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李君,楊文建
(1.四川外國語大學 圖書館,重慶 400031;2.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圖書館,重慶 400067)
圖書館任何一項新服務方式的拓展都是以讀者需求為基礎和前提的,讀者使用持續性是推動服務不斷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從網絡技術、硬件設備和基礎資源角度來講,圖書館引入移動閱讀服務的技術條件已經基本成熟。[1]目前國內移動圖書館處于從短信服務向WAP服務的過渡階段,實現的功能已從短信通知、圖書續借、預約通知等簡單功能逐漸向書目查詢、數據庫檢索,甚至統一檢索、全文閱讀等復雜功能轉變。[2]從服務功能的變化可以看出,目前圖書館移動服務范圍已經從瞬時/即時應用向日常應用和長時應用轉化,移動服務的進一步延伸需要用戶接受移動服務方式并產生持續性使用意愿。
移動服務是網絡服務的延伸,在網絡中用戶真正使用的是信息系統,因此信息系統本身對用戶信息行為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3]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對移動閱讀的研究成果中也指出,數字內容缺乏、利用方式上的限制是制約移動閱讀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當前,針對信息系統與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技術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5]持續使用模型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uance,ECM-ISC)、[6]擴展的持續使用模型(Expansion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uance,EECM-ISC)[7]三個模型基礎上,通過近年的一些研究,測度用戶對于信息系統持續使用行為具體可以通過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三個主要因素來實現。也有研究者通過加入用戶自我感知來驗證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8]深入到移動服務領域對用戶接受行為進行實證研究、[9]探討移動服務持續使用過程中的平衡因素,[10]也有從信息獲取和人際交互角度進行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研究、[11]電子政務持續使用行為研究、[12]用戶在線持續使用行為研究,[13]等等,這些研究中都涉及了用戶因素,卻沒有將用戶因素作為主要影響因素來研究,各因素對于持續使用的影響能力也未作進一步區分。本文在析取擴展持續使用模型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這三個基礎因素條件下輔以用戶因素來測度高校用戶使用移動服務持續性的影響因素,并區分各因素重要性。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將影響用戶使用行為持續性的因素分為信息質量、信息系統、服務質量和用戶因素四個方面。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本次研究的19個問題(見表1)。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來測度用戶的認同程度,4表示絕對同意,0表示絕對不同意,從4到0逐級遞減;第二部分是被試個人信息統計。
本次調查隨機選擇了重慶大學、西南大學使用過移動服務的學生進行測試,在上述高校圖書館隨機發放400份問卷,實際回收問卷382份,去除無效問卷25份,共計有效問卷357份,實際有效回收率89.25%,證明問卷調查有效。整個樣本全部是學生,其中,男生163份,女生194份,所占百分比分別為45.7%和54.3%。問卷問項均值見表2。

表1 問卷主題項目名稱

表2 問項均值
本文選取克倫巴赫(Cronbach)系數α檢驗問卷信度,選用SPSS進行檢測,通??藗惏秃障禂颠_到或超過0.7則認為問卷信度是可以接受的。本次問卷的信度檢驗結果見表3。
分析表3可知,信息質量和用戶因素這兩個項目α系數較高,達到了0.8以上,且在分別刪除各子項目的條件下α系數也大于0.7,屬于具有較高信度的項目,表明問卷設計合理。另外,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α系數也大于0.7,在可接受范圍內,表明整個問卷是可信的。效度檢驗的目的在于對問卷架構進行衡量,以檢驗問卷是否能夠有效度量所需結果。通常對問卷采用SPSS軟件KMO適當性檢驗,KMO值大于0.7則表明問卷效度是可以接受的,本問卷KMO值為0.802,表明問卷具有效度。

表3 信度檢驗匯總
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各項指標α系數的高低可以反映出用戶在使用移動服務過程中對于移動服務各個因素的重視程度。系數差異可以表現出用戶對于移動服務各項因素間潛在認知排序,也表明了今后移動服務工作中各項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具體表現為,系數越高越重要,是移動服務中應當主要考慮的問題,系數越低則表明今后相關工作應更多地向其他因素傾斜。
通過SPSS進行相關分析得到相關矩陣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等結果如表4(只選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部分)。

