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真
(福建江夏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淺析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現(xiàn)狀及對策
鄭 真
(福建江夏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8)
總結(jié)新時期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特點,特別是對青年大學生群體的政治參與現(xiàn)狀進行探索和總結(jié),對于形成全社會理性、充分的公民政治參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必須足夠重視大學生的政治參與,疏通、健全參與渠道,最大限度激發(fā)大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參與熱情。
大學生;政治參與;特殊群體;參與渠道
政治參與亦稱參與政治,是現(xiàn)代社會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xiàn)階段,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當家作主的權(quán)利,在法理上確認了公民有廣泛的政治參與權(quán)。總結(jié)新時期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特點,特別是對青年大學生群體的政治參與現(xiàn)狀進行探索和總結(jié),對于形成全社會理性、充分的公民政治參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隨著《選舉法》的修訂,公眾的參與渠道增多,選舉特別是基層選舉作為人民參政的重要渠道,得到了完善和發(fā)展。特別要注意發(fā)揮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將他們一般看待。大學生是青年中的高知識、高層次群體,他們的政治素質(zhì)和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我國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未來。
1.政治參與的表現(xiàn):激情與冷漠并存。大學生“談”政治較多,而實際參與較少,顯示出政治意識與實際的政治參與行為存在較嚴重的差異。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呈現(xiàn)出多樣性。一方面,他們關(guān)心時事,是網(wǎng)上論壇和各種簽名活動的主力軍之一;另一方面,許多學生又對正統(tǒng)的理論教育和政治活動敬而遠之。實際的投票活動中,往往會出現(xiàn)“理性的無知”。
2.政治參與的動機:信念性與功利性并存。對大學生來說,信念性政治參與是最富有特色的,它是指大學生為實現(xiàn)某種理想而參與政治生活的實踐。隨著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社會的突飛猛進,“利益原則”逐漸在社會中得到普遍認同。大學生日益變得理性務實,功利性政治參與呈上升趨勢。受到個人利益的驅(qū)動,一部分大學生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存在較強的務實性。相當多的大學生入黨只是為了畢業(yè)好找工作。因此,很多大學生黨員處于一種“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沒有入黨” 的狀況。
3.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之間存在較大偏差。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知行偏差問題屬于一種特殊的非常態(tài)參與,即政治參與中的政治價值判斷與實際參與行為二者不能很好地統(tǒng)一。一方面他們對社會丑惡現(xiàn)象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批判精神,能對某一政治價值判斷作出正確的評價,有一定的政治參與基礎(chǔ)。另一方面,他們卻又不能超越自我,常常為實現(xiàn)自己的某些愿望而采取一些違背制度規(guī)范、違背政治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
4.大學生主體意識增強,但實際的自主參與行為不高。隨著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青年學牛、青年知識分子群體的 擴大,青年主體意識的確立和參與要求的增長,很多青年尤其是大學生和知識分子已經(jīng)將能夠發(fā)揮專長、參與管理和決策過程、參與社會事務、影響社會變革等等,視為自身權(quán)利和利益的組成部分。然而很多大學生都不愿意參與政治投票,也很少通過其他渠道參與政治。
1.經(jīng)濟與社會地位。一般說大學生,從經(jīng)濟學角度看是作為一個消費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社會的舞臺上的,他們沒有收入,同學之間也沒有各種復雜的經(jīng)濟利益往來。他們的經(jīng)濟地位很難超過在職的成年人,有限的經(jīng)濟地位影響著他們的參與熱情。
2.政治機制。大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就是參加一些學校的各種活動,但是其中有關(guān)政治生活的活動相對較少,比如入黨,或黨團學習等。不能有效的把學生吸引,缺少互動性和親和力,可以說一種填鴨式方式。
3.科技因素。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在大學校園,網(wǎng)絡(luò)的普及率很高。在網(wǎng)上,大學生可以就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社會的經(jīng)濟、道德、文化等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表明自己的政治情感,表達自己的政治愿望,或?qū)σ恍┦虑檫M行批評或揭露。常此以往,大學生常常會徘徊于真實與虛幻之間,造成對現(xiàn)實生活中政治參與的冷漠。
4.時代因素。當代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改革開放后出生并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長大的,深深地打上了時代了烙印。一些西方的不好理念,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也在我們這代大學生中廣泛傳播起來,而同時我們正處于一個學習的階段,自然受到了影響。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確切的說,體面的活下去成為了大學生奮斗的目標,也是許多大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的中心,當然也就包括了政治參與。
公民個人或團體不管以何種方式參與了政策形成過程,都屬于政治參與。而它的最大的政治功能和價值在于通過影響政治的行政和決策,使國家政治體系的運作避免或減少對“公意”的可能的偏離。這是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一個基本特征。完善大學生的政治參與具有深刻意義,具體表現(xiàn)為:
