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江蘇南通 226011)
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王 鑫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江蘇南通 226011)
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根據五年制高職理工科學生年齡小、在校時間長的特點,闡述從構建學科課程體系、活動課程體系、環境課程體系三個方面構建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力求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呈現知識的全面性、內容的層次性和實施的階段性特點。
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課程體系;構建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其特殊性表現在:一是生源為初中畢業生,學生入學年齡小,在校時間長,身心成長的跨度大、可塑性強,處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轉型的關鍵時期;二是培養目標定位于大專層次的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五年制高職教育的這種特殊性,對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挑戰,同時為人文素質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機遇。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特別是對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素質的教育研究,國內外高職院校在理論和實踐領域都已經取得了比較顯著地成果。但是,縱觀研究成果,以本科院校和三年制高職院校為對象的多,以五年制高職為對象的少。對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還停留在理論研究多、實踐探索少,論者大多偏重于人文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歷史淵源、現實意義以及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一般原則和途徑方面,對于構建五年制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與實踐則比較少?!岸鴺嫿ê侠淼母咝H宋乃刭|教育課程體系則是提高人文素質的核心途徑”。[1]
基于此,本文從目前五年制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完整的五年制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一)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實施形式主義,缺乏思想認識。很多五年制高職院校除了把國家規定的“兩課”政治課程落實到位外,把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看成是理工科專業課之外的課程,可有可無,思想上不夠重視,師資隊伍缺乏,因師設課,僅滿足于開設幾門課,開展幾次活動,舉辦幾次講座,離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二)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內容狹窄單一,缺乏系統性。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面多范圍廣,涵蓋政治、歷史、藝術、文學、法律、美術等諸多課程。在五年制高職理工科院校常常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可以不要”。
表現在有“師資就開,沒有師資不開”、“有課時就開,沒有課時不開”的現象,導致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課時少,內容狹窄單一,缺乏系統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特點。
(三)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開設隨意化,缺乏層次性。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在設置上不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意化設置,盲目開設人文課程,普遍存在“既沒有廣度,又沒有深度”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現象。忽視把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分為理論知識課程、實踐課程、鑒賞課程、理論類課程幾個層次。
(四)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與專業課程分離,缺乏滲透性。在課程設置上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好像兩條平行線,相互分離,沒有交叉,沒有融通,這有悖于教育的真諦。忽視專業技能教育課程和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有機結合,造成專業課程和人文課程缺乏相互滲透、互通有無。
(五)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隱性課程薄弱,缺乏多樣性。五年制高職院校主要是由原來的中專職業學校升格而來的,在管理和教學模式上還沒有擺脫原來中專的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以課堂教學為主,忽視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培養。
“根據學校的特色和定位,與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學科特點、學科結構、教育資源相結合,開設各具特色的人文教育類課程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有著積極的意義”。[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要達到這樣的要求,須立足五年制高職理工科院校學生的特殊性和在校時間長的特點,結合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才培養模式,選擇采用組建課程模塊和分段教學的形式構建人文素質課程體系。
(一)構建學科課程體系。“學科課程體系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應由許多大的學科群構成,每個學科群又由若干學科組成,每個學科又分成不同的專業和方向”。[4]五年制高職理工科學科課程體系根據培養目標和專業的特點進行劃分模塊,模塊有若干學科課程組成,學科課程在選擇上根據“范圍廣”、“數量少”、“質量精”的原則,盡量多領域地選擇核心課程。
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學科課程體系主要涉及由社會、道德類,哲學、政治類,經濟、法律類,歷史、文化類,語言、文學類、藝術、審美類,教育、心理類等模塊,并從各大類中選擇核心課程,核心課程由淺入深分別設置基礎知識課程、鑒賞課程、實踐課程及理論課程。并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專業特點進行分階段組織教學。
(二)構建活動課程體系?!案挥腥宋膬群母黝愇幕顒佑兄谂囵B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助于學生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同時也有學生公共素養、規范意識和自律精神的培養”。[5]活動課程體系是構建人文素質課程體系一項重要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又是學科課程體系的有益補充,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活動課程體系從組織學術研討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三大模塊進行設置,并與學科課程分段教學相對應,進行相互補充。實行低年級組織簡單的活動,比如人文知識講座、青年志愿者、社區服務等,中年級開展藝術鑒賞、主題演講、主題征文等,高年級組織開展人文論壇,學術交流、職業規劃等活動。
(三)構建環境課程體系。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泡菜理論”形象指出,泡菜水的味道決定泡出來的白菜、蘿卜的味道。[6]都說明了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同樣,校園文化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所在其環境下學習和生活的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養。
五年制高職理工科院校通過組建加強校園自然景觀建設和人文景觀建設兩個模塊構建環境課程體系。通過加強校園自然景觀建設和人文景觀建設,突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精神,用優美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愛校、愛社會的熱情。
[1]邱普艷.高等學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設置探討[J].許昌學院學報,2012,31(3):152-154.
[2]張夏.地方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現狀及構建思路[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11(2)62-65.
[3]httр://www.moe.edu.cn/рub1icfi1es/business/htm1fi1es/moe/ moe_745/200612/19288.htm1
[4][5]李明高.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8,30(3):406-410.
[6]劉建輝.高職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five year vocational Polytechnic
Wang Xin
(Jiangsu Commercial Career Academy, Nantong Jiangsu,226011, China)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five year vocational engineering qualit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year voc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a long time at school,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ctivity curriculum system, environmental curriculum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s to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engineering, the levels of the cont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ve year higher vocational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five yea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ce; humanitie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G712
A
1000-9795(2014)01-0244-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0
王 鑫(1980-),江蘇贛榆人,江蘇商貿職業學院講師、副館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五年制高職理工科人文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批準號B/2012/07/02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