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神鋒
(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 福建福安 355000)
試談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丁神鋒
(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 福建福安 355000)
什么樣的物理課堂是高質量的、高效率的課堂?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讓學生覺得學習物理是快樂的、有趣的,如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如何更有效地讓學生聽課。
高效課堂;興趣;快樂;精心;優化
課程改革在實踐上引發爭議最多的就是如何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改革中許多教師迷失自我,喪失立場,舊法不敢用,新法不會用,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改來改去依然是滿堂灌大行其道使,教學改革一度處于一種尷尬境地。
什么樣的課堂是高質量的、高效率的課堂?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些都是老話題,但又是常說常新的話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如何更有效地讓學生聽課,提高課堂效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老師要教得快樂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藝術。成功的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如果掌握了這種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他們高漲的學習情緒。作為知識傳授的主導者必須要有飽滿的情緒和快樂的心情去影響課堂,做為老師,當你站在講臺上時,你要想到的是,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緒,和你對學生每一個態度都極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甚至可能會改變學生的命運,所以我們教師的職業是非常神圣的。當我們能站在這個高度去想問題,即使我們身心很累,但我們會用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去支撐自己,用自己的快樂心情去影響學生。
2.學生要學得快樂
現在學生的學習都是很被動的,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都是學生課業負擔太重,老師課堂枯燥無味,對概念的生成和知識點的傳授生搬硬套,教學手段單一,沒有過程只有結果,把知識硬塞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課堂怎么會高效。所以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豐富的教學手段,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從學會變為會學,注重對學生物理學習思維的訓練,利用物理學科的特點,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物理是有用的、快樂的。
3.師生互動得快樂
物理學科的特點就是趣味性很濃,我們要抓住這個特點,統分利用這種趣味性讓師生在互動中快樂起來. 如在教“光的折射”現象時,介紹一個實驗情景: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于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那么準確界定一樣,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出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現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象。這樣的引入,將光學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來,可操作性,創設的簡易實驗把學生帶人一個漁民叉魚的情景中去,符合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的特點,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就為接下來用實驗研究光的折射結論創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將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產生出藝術的效果。將有趣的生活現象和物理原理相結合,讓師生都樂在其中。
1.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一堂好課,取決于課堂上學生精彩的生成。而生成的關鍵則在于教師全面嚴密的預設。一節課,怎樣導入、怎樣過渡、怎樣總結;安排哪些環節、哪個環節在先、哪個環節在后、哪個環節主、哪個環節次;這些環節分別指向什么目標、之間存在什么聯系等等,教師都得認真思考、精心設計,以學生的需要來改造教材,充分挖掘課程資源,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我在教學《空氣的力量》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五個教學環節。
(1)創情設景,激發興趣。課前,師生共同完成兩個魔術”瓶吞雞蛋”和”紙張撐水”,制造懸念把學生帶入一種神秘環境和氣氛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估算教室空間中空氣的質量,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計算的結果會讓學生大吃一驚,原來空氣的質量還不小。
(3)課件展示地球表面的大氣層的情況和馬德堡半球實驗,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大氣壓的存在而且這種空氣的力量是巨大的。
(4)反扣主題,探究發現。讓學生自己探究皮碗掛物、吸管吸水、水澆鐵皮箱幾個實驗,然后由學生自己總結出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緊扣主題。緊接著問學生如何測出當地的大氣壓的值。分組討論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每組選一代表上來公布自己小組的方案。老師給予評價。激發學習興趣。然后再由老師演示托里斥利實驗。測出當地的大氣壓值。
(5)激趣延伸,拓展思維。課件展示飛機升天的過程,高速列車運行時情景,乒乓球比賽時弧圈球的情形。讓學生說出其中的原理,同時讓學生再去挖掘生活還有哪些這樣的應用。
教學環節,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穿針引線,把創情設疑、探究、思考、拓展貫穿起來,讓學生“瀟灑走一回”,興趣盎然,回味無窮。
