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輝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 遼寧朝陽 122000)
跨文化交際中英語教學的改進研究
周 輝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 遼寧朝陽 122000)
在分析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障礙時運用Hymers交際能力理論,對文化、文化背景;語言、語用障礙、行為能力障礙等多方面做出分析,為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提供了可行性建議,并對跨文化英語教學中的不足以及缺陷提供了改進措施,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灌輸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培養非語言交際行為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進行跨文化交際,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跨文化;英語教學;交際;改進;措施
交際能力最早是由美國語言學家提出的。他們認為交際能力通常包含了四個部分,即:(1)語法性;(2)可行性;(3)得體性;(4)有效性。之后,又有應用語言學家對交際能力做出了更加具體的描述,同樣包括四部分,即:(1)內化知識、詞匯、語法等多種語言能力;(2)使用英語諺語能力以及語言社會變體能力。(3)語篇能力,其中涉及到語言的連貫以及銜接。(4)語言交際中的各種應對手段,即英語使用中的應對能力,如怎樣談話、轉移話題以及如何結束等等。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即:若想使用英語進行成功跨文化交際,則應當首先學會交際能力。
(一)文化背景障礙
文化和語言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若是不懂文化的模式和準則,那么就絕對不可能學好一門語言。文化是人們所想、所言、所覺的總和。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生態以及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由于地域、民族、信仰的不同,人們創造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化背景,與此同時也被文化塑造。語言會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約,只有首先從文化角度入手,才能逐漸消除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
(二)語言以及用法障礙
在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的應用能力是最為基礎的一部分。應用能力即是指:在一定的場合,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是一種代碼,同時也是有規則的系統結構,可用來表達詞語或一段句子的含義。語言也是一種代碼,可以具體指出抽象或是一樣具體的東西。在現如今跨文化交際中,語言以及應用障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語法結構誤用、英漢比喻差異、句子和詞語之間歧義的影響、中英價值觀的不同。
(三)行為能力障礙
非言語行為能力以及言語行為能力共同構成了行為能力。語言能力和行為能力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語言能力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說以及說什么的問題;而行為能力則是要解決怎么做和做什么的問題,主要是指與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成員交流中的得體性。對于行為能力來講,其中也包含了非語言能力,同時也包括了除文字以外的一些信息傳遞,例如面部表情、身體動作以及聲音暗示、穿著打扮等等。
(一)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語言和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有著直接聯系,思維模式是一種語言發展和形成的深層機制,語言可以幫助思維模式得以發展和形成。正是因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以及不同文化人們思維模式的不同,所以形成了語言上的差異。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差異的不同,使中西方在表達同一思想或意思的時候,選擇了不同的詞語,例如:輕而易舉(as easy as pie)、一馬當先(take the lead)、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等。同樣也正是因為這種母語思維模式的干擾,使我國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造句時,會出現很多模棱兩可的詞語,令人捧腹,如:花茶(flowers tea)、好好學習(good good study)、天天向上(day day up)、紅色電影(red movie)等。
(1)英語思維模式與漢語思維模式之間存在本質區別
我國傳統的思維模式主要注重經驗,注重整體考慮,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使我國在語言的表達能力上要求簡單明了,但缺乏推理,輕論證而重直覺。西方思維模式則與我們大不相同,西方人主要重視科學、分析以及實證。例如“車內有一個人”這種語言模式屬于先整體,再局部;而英文則是:“there was a man in the car”先局部再整體。再比如,西方人習慣用科學闡述事實,在表達“經濟高度繁榮”的意思時,中國人會說“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而西方人則會說“經濟比去年提升10%”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值。
(2)英語思維的對象與漢語思維的意向性
其中主要的區別是:漢語更加注重人稱,而英語則注重物稱;漢語更加主動,英語較為被動。
(二)價值觀存在差異
(1)個人取向和群體取向。
比如,中文說“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以及幫助過我的所有人”。而英文則是“need t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得幫助)。
(2)時間順序以及時間取向。
在語言上可以將西方的未來取向和中國的過去取向表現出來。例如中文的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西方的未來取向主要表現在對時間的珍惜,例如:Time is monye。中西方在計算年齡方面存在的差異也可以體現出時間順序的不同,例如在我國,當嬰兒出生時就會被算一歲,然后每過一個新年再加上一歲,依此類推;而英、美人是過一次生日才會加上一歲,中國人使用的“周歲”,這說明英語單詞中的“year(s)old”與漢語“歲”的意思也不相同。
隨著現如今時代的發展,給我國英語教學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考驗,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棘手的的問題。怎樣才可以將英美文化灌輸到英語教學中,更加進一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了當代英語教師們共同討論的重點問題。
