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華
(湖南商學院體育教學部 湖南長沙 410205)
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與評估的理性探析
賀 華
(湖南商學院體育教學部 湖南長沙 410205)
針對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的解譯與評估,探討了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實際問題及其邏輯內涵;給出了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與評估的基本定義。
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評估
近年來,國家的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在不斷完善,其運行效果如何?這個問題受到了社會普遍關注,尤其受到政府決策部門的高度關注[1]。原因在于,在制定全國性、地區性體育教育政策和高校體育教學大綱時,核心依據就是體育教育政策的運行效果評估結論[2]。
然而,深入的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與評估包括政策運行條件度量、體育教師素質評估、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動態評估、綜合評估(基于前面三項內容,得出綜合結果)等多方面研究。這涉及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機理解譯,在數學工具和工程技術方面具有較大理論難度,目前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3]。
針對這一矛盾,提出“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與評估”的問題,并展開研究。
對于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的重要性和理論意義,專家及政策制定者有深刻認識,僅舉其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行榜第8名)體育系強調:“可以肯定,科學實用的體育教育措施的形成,必將建立在有效的效果測試評估理論與技術上。”從理論意義看,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可以從理論上解釋政策的實際效果,刻畫其優點與不足;可以為該領域的管理人員提供具備理論保證的評估結論,合理調適現有政策[2]。基于上述原因,許多國家都對相關問題予以高度關注,并展開研究[3]。
Karien Stronks與Johan P. Mackenbach致力于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研究,提出一些初步定性概念評估相關效果,開展了評估實驗;Karien Stronks還完成了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項目,提出教育政策科學性、可行性等定性概念[5]。Kathryn Backett-Milburn與 Sheila Wilson提出一種基于教育過程分析的效果評估方法,該方法有助于對體育教育做出規范化的評估[5]。
我國的體育教育管理人員、體育教育工作者非常關注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體育課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在體育類專著、重點期刊、核心期刊文獻中,這一類文獻占一定比重。一些相關文獻運用若干數學工具來進行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評估,提供了一些可資借鑒的方法和研究思路[2,3]。
體育社會評價、大學生體質評價方面。李艷翎等對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特征進行分析,確立了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的模型[2];顏曉、譚曙輝、陳琦等致力于建立大學生體質的評估指標體系,并給出一些可行的方法[4]。柯遵渝、黃美好、王戌樓、段岳明、張學研等在學生體能素質評估模型方面給出一些合理建議[4]。
體育教學評價方面。鄭吾真、鄭杭生、陸保鐘、戈炳珠、肖光來、張貴敏、盧元鎮等對高層次體育教育、專業體育教育展開研究,同時進行了一定的教學評估研究[4]。潘晟、張學研、柳方祥等對建立高校新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提出有益的建議和技術措施[4]。趙云宏、袁建國給出初步的高校體育教師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因素權重,采用Fuzzy綜合評價方法進行了評估實驗研究[4];王立紅,王建軍等論證了大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參與評價活動的可行性,同時對學生主體參與高校體育教育評價的實際操作提出了建設性方案[4]。鄭丹蘅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通過不同評價主體從不同的側面對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構建了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評估量表[4]。
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與評估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有:
1.如何從運行效果出發,構建解譯與評估指標體系。該內容必須立足于測試結果依靠嚴格的理論推導得出,具有一定的難度。
2.構建可行的評估模型。需要解決客觀性、定量化的問題,算法要易于工程實現、計算量小、性能穩健;并且,針對不同的實際應用建立多種類型的模型。此外,評估模型的參數應易于設置和調節。
在確立評估指標體系過程中,需要考察幾大類物理量。一類是關于運行效果達標性的物理量,包括大學體育教師綜合素質達標性、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達標性等;一類是反映政策運行效果穩健性(穩定可靠性)的物理量,包括大學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穩健性、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穩健性等;另一類是關于政策運行效果隨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條件變化程度的物理量,包括大學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隨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條件變化程度的物理量。
為了獲得最終的評估結論,必須借助于數學知識,推導可以實用化的評估模型。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解譯與評估有其自身特點,建立多種多樣的效果評估模型有助于在不同評估背景下有效地考察多方面的評估內容,得出定量化結果。
本文針對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的解譯與評估的現實需求,探析了其中的理論問題、實際問題及其邏輯關系,探討了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模型基本內容;對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的解譯與評估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下一步工作是建立更完備的、科學的評估指標,完善現有評估模型給出合理的評估結論。
[1]李艷翎.社會轉型與中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6):798-799.
[2]高斌,徐明欣,李瑞年,等.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J].體育學刊,2003,10(6):77-80.
[3]顏曉.對我國高校體育課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的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3):118-121.
[4]賀華.大學生體質測試結果可信性評估技術[D].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0.
[5]Kаriеn Strоnks, Jоhаn Р. Масkеnbасh. Еvаluаting thе Еffесt оf Роliсiеs аnd Intеrvеntiоns tо Аddrеss Inеquаlitiеs in Неаlth: Lеssоns frоm а Dutсh Рrоgrаmmе[J]. Еurореаn Jоurnаl оf Рubliс Неаlth,2005,16(4): 346-353.
[責任編輯:陳懷民]
聲 明
刊發在本刊2014年第一期,文章題目:《中世紀騎士教育對英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作者姓名:王詩蕙,遺漏的作者簡介為:王詩蕙(1988-),女,遼寧營口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比較教育學專業研究生,學號:11559004。
特此聲明。
Analysis of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of Undergraduates
He Hua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BC,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s:Aiming a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in undergraduate, a general idea is developed; the key point and their relation are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is presented.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G807
A
1000-9795(2014)03-0403-01
2014-01-15
賀 華(1976-),女,湖南邵陽人,教授,從事體育教育政策效果評估、體育教學研究、學生體育素質評價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