第一,政治參與是大學生表達、維護、實現(xiàn)個人及集體利益的現(xiàn)實途徑。參與政治的多少是大學生政治素質(zh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政治參與的知識、方法和技能,可以在實際參與經(jīng)歷中掌握和提高。第二,合法、有序、按規(guī)則進行的理性參與有助于促進政府和學校決策的科學化和政策運行的合理化。學校決策機構(gòu)積極提供廣泛、自由、公開、獨立而全面的信息和參與渠道,有利于各種校內(nèi)外矛盾和問題的解決,有利于校園秩序的穩(wěn)定和校園文明的建設(shè)。第三,有利于進行有效的政治、法律教育,滿足大學生日益強烈的參與政治生活的愿望,增強其主人翁責任感和對政治的信賴度,促進他們對政治權(quán)威的認同,鞏固黨執(zhí)政的青年知識分子群眾基礎(chǔ)。
1.心理層面:加強政治心理調(diào)適。所謂政治心理就是社會成員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對社會政治關(guān)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為、政治體系和政治現(xiàn)象等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一種自發(fā)的心理反映。隨著社會環(huán)境開放性的增強,豐富多彩政治信息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突出了大學生自身的主觀構(gòu)建作用。由此,大學生政治參與中一般的“知情意”心理要素會細化為“體驗、思考、評價、選擇、整合、餞行”等新的心理要素。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新心理機制并不是對以往大家公認的“知情意”模式的否定,而是指大學生的政治心理機制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教育者只有認真了解和遵循當代大學生新的政治心理機制,及時把握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才能有效地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信念、政治行為,在導向上保證大學生政治參與的順利進行。
2.文化層面:弘揚主流政治文化。建設(shè)校園政治文化。大學生政治參與是在社會、學校、大眾傳媒、學生自身等多重影響下進行的,作為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的專門機構(gòu),學校無疑是影響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最重要的因素。學校的政治教育內(nèi)容幾乎包括政治文化的各個方面: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規(guī)范、政治理論體系等等。一方面要通過傳播主流政治文化,讓學校與社會的主流政治文化相一致,促進大學生完成符合社會需要的政治參與。另一方面,要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政治文化,給大學生政治參與提供最好的空間。學校在與世界聯(lián)網(wǎng)、與世界文化的交流中。
3.制度層面: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完善政治參與渠道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是大學生政治參與良性發(fā)展的客觀外在條件。目前存在的腐敗現(xiàn)象,行政決策、管理過程中民主程度化不高、透明度欠缺、政治信息不暢、司法不公正等都會對大學生政治參與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必須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政治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shè),促進政治參與的法制化,開拓和疏通參與渠道,健全政治參與制度,有效地吸收和疏導大學生日益擴大的政治參與需求。隨著《選舉法》的修訂,選舉特別是基層選舉作為人們參與的重要渠道,得到了完善和發(fā)展。同時,大學生的信訪、申訴、舉報等政治渠道,愈來愈引起政府和學校的重視。傳媒視角向社會基層廣泛傾斜,媒介開始成為對政府施加影響的重要渠道。疏通、加寬乃至開鑿更多的可供大學生參與的渠道,運用稠密的政治參與網(wǎng)絡(luò),把大學生中的利益群體聯(lián)結(jié)起來,并融人體制中,這樣政治系統(tǒng)就有可能更好地滿足大學生不斷增長的利益表達需求。
[1]丁三青.論近代中國青年的政治參與[J].當代青年研究,1994(04):5-9.
[2]李娜,等.淺析當代大學生的政治心理[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ОО6(01):87-89.
[3](美)塞繆爾?亨廷頓.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М].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4]柴宇平,陳永森,編.政治學導論[М].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53.
[5]陳振明.政治學[М].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Zheng Zhen
(Fujian Jiangxia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Th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our citizens in the new period, especially the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actua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reason, full of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e mus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redging, and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channels, the maximum excitation students master spirit and enthusiasm.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pecial groups; participation channels
G455
A
1000-9795(2014)03-0030-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1-19
鄭 真(1982-),男,福建連江人,助教,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