寫,更應體現在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中。如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環節、開題報告時專家對其研究價值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生身心、學業成績、論文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學位論文的中期檢查,學位論文最終的專家評審和答辯等。
首先,導師應嚴把論文選題關。好的選題有利于學生對學科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研究生與導師及同領域專家人員進行學術碰撞與交流。其次,要加強對研究生身心、學業成績及研究能力的考核。對于不具備學術研究能力的研究生應中止學位論文研究,以保證學位論文質量。落實學位論文中期考核制度,加強對研究生論文研究的階段性檢查,以便學科組和導師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研究進展進行全面跟蹤并答疑解惑。再次,做好學位論文的評審工作。應消除圈內評價和熟人評價的負面效應,制定《研究生學位論文送審辦法》,對學位論文進行省外雙盲評審,切實保證論文質量。最后,強化學位論文答辯環節。學位論文答辯是對研究生學術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進行綜合考核的最終形式,也是對培養質量的一次最終審核。申請學位授予的博士、碩士論文答辯應一律公開舉行,論文答辯委員會至少要聘請兩位校外同行知名專家,答辯委員以不記名投票方式做出是否通過答辯和授予學位的決定,在全體委員2/3以上通過率的情況下方可通過答辯、授予學位。
1.實行校院二級管理使院系成為研究生事務管理的主體。實行研究生校院二級管理體制的核心,不是單純地將校級研究生職能部門(研究生部或研究生院)的管理權限與工作重心下移,而是要將工作觀念由“管理”轉向“服務”。在充分調動和發揮二級學院及其管理人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同時,要讓他們在學生的學籍管理、課程教學管理、培養環節管理等方面進行具體運行和操作。這樣一來,研究生管理工作才會更加順暢,職責才會更加明晰,效率才會大幅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才會得到顯著提升。
2.科學高效的管理信息平臺是提高校院二級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研究生培養工作涉及面廣,內容繁雜,交叉性強。因此,應建立健全從入口(招生環節)到學籍認證、選課管理、課表查詢、開題環節、論文答辯再到出口(學位授予)環節的教學管理服務平臺系統,實現校院二級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同時帶動跨部門的業務協同,實現服務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戰略。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院于2008年10月啟用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幾乎覆蓋了研究生教育的各個環節,使用對象包括校院兩級管理人員、研究生和社會人員等多種人群,并且進行了使用權限劃分,這樣既代替了原有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將研究生的各項信息進行實時、在線反映,提高了管理和服務效能。
加強研究生學風建設,對于提高研究生誠信意識,注重學術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受社會浮躁學術風氣的影響,部分研究生就讀動機不純,存在文憑至上的不良行為,缺乏追求真理的學術精神。因此,采取何種方式、方法來強化研究生的學風建設,使其具有良好的學術誠信意識顯得格外重要。首先,要通過多種形式對研究生進行道德教育,使他們了解學術誠信的真正含義,知道與誠信相悖的不良表現。其次,要注重導師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導師的導向作用。導師既要做好知識的傳播者,也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還要成為研究生全面發展的服務者,通過多種角色的扮演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自身良好的示范潛移默化地影響研究生。
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更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后備人才儲備的需要。因此,必須強化質量意識,創新培養模式,改革管理辦法,狠抓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管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高素質的導師隊伍,我國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