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峻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層層深入,這種理念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也滲透到了每節課的練習中。而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求新;求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236-01
一、求新奇——創設新奇的練習信息,讓學生的思維“飛”
起來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的心
理活動就會處于激活狀態,富有滿足感和愉悅感 ,從而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我要學”的意識增強。這時,學生的被動學習將會轉變為主動求知,厭學情緒將會轉變為樂學欲望。因此,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設新型的練習信息,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積極探索,大力倡導。在練習中也要體現一個“新”字。
1、題型新
教材中的題型設計,雖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就習題本身而言,往往練習形式比較單調,因此應該要著上快樂的色彩,那就要在練習的形式處理上下功夫。可以根據兒童的好動、好勝、好表現的天性,讓學生“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讓學生“比”,使學生在競爭中大步前進;讓學生“炫”,使學生在別人面前的表現中進步;讓學生“用”,使學生在應用中產生能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所以在創設題型時,要關注學生,讓他們在好奇中學習。如有些問題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有些習題用爭議的方法更適合學生的口味,除此之外,在練習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還可以創設游戲性,娛樂性較強的數學游藝宮,腦筋轉急轉彎、數學燈謎會,幸運大抽獎,看誰中狀元等練習。在一節課里,根據教學需要如果給學生恰到好處的創設一兩處快樂學習的刺激點,就能克服學生厭學的心理障礙,使單調的數學習題趣味化和多樣化,真正起到優化教學內容的目的。這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乘法分配律》讓學生進行練習時,僅僅讓學生做了兩道課本中要求的練習題——給出兩個數的和乘以一個數,要求學生應用運算定律寫出與它相等的式子。然后馬上出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讓學生判斷哪個是錯誤的。學生很著迷;還可用3種圖形代替具體的數,寫成兩個式子,如(○+△)×□和○×□+□×△,讓學生判斷它們是不是相等,并說出依據。這些練習都有助于培養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充分體現在現代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要開放,學生思維要開放。
2、題材新
數學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文化。因此設計練習時要綜合學生所學科目,確立了以數學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數學情景主題為背景,適時的穿插另外學科知識的練習題材,豐富發展數學的內涵,讓學生在練習中學到數學學科以外的知識,從而領略數學知識以外的精彩。如我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時,設計這樣兩道練習:①春池春水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戲春風。這首詩中“春”字比全詩總字數少( )%。②請用百分數表示下列成語:百里挑一( );百發百中( )。這兩題都融合了語文知識,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也學到了古詩和成語的知識,學生的興趣更為濃厚。
二、求靈活——促成靈活的練習場地,讓學生的身體“活”
起來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靈
活的思維能力表現在能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推理,從而獲得不同的結果。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開放式的課堂結構,需要教師設計出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
1、空間的靈活性
在我們的課堂練習,每個同學都可以作為合作伙伴;能讓學生離開座位演示的,就讓學生離開座位,還可以走到教室的每個角落作為練習場地;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甚至促使學生走向生活。作為自然科學基礎課的數學只有實現回歸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性目標才能實現。比如關于《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是枯燥乏味的,我為了激發學生興趣,結合生活鞏固這部分知識,要求學生課下務必在大人的陪伴下到超市去買些所需的生活物品,回來后把買東西的價錢捋一捋,議一議,編出相應的小數四則運算習題。再以4人為1小組,爭當“小收銀員”處理遇到的各式情況。學生練習激情很高漲,因為這些都是學生自己體驗過的。所以通過這樣的練習,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有用價值,產生一定的成就感。
2、思維的靈活性
為了讓學生在解題時保持興趣,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習題。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設計練習時,不管是練習內容的選取還是練習形式的呈現,都應盡可能地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時空,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