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紅
(廣州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學院 廣東廣州 510642)
導學法在水泵及水泵站教學中有效的應用
姜俊紅
(廣州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學院 廣東廣州 510642)
本文結合水泵及水泵站課程的特點,按照導學法的原則要求提出了“五時段”教學結構。針對導學法中存在的課堂學習氣氛不夠熱烈、學生自學積極性不高及部分知識點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問題教學法和導學法聯合運用的改進方法。教學實踐證明,將導學法和問題教學法聯合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
水泵及水泵站;導學法;問題教學法
近年來,隨著中國發展模式的變革,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實質是能夠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提出新設想,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及活躍的思維。為了滿足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我校幾經修訂水利水電專業培養計劃,形成寬口徑的專業基礎,壓縮專業課時,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基礎課、專業主干課程之一的水泵與水泵站課程,其課時量由原先的48學時壓縮為32學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老師講解,肯定不能完成教學任務,也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有必要尋找新的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發現,合理運用導學法將會大大提高水泵及水泵站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導學法的基本特征。導學法是一種適應現代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它強調學生要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活動的重心從“教”轉移到“學”上,“學”在前,“教”在后。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指導”、“輔導”、“引導”,同時注重“導”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凡是學生已經領悟的不再重復講授,只在學生不勝任處提供思路,做出示范,一語道破,進行指導。
2.導學法在水泵及水泵站教學中的基本應用。按照“導學式”的基本原則,結合水泵及水泵站課程特點,設置“五時段”教學結構,即把每次兩學時90分鐘劃分為五個階段。
(1)提示時段(10分鐘)。教師在課前圍繞教材和教學計劃指定自學內容,提示自學的思路,明確自學要求,使得學生一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自學思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出一個要解決的工程實例,讓學生帶著任務自學。這個階段教師應盡量創造自學條件,如帶學生看一些水泵的實物、模型、以往的設計成果等。
(2)自學探究時段(40分鐘)。自學階段包括課前預習和課上自學。學生根據自學提綱(教師提供的或學生自擬的)自學水泵及水泵站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過閱讀、嘗試性練習等手段,發現疑難、提出問題,力爭自行解決問題(包括解決老師布置的工程實例)。自學中,學生能解決的問題由學生自己解決,能自己答的問題由自己答,能自己歸納的問題由自己歸納,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教師在這個階段應合理組織教學,時刻留意學生自學情況。
(3)解疑時段(10分鐘)。這個階段又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互幫互助,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可以采用頭腦風暴法等一些討論方式。第二層次是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思路和個性特點,巡回輔導。教師在這個階段要時刻關心學生的“疑點”、“難點”,及時給與點撥,同時隨機調整下一階段講授內容。同時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存在問題。
(4)精講時段(20分鐘)。通過學生“自學探究”得到的知識必然是零散的,理解的深度也可能不夠,需要教師幫助整理提高。教師在精講時重在誘導、點撥或歸納總結,要作畫龍點睛的重點講解。講解時要抓住關鍵問題,運用典型范例講清實質。水泵及水泵站中很多的內容都是公式的推導或者是前人實驗的結論,因此教師在講解時一定要講清定理、定義、公式的來源,并說明性質和應用范圍;對同類問題要注意典型引路,重點攻破,不要面面俱到。
(5)檢查和小結時段(10分鐘)。通過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教師做一下階段的小結,布置作業、安排答疑時間,提出下次課的自學內容。
導學法作為研究性學習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本身存在有一定的缺陷。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單純采用導學法往往會出現這樣兩個問題:(1)課堂教學氣氛不夠熱烈,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不高;(2)由于知識的欠缺或對問題的考慮不周全,學生在自學中不可能解決教學中的全部知識點。
針對導學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最好的彌補措施是在課堂上同時實施問題教學法。尤其是在提示、精講、小結三階段,教師應根據學生自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一系列問題,啟發設問,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索、分析矛盾,找出已知與未知,現象與本質,新與舊之間的矛盾。問題教學的關鍵是何時、何地、如何設問。問題提出的時間及提出的方式對課堂氣氛和最終的教學效果影響巨大。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結果表明,要有效的聯合利用導學法和問題教學法應做好如下的工作:
1.認真備課,做好導學案。要上好一次水泵及水泵站課,首先要編寫好導學案。導學案在編制時一定要做到:根據好學生的特點來備課;吃透教學難點和重點;正確把握學習的要求,把握教學的深度廣度;備好教學課堂流程,對教學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設想。學導案的編寫一定要打破常規教學思路,最好以質疑的形式分析教材,揣摩學生的心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導學案中知識點最好以問題的形式出現,通過一個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2.合理利用問題教學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恰當的、富有藝術性的提問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維和深化教學內容。提問的時間必須恰當、不突兀。問題的設置必須精巧,有一定的層次性和可操作性,循序漸進,能體現知識的逐步生產過程。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水泵及水泵站課是一門應用課程,其問題設置一般有如下的方法:(1)通過具體的工程實例來設置問題。例如在水泵及水泵站第一次課,我們可以將本門課程的課程設計任務書發給學生,問問學生接到這樣一個工程任務后,它會做哪些工作,怎么做。之后結合我們的課程設計要做的工作大致介紹本課程主要內容。這樣有的放矢,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2)聯系時事熱點設置問題。如我們在講水泵工作點變速調節的時候我們可以問,我們國家將淘汰掉一大批空調,原因是其不是變頻空調,為什么?之后講解頻率和轉速的關系,轉速和功率的關系。這樣學生就會很認真的聽講解,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變速調節這個知識點。(3)破“謠”設問。(4)布置作業法。如在講解水泵出水管道課程結束的時候,將工程中出現的駝峰出水管道后接長直管段這種形式往往會照成虹吸形成時間長或不能形成虹吸現象的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去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方案改進,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3.充分重視學生的提問,引導學生創新。通常情況下學生通過自學及教師講解可以解決導學案內的教學任務,但有時候學生會提出一些“超綱”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給與合理的解答或指導,不能敷衍了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每次上課前,必須查閱大量教學資料,不斷更新知識,打破以往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局面,增加教學容量和信息量,精心準備。因此教師需要將更多的時間、精力用于教學。
水泵及水泵站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該門課程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獨立的進行課程設計,教師除了在教學主導思想、教學內容上不斷改進外,還應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導學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擺脫了單純聽講、完成作業、記憶知識的被動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問題教學法能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將導學法和問題教學法在水泵及水泵站中聯合運用,有助于學生完善個性和發揮潛能,使學生的基礎知識更扎實,知識框架更合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強,適應我國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教學實踐證明,導學法和問題教學法聯合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因此,筆者認為該方法值得在其他相關學科的教學中推廣和應用。
[1]龔放.強化問題意識,造就創新人才[N].中國教育報,2004-4-17.
[2]賀莉,金鑒祿,閆厲.適應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0).
[3]郭火愛.樹立新觀念探索新模式——“問題導學法”的探究與實踐體會[J].九江師專學報,2002(05).
[4]茹光華,沈錚.“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1(10).
Application of guiding methodology in the water pump and water pump station teaching
Jiang Jun-ho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Guangzhou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510642,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principl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five period” teaching structure combination of water pumps and its stations cour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avoid the problems that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is not so hot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s not tall, a method for combining the guiding methodology and quest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 .Practices has proved that, that method can getter better effects.
water pump and water pump station;guiding methodology;quest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G642
A
1000-9795(2014)01-0157-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03
姜俊紅(1981-),女,浙江天臺縣人,講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專業教學、水土保持、水資源規劃及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