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
(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合肥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安徽合肥 23000)
我國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研究述評
劉 玲
(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合肥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安徽合肥 23000)
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教師成長的內驅力。近年來,高校教師職業認同已漸漸得到部分學者的關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對以往研究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研究有待拓展的部分。
國內;高校;教師職業認同
“認同”(identity),即“同一性”、“一致性”,是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來的。沙蓮香認為,“認同是維系人格與社會及文化之間互動的內在力量,從而維系人格統一性和一貫性的內在力量,因此這個概念又用來表示主體性、歸屬感”。
“職業認同”是與一定的職業相聯系,認同主體對認同客體的認可、承認、接受、贊賞,主體與客體的同一性、一致性。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教師職業認同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過程。狀態是指教師對其職業的積極感知或者這種感知達到某種程度;過程是指教師對其職業的積極感知是在個體在從事職業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和發展的。顧名思義,高校教師職業認同就是高校教師對高校教師職業的一種積極認知和情感體驗。
(一)在研究內容上。一是關于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結構。主要是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通過文獻分析、理論架構以及統計檢驗的方法得出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結構。二是關于關于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教師個體因素和客觀環境因素。以往研究中高校教師的個體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統計學變量和個體價值觀、教齡、職稱等,環境因素涉及到高校教師所處的社會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嚴玉梅(2008)分析了人口統計學變量對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劉熠(2011)采用敘事的方法對公共英語教師的個體傳記性因素對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
(二)在研究對象上。一是關于普通高校教師的職業認同的研究。如方明軍,毛晉平(2008)所做的我國大學教師職業認同的調查研究,認為:我國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總體狀況比較一般,職業價值觀的認同水平要顯著低于其他認同因子的水平。嚴玉梅(2010)對湖南省300多名的高校教師做了問卷調查,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之后,認為湖南省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總體水平進行了分析,并對不同性別、不同職稱的高校教師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職業認同在性別、職稱上存在顯著差異。二是關于成人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如王玉(2009)對上海市成人高校的教師進行研究,認為上海市成人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總體上較高,但提升其職業認同感水平仍有較大的空間。高校職業認同感在性別、教齡、學歷、職稱等變量上沒有顯著的差異,而在擔任行政職務與普通任課教師之間,工作地點在市區與郊區的教師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三是關于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如孫廣豐(2012)認為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可以通過學校的人文化管理來提升。四是關于高校女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如鄒宏秋(2010)對高校女教師的職業認同與性別認同做了研究,認為高校女教師的性別屬性對職業認同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女性教師不同于男性教師的心理特征使得女性教師在某些工作中更容易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會使得女性教師陷于角色困惑。
(三)研究方法上。一是綜述性理論研究。主要有魏淑華、宋廣文(2005),張敏(2006),沈之菲(2005),黃虹霞、馬紅宇(2006),劉曉明(1998),馬雷(2000)等人所作的國外教師職業認同的綜述性研究。二是實證研究。如前文提到的關于高校體育教師、女教師、成人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多為實證研究。
首先,對教師職業認同概念的詮釋大多側重于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去理解教師職業認同,有待從管理學、經濟學等視角去發掘其內涵。有待將理論分析與統計分析檢驗的方法結合起來去科學地分析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維度。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已經得到了普遍的運用,部分研究中涉及到訪談法,但是仍不夠系統、深入。對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有必要將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結合起來,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訪談探討更深層次的原因,使研究結果更使人信服。
第三,在研究內容上,主要是針對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結構、現狀等靜態的描述,對職業認同形成過程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而教師職業認同并不是只是一種狀態,它還是一種過程,因此,未來研究中有必要探討一下高校教師職業認同的形成、發展過程,類似這樣的縱向研究有必要開展起來。
[1]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魏淑華.教師職業認同與教師專業發展[D].曲阜師范大學,2005.
[3]劉熠.敘事視角下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職業認同建構研究(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系列[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Review on China's research on teachers' occupation identity
Liu Li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Anhui University, Anhui Normal College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Hefei Anhui,23000, China)
The university teacher occupation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factor of teacher development,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eachers growth.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teachers' occupation identity has gradually been part of scholars, and achieves some resul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proposes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teachers' occupation identity developing part.
China; university; teachers' occupation identity
G451
A
1000-9795(2014)01-0288-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5
劉 玲(1988-),女,安徽池州人,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學研究方向的研究。
本研究為安徽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大學教師職業認同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01001772-10117700610,負責人: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