表4 因子特征值與貢獻率
通過觀察表4可以發現在初始因子載荷矩陣中各變量系數未明顯向0和1分化,所以再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矩陣做因子載荷旋轉,得到矩陣如表5。

表5 旋轉后的因子矩陣
通過對旋轉后的因子矩陣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原有因子較高的載荷都比較規律地分布在相關主項上,明確展示了因子與主項間的結構關系。
針對移動圖書館用戶持續使用行為,基于Bhattacherjee A于2008年提出的擴展的持續使用模型的三個基礎因素以及用戶因素,通過問卷調查對影響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的關鍵因素進行重要性驗證與排序,證明各因素對于用戶持續使用行為具有重要性差異。
信息質量對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的重要性在四個因子中最為突出,其α系數為0.8402。而在影響信息質量的幾個子因素中,信息表現方式的多樣性(圖、表、文字)、信息內容實現與互聯網信息融合是兩個比較重要的衡量指標,α系數分別為0.8212和0.8103,問項均值也分別為3.633和3.445,達到顯著水平(P≤0.05),表明這兩項因素是影響信息質量與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的極為重要的因素,反映出用戶在經歷了最初單一信息通報和業務查詢服務外,對移動圖書館信息集成性以及信息組織和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進一步指明豐富信息內容和信息表現方式是促進移動圖書館服務發展的又一渠道。
本次調查中所提到的4個因素中,用戶因素(α系數0.8052)對于移動圖書館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力要高于系統質量(α系數0.7616)與服務質量(α系數0.7415),表明用戶在系統環境與服務環境逐漸成熟條件下,更多地會考慮自身對于服務的需求程度而對持續使用行為進行調整。在用戶因素的幾個因子中,提升自我優越感、服務對用戶的吸引力、利于學習是用戶主要評判因素,α系數分別為0.7919、0.7985、0.7852,問項均值也分別為3.325、3.432、3.073,達到顯著水平(P≤0.05),表明用戶自身對移動圖書館所帶來的實際效用有明確認知,且這種認知對于持續使用行為的效用高于移動圖書館系統本身與服務質量所產生的效用。
移動圖書館服務是基于信息系統的移動服務。已有研究都只是將用戶因素作為一種外在影響因素來衡量其對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力,通過本文調查研究可以證實,用戶因素也是影響移動圖書館使用持續性的主要影響因素,且其影響力僅次于信息質量,這表明隨著移動圖書館服務的多樣化,信息系統自身的因素將不再是決定移動圖書館用戶持續性使用行為的唯一因素。
[1]夏翠娟,張燕.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的新契機:HTML5和CSS3[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2(5):16-25.
[2]魏群義,等.移動圖書館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綜述[J].圖書情報知識,2012(1):80-85.
[3]王艷,鄧小昭.網絡用戶信息行為基本問題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 (16):35-39.
[4] ABIResearch.2013 will see ebook reader markets catch fire[EB/OL].[2013-02-15].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01206006397/en/2013-ebook-reader-markets-catch-fire-ABI.
[5] DavisFD,etal.User acceptanceof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8):982-1003.
[6] 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J].MISQuarterly,2001,25 (3):351-370.
[7] Bhattacherjee A,etal.Informationtechnologycontinuance: a theoretic extension and empirical test[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 30(4):17-26.
[8]趙欣,等.基于情感依戀視角的虛擬社區持續使用模型構建——超越認知判斷范式[J].預測,2012,31(5):14-20.
[9]韓超群,等.移動服務用戶采納行為的整合模型——基于移動閱讀的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2,26(3):134-139.
[10]張冕,魯耀斌.移動服務持續使用過程中促進因素和抑制因素的平衡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14):135-140.
[11]劉莉.社交網站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研究:基于信息獲取和人際交互的視角[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11):17-22.
[12] Almahamid,et al.Determinantsof user continuance intentiontousee-gover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2010 (4): 343 -372.
[13] Young Sik Kang,Heeseok Lee.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 ITartifact in onlineservicecontinuance:an extended perspective of user satisfaction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3):35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