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波
(新疆伊犁師范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新疆伊寧 835000)
淺談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責任感的特點
李中波
(新疆伊犁師范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新疆伊寧 835000)
本文根據(jù)當代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責任感的實際情況,通過作者的觀察和了解,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責任感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歸納和總結(jié)。本文從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責任感值得肯定的方面和存在的問題兩個大的方面進行了闡述。
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責任感;特點
1.自我責任感方面:民族大學生注重實現(xiàn)自我,自我意識強烈,關(guān)心自己的前途和將來;民族大學生性格開朗,比較幽默,有較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珍愛生命,絕大部分民族學生認為“生命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 民族學生比漢族學生更加獨立,漢族學生對家人依賴性更強一些;民族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較強,大部分民族學生精通多種語言。
2.家庭責任感方面:家庭責任意識較強。大部分民族大學生能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民族學生較漢族大學生而言,更加關(guān)愛家人和親友,更加注重維護家族的和諧。
3.社會責任感方面:他人責任感主流良好,民族大學生總體表現(xiàn)出關(guān)愛他人的責任意識。民族大學生更加尊重老人,在公交車上能主動給老人讓座;比較重視與他人的交往,尤其是本民族的同學;比較注意關(guān)注社會弱勢群體;堅持真理,有較強的正義感;注意保護樹木、愛護自然環(huán)境。
4.職業(yè)責任感方面:民族大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大部分民族大學生能夠做好本職工作,愛崗敬業(yè);有奉獻精神,自愿到基層、到貧困地區(qū)、到艱苦地區(qū)工作;有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定位比較務實;也有部分學生有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打算。
5.國家、民族責任感方面:民族大學生整體上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祖國,有較強的民族榮譽感和國家自豪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堅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反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維護中華民族團結(jié),堅持同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極端勢力、恐怖主義作斗爭;關(guān)心國家大事,尤其關(guān)心周邊形勢,比如中亞國家的形勢,特別在乎國外媒體對本民族的評價;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意識,希望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理解。
1.整體看,民族大學生責任感較漢族學生而言,弱一些。表現(xiàn)在:(1)民族學生做事情的標準和要求較低;(2)部分民族學生缺乏感恩意識,比如很多享受助學金的同學在地震捐款時很吝嗇,不關(guān)心別人的困難,也就是說在他困難的時候,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幫助,但是當別人困難的時候,他卻認為自己沒有義務幫助;(3)參與和奉獻意識不強,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民族同學數(shù)量很少;(4)部分民族學生缺乏競爭意識,也許是因為語言的緣故,也許是因為教育基礎(chǔ)薄弱,在參加學生會等學生組織和校園文化活動時,民族學生數(shù)量很少;(5)部分民族同學守法意識差,遇到麻煩事情,容易沖動,訴諸武力的時候較多,往往不采取法律手段或?qū)で笃渌鉀Q途徑;(6)部分民族同學心理素質(zhì)相對落后。
2.社會公德素養(yǎng)低下:社會公德是大家必須遵守的公共生活準則,然而部分民族大學生缺乏社會公德。例如:部分民族學生存在隨手亂扔垃圾、在課桌上亂涂亂畫、故意損害宿舍門等公共財物、賣飯時插隊、影響宿舍他人休息、過馬路闖紅燈等等不良現(xiàn)象。民族大學生們知道缺乏社會公德的行為是可恥的,也比較反感社會公德差的人,對他人、對社會要求很高,然而對自身要求很低,不愿意約束自己,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道德行為表現(xiàn)令人擔憂。
3.集體意識淡薄:部分民族大學生大局觀不強,對集體缺乏應有的感情,存在“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現(xiàn)象,認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對于班級的事情、集體的事情不熱心,被動參加的較多,主動參加的較少。
4.誠信缺失,道德行為失范:大部分民族大學生誠信意識較強,但是還是有少部分民族學生愛撒謊,道德行為失范。部分民族大學生到處撒謊,欺騙家長、欺騙老師、欺騙同學,更有甚者,“十句話中一句真話也沒有”,這種現(xiàn)象較為可怕。部分民族學生存在考試作弊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屢禁不止。
5.社會責任知行脫節(jié)。民族大學生因為一直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在認知方面,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普遍追求“真、善、美”的愿望,能認識到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和自己能肩負的責任。但是在做的方面、在行動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知而不一、知行脫節(jié)的特征。 根據(jù)資料調(diào)查,不到10%的民族大學生把“為了祖國的富強和社會的發(fā)展貢獻一分力量”作為自己的學習動力;不到15%的民族大學生認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這些比例明顯是很低的。
6.個別民族大學生存在不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觀。個別民族大學生存在小團體主義,對于本民族的同學,往往比較友好,有時候甚至將本民族同學的利益放到集體利益之上;個別民族同學缺乏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區(qū)情,再加上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歪曲理論的灌輸,民族大學生接受到的觀念多而雜,導致個別民族學生形成了錯誤的民族觀和國家觀,心理上不承認本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不承認新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1]楊瓊.論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D].河南大學,2008.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Li Zhong-bo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njiang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China)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Xinjiang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re analyzed,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wo major aspects of a sense of positive aspects and problems of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from the responsibility.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G75
A
1000-9795(2014)01-0182-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0
李中波(1982-),男,山東臨沂人,助教,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研究。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疆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責任感教育研究”(項目批準號:12JSDZ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