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長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200)
德國的職業教育,以“雙元制”為特征,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成功模式。筆者于2013年7月,有幸參加了為期一月在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舉行的進修研討班,對該大學及德國的職業教育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德國,并沒有“高等職業教育”這一專有名詞,根據德國學校教育體制和繼續教育體制的結構以及我國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的理解,德國的職業教育主要由兩類學校所構成,即應用技術大學(高等專業學校)和專科學校(含高級專業學校、職業專門學校及職業學校)。本文的“高等職業教育”針對應用科技大學而言。
專業的設置或開發主要是適應地方性工、農、商業和社會服務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應用科技大學非常重視對就業市場的調查,并根據需要進行專業設置。在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學習時,前校長Reinhard hopfl教授展示了其在新專業設置上的思路,即“市場調研—專業設計—專業論證”。市場調研重點解決需求:是誰需要這個專業;是服務本地,國家還是社會。專業設計注重多方參與:一般而言,專業設計除了學校領導、系部小組、教授參與設計討論,還有校委員會、州教育委員會、企業、行會等。專業論證嚴格規范:專業論證機構主要考慮專業的質量高低、是否具有可學習性、各種程序是否滿足博洛尼亞協議、學分設置是否符合ECTS(歐洲學分轉換系統)、資金來源等,并且會定期進行認證。近幾年,三一重工、華為等知名企業在德國投資建廠,這些項目需要德制教育的中國畢業生,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針對這一情況正申請專業的適當變化。
在德國,職教教師是一個社會地位和工資收入較高而且相對穩定的職業。一旦成為職教教師,就擁有終身公務員的身份,社會地位高,受人尊重。按國家規定,職教教師享有公務員工資,且每兩年增加一次。但是,職業教育尤其是應用科技大學的教師任職資格要求非常高,既要求高學歷,又非常強調教師實踐經驗的積累。入職后,盡管在科研上沒有硬性規定,但是有去專業對口企業工作或進修、從事應用研究的獎勵政策,鼓勵教師們去企業實踐積累經驗、了解最新技術、更新知識結構等。
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是使學生具備職業綜合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課程設計由多方參與,并且要能夠協調照顧各方立場,一般來說,由企業提出建議和要求以及大部分實踐內容,學校負責理論內容和教學計劃,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課程分為企業經濟基礎、服務管理、國際銷售與營銷管理、采購與物流、控制與會計、經營與財務管理等七大模塊,一共24個子模塊,50門課程,基本涵蓋了企業與管理的方方面面?!赌K手冊》詳細說明每個模塊的負責人、講師、目標、內容、教學和學習方法、學分學時等。強調自主學習,自修課時最少是必修課時的二分之一,最多為1倍。
應用科技大學的學生大學的七個學期至少一個學期(5個月)在企業,企業管理專業甚至要求去國外企業實習。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由企業負責對他們的實習成績進行考核與評定工作。在實習結束時,企業指導人員將為學生出具一份實習工作鑒定,同時,學生還需要完成一份詳盡的來自企業的實習報告,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題目必須由企業結合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并大多在企業實踐中完成。
1.在德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應用科技大學與研究性大學是一種互補關系,不僅學分通用,而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是培養培養方向側重點不同。我國的高職教育是??茖哟?,與學歷教育不是互補關系,更多的是遞進關系、上下分級關系,在社會認可和生源選擇上都存在劣勢。
2.德國開設有對應的職業教育師范生,這些師范生的學習內容包括職業技術學專業、普通文化課以及社會科學、教育、實踐等三大部分,要經歷教學內容廣泛的大學教育階段、為期兩年的教育實習階段,通過兩次國家考試才能去職業技術學校獨立任教。如果是新開設專業,首要的工作是培訓師范生。在這一方面,我國幾乎是一片空白。
德國的企業積極主動參與職業教育,這主要是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的。第一,能夠獲得國家的經費補助和稅收特惠。第二,可以降低勞動力成本。通過參與應用科技大學的專業建設,企業能夠節省對新職工在崗位熟悉、安排和培訓等方面的成本,使其獲得工作中所需要的實踐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實踐當中認知、認可該企業,并最終留在企業工作,因為老齡化、出生率低的問題凸顯,別說高素質優秀員工了,招到合格的年輕員工對德國大部分企業來說,也是越來越困難的事情。
通過對規章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比較,在這些方面兩國具有相通性,差別不大,我國的院校在部分條例、制度上還要更詳細、更具體,但落實效果就不一定相同了。進一步對比國內優秀院校的做法,筆者總結認為差別主要體現在具體操作落實的人員素養上。在德國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進修期間,來自國內同人開始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如何防止/避免出現舞弊、弄虛作假”,但是幾乎所有被問的人都是一臉茫然地反問道“為什么”,為什么要舞弊,為什么要弄虛作假。學生對教師給出的成績不滿,可以去學校申述,可以去法院打官司,就算每年不能在正常時間畢業的比例達到50%,最終無法畢業的學生比例達到10%-30%,也沒有舞弊的學生,更沒有幫助學生弄虛作假的教師。在科研上,一個教授幾年沒有成果沒關系,用不著去弄虛作假,用副校長費博士的話說:“項目是允許失敗的,至少證明了該項目在某些方面不可行?!?/p>
目前的市場調查大多是根據二手資料進行的,具有滯后性。因此,對本專業的市場現狀和發展方向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市場變化對專業培養方向和內容進行動態調整。第一手資料的獲得,除了教師深入企業實踐一線,參加對口行業各種峰會,畢業生的長期反饋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既方便又有效。前提是建立畢業生長期跟蹤、聯絡機制,通過與畢業生的交流和反饋,一方面可以發現專業培養中的優勢與不足,另一方面相當于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企業智囊團隊。專業建設好了,反過來又可以對部分畢業生回爐培訓,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高職教師比本科教師應該更具有職業結合度,提高教師職業能力不能通過提高學歷、去本科進修獲得,去企業掛職鍛煉,在目前的環境下企業不愿也不能提供理想的掛職崗位,教師積極性不高,另外,學校的保障措施也需要提高。因此,鼓勵教師兼職,提供寬松的兼職環境,提高教師兼職水平不失為目前提高教師職業能力的出路之一。
在社會能力的提高方面,很多大學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設了一批社團,不定期組織各種社團活動,這些活動對參與學生的心理素質、社會適應水平、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等起到了積極作用。為豐富社團活動,提高活動質量和參與度,各專業應建立或者與對應社團合作,尤其是科技型社團,通過組織技能比賽、參觀考察、社會調查、關注行業熱點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
在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各專業合理組建委員會,用好委員會可以大幅度提高社會參與度。首先,精心挑選委員會成員,成員應包含本專業教師、學院主要領導、行業企業專家、社會團體等;其次,認真布置委員會會議,提高會議效率;最后,以點帶面利用好成員人脈關系,專業建設負責人及專任教師應一對一和委員會成員建立聯絡,滲透其工作圈子,積極主動與之探討并解決專業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何奇彥.德國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的辦學特點及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3(4):85-87.
[2]周 麗.德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啟示[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9):2-3.
[3]秦娟娟.中德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比較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12-13,23.
[4]楊 柳.德國“雙元制”職教師資培養模式對我國的啟示[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32-39.
[5]潘慶玉.德國職業教育及教學模式的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9(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