2.精心設計教學情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學生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成為沉重的負擔。”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上課冷漠,那么學生聽課也必然冷漠;教師無激情講課,學生必然也無激情聽課,沒有了激情課堂就像一潭死水;沒有真情,師生即使面對面,也猶如背對背。要改變課程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營造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有資源意識等,得靠教師、學生、文本對話。單靠我講你聽,我寫你看,我問你答的單一的簡單的教學形式顯然達不到效果。因此新課程的實施更需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如:巧妙導入 吸引心、眼;巧用媒體,生動形象;妙用漫畫,寓教于樂; 模擬表演,身臨其境; 歌聲嘹亮,升華主題;別出心裁,巧妙結題……如《聲音的特性》一課的教學,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愉快,教學效果非常好。上課伊始,首先讓學生用笛子演奏曲子,讓學生邊欣賞美妙的曲子邊思考聲音的知識,然后再用鼓錘敲擊鼓,讓學生觀察鼓上的黃豆跳動起來的情況。同時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鼓發出的聲音大小不同黃豆跳起來的高度不同。讓全班同學一起用手摸自己的喉結處同時唱起“哆來咪…”讓學生感受到音調不同時聲帶的振動情況。最后讓學生閉目欣賞鋼琴曲,引領學生進入美妙的境界。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和欲望。就像德國一位學者曾作的一個精辟的比喻:如果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你無論如何也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時,將這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接受。
3.精心設計教學語言
課堂教學是語言的藝術。在新課程的課堂上,離不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高超的語言大師和出色的演員,具備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和親和力。作者流眼淚,讀者才會受感動;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有時候,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運用聲情并茂、清晰明快、抑揚頓挫的語言表達,加上種種得體的手勢、自然優美的教態以及和藹可親的態度,導演出一曲曲有聲有色的“好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句富于個性的即性妙評,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時時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讓學生滿懷學習的熱情,陪伴孩子度過許多“激情燃燒的歲月”!
1.優化教學時間
據心理學家研究,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到20分鐘。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要珍惜課堂每一分鐘,善于把握最佳時間。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切實實現課堂教學中“主角”與“配角”的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也就是說要縮減教師“表演”的時間,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通常我在上課前會制定一個時間表,標明每一個教學環節大約所需時間,努力控制好節奏,做到課堂盡量無廢話,多給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讓學生主動探索,提高效率。最后筆者還規定自己每節課必須至少留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發揮個性,走上創造之路。同時要善于運用教學機智處理好課堂中出現的意外問題,做到保護學生積極性與有利于全體學生共同提高相結合。
2.優化問題設計
要科學提問。問題太簡單,不僅無利于學生的思維訓練,而且還容易浪費課堂時間。在聽課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把題目分析得一清二楚,之后再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這種提問的必要性暫且不說,只從學生異口同聲地喊“是”或“對”即可知其效果:看似學生都會,實則是“花架子”,把學生當成聽課機器,根本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還有的教師在提出問題后根本不留時間給學生思考,不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大多數學生感到困惑。如何才能科學地組織問題呢?首先,要科學選擇提問內容。設計的課堂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考慮學生實際,這樣才能使他們通過思考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提高時間利用率。其次,提問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鐘。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他們也許就能恍然大悟,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于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第三,在學生思考時,教師要掌握介入指導的時間。如果學生還沒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會減少學生本可以自主發現的機會;介入過晚則會讓學生過久處于迷惑狀態,造成學習興趣降低。當然,根據實際情況,有時教師無需介入,學生們就能解決問題。
3.優化板書設計
過繁的板書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因此,板書要提綱挈領,富有藝術,克服冗長。對的確需板書且又量大的內容要提前寫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展示,以節約時間。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著名作家林青云曾經說過:“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我們做教師的,就應該樹立一種不懈的追求與奮斗精神,去創造教學上的奇跡——使自己每一節課的教學都成為教學效率最高的課,讓我們共同努力。
Discussion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ysics teaching
Ding Shen-feng
(East Fujian Health School, Fu'an Fujian, 355000, China)
What is the physics classroom of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ysics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tells u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ysics teaching, largely depends on how the teacher to make the students feel that learning physics is happy, fun, how to design teaching, how to more scientific use of classroom time,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to make students listen.
effective class; interest; happy; carefully; optimization
G633.7
A
1000-9795(2014)01-0257-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04
丁神鋒(1970-),男,福建福安人,講師,從事物理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