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7)
雙語詞典編撰中的語用翻譯觀研究
黃燕萍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7)
雙語詞典編撰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其翻譯質量的好壞。本文將從語用學原理出發,結合雙語詞典的翻譯特點,研究雙語詞典編撰中的語用翻譯觀,希望雙語詞典能成為更好的參考工具書。
雙語詞典;翻譯;語用觀
雙語詞典是一種權威性的工具書,在翻譯和第二語言教學與習得實踐中起著重要作用,而翻譯質量的好壞,是判斷一本雙語詞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語用學是一門相對較新的語言學分支,在最近幾十年得到了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詞典學家開始關注語用學原理在詞典編纂實踐中的運用,然而大部分詞典學家所關注的是如何在詞典中編排、體現語用信息,卻很少從語用學的視角去把握詞典翻譯的質量。本文將從語用學原理出發,結合雙語詞典的翻譯特點和原則,研究雙語詞典編撰中的語用翻譯觀。
著名語言學家查爾斯·莫里斯于1938年提出了“語用學”的概念,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語用學的研究都附屬于哲學研究領域。直到1977年,《語用學雜志》在阿姆斯特丹的正式出刊象征著語用學從此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走上了發展之路。雖然不同的語言學家給語用學下了不同的定義,但是其核心意義是相同的,那就是,語用學關心的是語言在社會、文化語境中的使用。所以,語用學既處理和語法相關的語言語用,同時也研究在文化語境中的社會語用。總之,語用學是研究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話語的含義。
作為一門相對較新的語言學分支,語用學得到了辭書編撰者的關注。1987年,里奇教授和托馬斯博士撰寫的文章——《語用學與詞典》刊發在了《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第二版)中,這標志著語用學原理開始系統地被應用到了詞典編撰中。
中國的辭書學家也意識到了語用學對詞典編撰的重要性。黃建華(2001)指出詞目的翻譯不僅僅需要語義上的對等,也必須是語用上的對等;郭啟新(2001)認為雙語詞典中的詞條必須展示語用學研究的成果;洛世平(2002)則認為恰當的語用釋義能夠增加交際的成功率。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詞典學與翻譯學是兩門獨立的學科。人們認為詞典翻譯就是處理單個的字、詞、句,為它們在目的語中找尋盡可能相近的對等部分。其實,由于詞典翻譯的對象、語境依賴的程度以及其他的特點已經使得詞典翻譯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需要學者們給予更多的關注與研究。
詞典是翻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書。無論一本詞典多薄,人們都認為它是全面、權威的,這不僅僅因為詞典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字、詞、詞組,并且標注了它們的詞性甚至是詞源,更是由于詞典集合了一個國家或是民族語言的精髓。所以說,詞典翻譯的對象是所有的語言形式和觀念,它是全面的;由于詞典所有的詞目都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它又是系統的。
就翻譯本身而言,翻譯是從源語到目的語轉換的過程,這包含了詞義、句義以及作者的感情、著作風格等的轉化。其中,詞義的轉換構成了翻譯的根本。一般認為,詞義包含概念意義、內涵意義、情感意義、修辭意義、文體意義、語用意義、語法意義以及搭配意義。而雙語詞典翻譯主要關注的是詞的概念意義,這也使得詞典翻譯具有客觀性。同時,由于詞典編撰的篇幅受限,不能使用長篇幅的上下文來充當例句,詞匯釋義往往和例句不同,這也就使得詞典翻譯具有相對的語境獨立性。
著名翻譯理論家奈達(1982:38)指出,“翻譯就是翻譯意思”。翻譯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務是向他的讀者傳達一份信息中包含的所有可能的意思。詞典翻譯作為翻譯學的分支,更為關注詞的意思,尤其是詞的概念意義。眾所周知,意義是和文化聯系在一起的,并且特定的語境決定了詞的特殊意義。對于翻譯者,特別是雙語詞典翻譯者來說,把詞的語言意義和文化意義同時翻譯出來是很困難的。所以,語用觀在雙語詞典翻譯中的運用就顯得至關重要。
雙語詞典翻譯中的語用觀旨在全面翻譯詞匯意義,并且從語言語用和社交語用出發,盡可能使源語和目的語達到語用對等。因此,我們將從語用觀和社交語用觀兩方面來具體分析雙語詞典翻譯中的語用觀。
(一)雙語詞典翻譯中的語言語用觀
翻譯中的語言語用觀是指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語境下的語力和語言使用。語力,或是言語行為理論中的言外之力,是指給定信息的實際意義。它分為隱式語力和顯式語力。由于隱式語力往往和它的實際意義不同,所以,如何能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區分隱式語力就顯得至關重要。翻譯學中的語言語用觀還指選用恰當的語言方式表達給定信息的實際意義或語力。在翻譯中,我們不能假定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一定是對等的。例如:① “Ouch! Aren’t we too luxurious to live in such a spacious house?” 這是一個以問號結尾的句子,我們不能想當然的認為它是一個問句。準確的翻譯應將句子本身包含的肯定意義表達出來。所以,這句話應該翻譯成為“哎喲!我們住這么一大間房,未免太奢侈了!”。 ②“Sir, how about coming on our show? We would be honored to have you.” 我們知道“How about…” 常常用于建議,但是此處的語境卻表達了說話人一種自信的邀請。為了能準確的表達此句話的語力,我們應將該句翻譯為“先生,請您來參加一次我們的節目,您的光臨將使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雖然雙語詞典的翻譯更獨立于語境之外,但是語言語用觀能很好的運用到雙語詞典翻譯中。