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正云
摘 要:高效課堂建設關注的是一堂課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而在日常的教學中存在“一講就懂,一做就錯”的現象,它不利于高效課堂的生成。在此筆者從三個層面來開展“一課一題一練”的教學,試圖改變上述現象, 一是構建知識儲備,促進思維發生;二是精選典型例題,促進思維碰撞;三是強化課后鞏固,促進思維升華。
關鍵詞:中考熱點問題復習 高效課堂建設 知識儲備 典型例題 課后鞏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173-02
實施高效課堂建設已來,各種教學模式遍地開花,特別是在郭思樂教授“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它更強調要創設開放課堂,讓學生從被動的聽眾變成課堂活動的主角,把教師從繁重的課堂講授者變為輕松機智的主持人,它關注的是一堂課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 因此,在近幾年的中考熱點問題復習中,我對這個方面進行了嘗試,試圖從“一課一題一練”的角度來改變大容量的中考復習方式,一堂課就解決一個熱點,把課堂空白留給學生,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到學生的部分參與,乃至積極參與,從而改變“一講就懂,一做就錯”的現象,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現將我在中考熱點問題復習中的一些嘗試提供給大家,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美國著名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是重要的,然而學生想的是什么卻更是千百倍地重要。 思想應當在學生的腦子里產生出來,而教師僅僅只應起一個助產婆的作用。”因此,我從三個層面來開展“一課一題一練”的教學。
一、構建知識儲備,促進思維發生
心理學家皮亞杰也說過:“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重新發現,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遞給他。”因此,在熱點問題的教學中,我嘗試先讓學生探究熱點問題的本質,從而揭示解決熱點問題的方法。
如:探究:如圖,已知∠BAC=90°,過直角頂點A任意作一條直線MN,過邊AB上的任意點D作DE⊥MN于點E,過邊AC點任意點F作FG⊥MN于點G,請判斷△ADE與△AFG之間的關系并給出證明。
在學生的先學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做出了一種情況。在第二天的小組展示上,學生對自己發現的情況進行說明時發現,其他同學的情況也是存在的,這樣學生的兩種思維得到了交流,從而學生基本上掌握了“開心圖形”在不同形狀下的兩種情況,加深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的理解,并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學生解法展示:
理由同第一種情況。
二、精選典型例題,促進思維碰撞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積極思考。” 因此,在找到解決熱點問題的基本方法后,我們更要注重的是選擇典型的例題,讓學生運用自己找到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方設法讓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亢奮的狀態,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通過不同思維的激烈碰撞,達到解決該熱點問題的目的。
如:(2011紹興)拋物線與y軸交于點A,頂點為B,對稱軸BC與x軸交于點C.
(1)如圖1,求點A的坐標及線段OC的長;
(2)點P在拋物線上,直線PQ∥BC交x軸于點Q,連結BQ.
① 若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圖2所示放置,其中,一個頂點與點C重合,直角頂點D在BQ上,另一個頂點E在PQ上.求直線BQ的函數解析式;
② 若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一個頂點與點C重合,直角頂點D在直線BQ
上,另一個頂點E在PQ上,求點P的坐標.
通過例題的小展示和大展示,學生的思維產生了激烈的碰撞,“開心圖形”全等和相似的兩種情況逐一呈現,直線在直角外和直角內的兩種情況得到充分運用,不同的解法精彩紛呈,學生對“開心圖形”在解題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學生解法展示:
三、強化課后鞏固,促進思維升華
蘇霍姆林斯基說:“懂得還不等于已知,理解還不等于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
須進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的是否正確,并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因此,在熱點問題的教學中,選擇有針對性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對該熱點問題有更深的體會,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質的升華。
如:(2012義烏)如圖1,已知直線y=kx與拋物線y=- 4 27 x 2+ 22 3 交于點A(3,6).
(1)求直線y=kx的解析式和線段OA的長度;
(2)點P為拋物線第一象限內的動點,過點P作直線PM,交x軸于點M(點M、O不重合),交直線OA于點Q,再過點Q作直線PM的垂線,交y軸于點N.試探究:線段QM與線段QN的長度之比是否為定值?如果是,求出這個定值;如果不是,說明理由;
(3)如圖2,若點B為拋物線上對稱軸右側的點,點E在線段OA上(與點O、A不重合),點D(m,0)是x軸正半軸上的動點,且滿足∠BAE=∠BED=∠AOD.繼續探究:m在什么范圍時,符合條件的E點的個數分別是1個、2個?
通過課后練習,“開心圖形”從“一線三直角”轉化成“一線三等角”,在更深的層面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在更激烈的碰撞中得到質的升華,達到復習的目的。
有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我說過了,就掌握了。”這句話表明了親身經歷的重要性。而“一課一題一練”正是通過知識儲備、 典型例題、課后鞏固三個環節開展熱點問題的教學,營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親身經歷的過程、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不同的觀點和解法都得到呈現。筆者認為,只要我們有一顆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認真研究中考試題,挖掘試題的內涵,真正做到功夫化在備課上,本領顯在課堂上,在教學中尊重學生,挖掘學生的潛能,這樣的課堂就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課堂氛圍的民主性、師生交流的情感性、教學過程的智慧性;也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也能基本上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一講就懂,一做就錯”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1)
[3] 荊志強.《幸福地做老師》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