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濤
摘 要:校車的出現給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安全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此篇文章僅從組織領導、安全教育、具體工作的落實方面進行闡述本校校車安全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校車 安全管理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161-01
一、 加強領導,強化安全責任
學校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本著一保安全,二保穩定,三
保發展的原則,學校對安全給予了高度重視,狠抓責任落實,真正形成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協同抓、相關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同時,將學校校車安全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制訂目標管理細則,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做到層層把關,責任到人,真正做到“誰主管、誰負責”。所以,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車安全管理工作領導組,組長負責校車管理全面工作;以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對校車進行協調、組織,負責安全管理;以教導主任、各班主任、跟車教師、校車司機為成員的組織機構,負責路線的安排、安全教育、乘車學生人數的分配,上下車人數的清點、安全、車內衛生、校車的安全行駛、及時保養等,并指派教師專人具體負責校車保養維護工作。同時在校車運行的各條線路校車內設立了以高年級學生為車長,輔助跟車教師維持車內紀律,幫助系好安全帶,進行點名等事項,在農村各村屯停車站點設立了候車學生小組長,負責上下車人員的清查報告,協助跟車老師做好其他學生(幼兒)上下車的安全。
二、加大校車交通安全管理的教育力度
1、每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不乘坐無檢驗合格標志的車輛或非法營運車
輛,如:農村使用的毛驢車,無營運證的微型面包車;教育學生不乘坐超載車輛;要文明候車,不在等候站點相互瘋鬧,靠接送行車右側方向排隊等候,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禮讓、團結互助等良好習慣;教育學生(幼兒)家長要遵守候車時間;如時間有所變動班主任和跟車教師要及時通知接送學生(幼兒)家長;
2、定期召開校車安全工作會議
教育跟車教師做好乘車學生日志記載,清楚上學人數和放
學人數是否一致,要保持學生乘車時車內的紀律,開車前應清點坐車總人數,與家長交接時手續應該清楚,與班級教師交接手續要清楚,開關車門時應該注意幼兒的手,車輛行駛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孩子,防止不安全行為;對班主任也有明確的操作規定:對班中孩子經常進行安全教育,清楚每天班中校車接送的孩子總人數,與跟車教師交接時要交待清楚學生數。教育門衛做好學生在校時間出入情況登記工作,上車前跟車教師要詳細察看門衛的學生上課期間出入登記表,做到本車學生缺席原因情況的了解,在上車點名時做到心中有數。教育校車司機工作期間不酒后駕車、行車途中不接打電話、禁止車內吸煙等,若有發現或投訴的學校有權予以開除或進行相應的處罰,并視情節扣留部分或全額保證金。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對校車進行檢修,遵守交通法規,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堅決杜絕超載、超速現象發生。車速一定要限制在規定速度內,待人數清點清楚才能開車,上車后待車上的孩子坐穩時才能啟動出發。要求做到全心全意為學生和家長服務,熟悉路線,學生接送站點的時間要準時,行車平穩,確保學生身心安全。
3、配合當地交警部門對在校師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學校要與當地交警部門建立長期聯系,不時對學校師生進
行交通安全教育課,開展各類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預防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發生。
三、抓好校車安全管理的具體落實
1、建立校車安全管理臺賬
做到每輛校車定人、定車、定座位、定線路,建立校車安
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校車及其駕駛人、跟車教師和乘車學生檔案。學校與校車司機、學校與跟車教師、學校與乘車學生家長簽訂安全責任合同,明確各自職責,確保學生乘車安全。
2、制定校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做到出現事故不慌不亂,有條不紊進行安全自救。
3、進行校車安全演練活動
組織學生開展車內自護、自救、逃生演練,培養學生安全
防范和應急能力。
4、學校每學期開展評選“安全文明校車”活動
調動校車司機、跟車教師及學生安全管理的積極性。
總之,保障學生安全永遠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任何時
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要認真總結校車安全管理工作的經驗,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和制度,積極探索維護校車安全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協調各方面力量,努力把校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讓廣大學生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學校的和諧穩定做好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