例如,在《新世紀漢英詞典》中,詞組“鴉雀無聲”翻譯為“not even a crow or sparrow can be heard---silence reigns”。它的例句“他一開口,會場上立刻~” 則翻譯為“The audience became quiet the moment he began to speak”。為什么詞典翻譯者不將此句翻譯為“Not even a crow or sparrow can be heard the moment he began to speak”呢?很顯然,此句的隱式語力只是為了強調那種極度安靜的氛圍,至于是否把“鴉雀”翻譯出來就不那么重要了。同樣地,在《新世紀漢英詞典》中,“霧里看花”的解釋是“see or watch flowers through misty eyes”。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它的字面意義。它的示例“只是~,憑想當然去處理,沒有不失敗的”應翻譯為“One is bound to fail if one relies on hazy impression and takes everything for granted”。這樣一來,它的隱式語力就一目了然了。
(二)雙語詞典翻譯中的社交語用觀
翻譯中的社交語用觀是指由于源語與目的語之間的社會、文化的不同,而造成不同語言使用條件的語用對比。這取決于翻譯者的信仰以及他的跨文化知識背景。只有當翻譯者對源語和目的語的不同的社會制度或是文化背景具有深刻、正確的認知,才能在翻譯中真正做到社交語用的對等。
詞典是詞匯的集合,它不僅僅要為讀者提供詞匯的意義和用法,也要盡可能的為讀者提供社會和文化知識。所以,通過對詞匯的釋義而向讀者展示詞匯的社會、文化因素對詞典翻譯者來說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詞典翻譯者應想辦法把特有的文化詞用恰當的目的語表達出來。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詞典釋義為“in the eyes of a lover, his girl is a rare beauty;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引自《新世紀漢英詞典》)。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譯者沒有把“西施”翻譯成了“Xi Shi”,而是翻譯成了“美女或絕世美女”。這是因為,在英語讀者的思維里,并沒有把“西施”作為絕世美女的概念。這種文化詞語的翻譯方法就是舍棄源語中的具體形象,保留詞匯的語用對等效果。以下的例子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外甥打燈籠,照舅---back to what they were before”;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舉”以及 “every Tom, Dick or Harry---一般老百姓”。
實際上,我們很難嚴格區分語言語用和社交語用。要想能夠準確的表達出給定信息的實際意義或是語力,就需要找到準確的語言語用和社交語用的對等。
翻譯是從源語到目的語功能轉化的過程。等值效果依賴于功能轉化的成功與否。雙語詞典翻譯中的語用觀旨在達到等值效果,并且對解決相關的翻譯問題有所幫助。當然,這種方法論不可能解決翻譯中的所有問題。然而,它在翻譯實踐和雙語詞典翻譯中占用一席之地,激發著后續研究者對翻譯理論和雙語詞典翻譯的研究,希望雙語詞典能成為更好的參考工具書。
[1]Nidа, Еugеnе А. 1982. Trаnslаting Меаning [М]. Sаn Dimаs: Еnglish Lаnguаgе Institutе.
[2]郭啟新.論語料庫語英漢詞典配例[А]//張伯然,魏向清.雙語詞典學論集[С].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54-58.
[3]何兆熊.語用學文獻選讀[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4]黃建華,陳楚祥.雙語詞典學導論(修訂本)[М].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5]駱世平.評雙語詞典編撰[J].辭書研究,2000(5):42-46.
[6]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7]惠宇.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縮印本)[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The study of pragmatic translation in bilingua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Huang Yan-ping
(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Bilingua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is one of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are of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agmatics theor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translation, to study the pragmatic translation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hope can become a better reference book.
bilingual dictionary; translation; pragmatic view
H315.9
A
1000-9795(2014)03-0311-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12
黃燕萍(1982-),女,福建連城縣人,助教,從事跨文化交際、雙語詞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