(一)目標培養
要以“實用為主”為指導思想,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應當達到以下目標:
(1)要讓學生知道英語的語言形式、內涵意思以及英語外延中所包含的其他意思。
(2)對方表達的語言行為或非語言行為學生應當正確理解,與此同時使學生在不同的場合學會使用非語言或語言行為。
(3)培養學生文化適應性。
(二)學生培養途徑
(1)首先在傳授學生英語知識時,應當讓他們充分了解相關文化背景,對英漢文化進行比較。文化背景知識教學與英語教學是密切聯系的,并不會脫離英語語言的實踐教學,為學生傳授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英語、掌握英語,在不同的場合、環境中使用不同結構的英語。英語教師應當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有計劃、有步驟的向學生傳授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例如英語國家衣食住行習慣、民風民俗、主要節日活動、家庭關系以及禮貌用語和交際中應當注意的禁語等等。同時還應當告知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應當注意的禁忌話題或敏感字眼等等,避免引發對方的不悅。例如英美人最忌諱的數字是13,最討厭的動物是黑貓。避免使用歧視或辱罵性語言,如Nigger(黑人)、Jpas(美籍日本人)等等。
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知識教育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與我國本土文化進行比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避免出現“文化錯誤”,即語言交流中出現的不恰當的行為或語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際。比如,當我們在問“吃飯了嗎?”,英語國家的人會以為你要請他們吃飯;在公交車上給老年人讓座是禮貌和教養的體現,然而在西方會被認為是歧視或侮辱的行為,認為給他們讓座是嘲諷,有嘲笑他們老了,不中用的意思。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文化差異,只有找出文化之間的不同點,才可以對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有更加深層的了解。
(2)在不同環境中使用不同的語言形式。根據環境的不同,應當選擇不同的話題以及談話內容,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恰當的語體。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變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地區差別、口語與書面差別、非正式語體和正式語體之間的不同等。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應當注重對學生傳授英語的核心部分,讓學生了解不同語體的使用方法。在不同的場合、環境中正確使用語體。
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掌握更多的英語語言知識,從根本上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語言能力以及語言基本功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是交際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跨文化交際中的主要障礙是、行為能力、思想模式、價值觀念的不同,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點為學生傳授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將文化背景與英語教學充分融合,增強學生行為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
[1]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225-228.
[2]楊秀秀.跨文化交際中英語委婉語的語用研究[D].遼寧大學,2012:123-126.
[3]彭娜.論英語教學中高中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D].重慶師范大學,2012:178-180.
[4]李楠.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英漢文化雙向導入研究[D].吉林大學,2012:225-229.
[5]高永晨.跨文化交際中的價值觀與大學英語教學[J].蘇州大學學報,2013,2:120-125.
[6]張延君.跨文化交際中的英語文化誤解[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152-156.
[7]黃菊芬.跨文化交際中的模糊語言及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三明學院學報,2012,05:151-155.
[8]楊慧.跨文化交際能力--中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А//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С].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2013,2:118-119.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Zhou Hu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China)
Using the Hymer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the analysis of obstacl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culture, cultural background; many aspects of language, pragmatic disorders,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make analysis, provides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cross cultur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vid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still certain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for students in cross culture in English teaching.
cross culture; English teaching; communica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H31
A
1000-9795(2014)03-0348-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15
周 輝(1967-),女,遼寧朝陽人,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副教授,從事跨文化交際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