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穎
群眾文化工作新途徑
袁 穎
近幾年來,隨著黨的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有了明顯改善的廣大人民群眾:“求知、求能、求樂、求美、求和諧”的愿望十分強烈。為此,我們雞東縣針對本縣的實際情況,總結、探索出一條符合群眾實際、滿足群眾需要的群眾文化工作新模式。可簡單概括為以下三點:
有針對性組織輔導人員到沈陽、哈爾濱、牡丹江、雞西、密山等地參加業務培訓、學習8次以上;組織輔導人員分期分批下鄉和到機關企事業單位業務輔導30次以上;為24人進行了個人考前輔導;輔導全縣小學演講比賽18人次;輔導全縣中學演講比賽10人次;為全縣教師演講比賽輔導5人次。同時,相繼為縣機關工委、縣商務和糧食局、縣林業局輔導秧歌;為縣國稅局、縣運輸公司、縣移動公司輔導節目,參加市里業務部門演出比賽。為縣醫院、郵政局輔導節目,進行春節職工聯歡會,受到基層單位好評。聘請葫蘆絲老師,在館內四樓輔導員辦公室免費舉辦葫蘆絲培訓班, 培養我縣愛好者30余人。二樓綜合廳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免費向縣中老年模特隊開放,下午免費向縣中老年舞蹈隊開放;三樓周一至周五上、下午免費向青少年鋼琴愛好者開放;四樓輔導員辦公室,周一至周五免費向老年葫蘆絲學員開放;五樓排練廳每周一至周五,免費向縣戲曲團開放。
組織舉辦少兒舞蹈班,培訓學員六百人以上;組織舉辦小主持人班,培訓學員一百人以上;組織舉辦鋼琴班,培訓學員一百人以上;組織舉辦小主持人班,培訓學員一百人以上;組織舉辦古箏班,培訓學員一百人以上;組織舉辦二胡班,培訓學員一百人以上;縣文化館舞蹈班參加全省2013年少兒春晚和雞西市教育局第六屆少兒才藝比賽;李平表演的獨舞《冬梅》參加雞西文學藝術界百花迎春聯歡會;副館長王秀娥輔導的社區夕陽紅藝術團表演的節目,參加雞西市“尋找雞西文化能人”評選活動,已經進入決賽;開心傲參加中央電視臺“我要上春晚”節目錄制,并已播放。
群眾的文化意識得到提高,自發組織的活動逐漸形成規模。每年端午節,縣永安鎮大鍋盔山上,人山人海,人們成群結隊,踏青、采艾蒿、扭秧歌等民俗活動熱鬧異常。雞林朝鮮族鄉的老年銅管樂隊和平陽鎮的農民民樂隊文藝演出,永安鎮組織的健身操隊利用農閑時節,經常開展活動,深受當地百姓的歡迎。我縣于2010年組織創建了群眾舞蹈培訓基地和輔導站,遍布于縣城及所屬鄉鎮。主要立足于縣文化館、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為活動場所,文化館輔導人員和學校舞蹈教師為主要輔導力量,輔導培養了大批舞蹈藝術人才和文藝骨干,現有舞蹈培訓基地5個,舞蹈輔導站20個,學員一千余人。參加國家及省市舉辦的一系列比賽和演出取得了優異成績。2011年,文化館舞蹈班的學生參加了省少兒頻道“寶貝樂園欄目”的“2011年春節電視晚會”的錄制,許多節目還應邀在雞西廣播電臺錄制播放。舞蹈班的群舞“天山小鼓手”7月應邀進京參加了“全國魅力校園”慶祝建黨90周年“光輝旗幟”的電視展演。舞蹈班7歲的開心傲同學,參加了中央三臺“非常6+1”節目獲得了非常明星后,又在2012年參加了中央一臺“分秒必爭”的欄目中獲得冠軍的榮譽,在黑龍江電視臺的“歡樂英雄”欄目中獲得了第一名,參加上海“達人秀”欄目地方臺選手PK中獲得本場第一名。唐佳彤同學被省電視臺選中參加了一部兒童電影的拍攝。孩子們精湛的演出和技藝,受到了觀眾的矚目和專家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我縣少兒文藝事業在省市的地位和知名度,為我縣的少兒文化教育爭得榮譽。
雖然,我們在群眾文化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績,但距離國家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的要求還遠遠不夠。所以,我們決心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潛心打造群眾文化工作新模式,讓邊城雞東人在藝術世界里展示才能。加倍努力工作,追求更加精湛的藝術水平和更加認真的工作態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業務水平和能力,適應和滿足現實發展的需要,讓我縣的群眾文化事業更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雞東縣文化館)
責任編輯 王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