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微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312-01
數學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數學思維的培養離不開老師的啟發引導,更離不開師生的交流互動,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師生交流活動,提出問題是關鍵,解決問題是核心。課堂提問既包括老師服務于教學而事先設計好的向學生提問,也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對未知內容的疑惑向老師提問。《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課堂必須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增強師生互動;應在教師指導或引導下的數學化過程、再創造過程中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營造師生互動環境。
一、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提問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提問隨意,缺乏實效性。提的問題沒有經過事先精心設計和準備,也沒有緊扣學習的重難點,大多是識記類低層次問題,學生可直接從教材中找到答案,為提問而提問。
2、滿堂問,學生疲于應付。課堂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滿堂問則讓學生在上課時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過度緊張時間長了,學生的緊張感消失,思維停滯,提問便失去了意義。
3、自問自答,提問流于形式。教師提出問題后,沒有留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他們去思考,教師直接說出了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提問讓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形成了“等”“靠”的惰習。
二、加強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踐。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堂情況及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地拋出經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很大的作用。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本人以為在數學課堂提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問要有明確的目標
課堂上的一切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提問是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才是目標,因此,課堂提問要實現四個目標:促進學習、評價學生、檢查效果、調控教學。提出的問題應有明確的目的,能有效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具體提問內容應結合教學目標,圍繞本課教學重難點進行設計。此外,課堂提問忌不分主次,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要有的放矢,緊緊圍繞重點、針對難點、扣住疑點,體現強烈的目標意識和明確的思維方向,背離了這一點,往往會導致“問無實質,問多無趣”。
2、提問要有趣味性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興趣是教學的基礎,教學本身就是有興趣的”??菰锏臄祿?,繁瑣的計算本身就讓學生心生煩感,如果教師在提問時不能給學生注入興奮劑,這種教學往往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從他們關注或喜歡的事物中選取素材設計問題。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講德國“數學王子”高斯讀小學時的故事:老師給學生們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就在其他同學還在把眾多數字挨個相加的時候,高斯卻已經寫出了正確答案:5050。這時學生們就會表現出好奇,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高斯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迅速得出了結果呢?當學生處于這處狀態時,教師適時地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簡便快捷的計算方法,這樣學生就對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3、課堂提問要把握好度
提問要根據思維“最近發展區”原理,選擇“最佳時機”。適度性原則有兩方面:一方面,教師要掌握好提問的頻率和時間。提問不斷,就會破壞課堂結構的嚴密性和完整性,使學生無法有效思考,但是沒有提問,課堂就會毫無生機。另一方面,要科學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沒有難度或太難的問題,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提問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合理把握問題的難度,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如:在學習過正三棱錐的概念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側棱長相等的棱錐是正棱錐嗎?”
4、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師目標明確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學習動力。盡管課堂提問總是只能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學生來回答,但提問的目的卻是希望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這也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的提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問題的答案成為大多數同學跳起來可以摘到的蘋果,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活動狀態。提問不能過淺過易,如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但也不能過深過難,使回答成為少數學生的專利,應讓大多數同學都可以嘗試,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5、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正面反饋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及時反饋,特別是對那些答錯了的同學,不要一味指責,而要多鼓勵他們的勇氣和積極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再幫助其分析導致錯誤的原因。美國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其《行為管理學》一書中說:
同樣一個人經充分激勵后發揮的能力,相當于未經激勵前的2到5倍,可見,"肯定"對學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應多從積極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F在好多問題有多種解法,對于學生答案中的閃光點應大力鼓勵和表揚。在對學生評價中更不應涉及學生的個性品質,不應與學生是否聰明、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聯系在一起。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上的提問的確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它對教師駕馭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學生實際,緊緊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設計提問方式。
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是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討的課題。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做個有心人,不斷探索,精益求精,不懈努力,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