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 YANG Heng;陳仲先 CHEN Zhong-xian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數字藝術系,宜興 214206)
(Department of Digital Arts,Wuxi Institute of Arts&Technology,Yixing 214206,China)
“實施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創新為核心,以興趣為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是高校開展創新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學生體驗創新的優質平臺,將做、學、創融為一體,是項目課程的最高層次,是培養實踐創新型人才的重大舉措,對于引領當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作為“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部推動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
江蘇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聯合研究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平板濾膜及配套組件大孚膜,該產品已取得中國專利授權,并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本項目將嘗試用最現代的數碼藝術來表現大孚膜廢水深度處理工藝,也是為拓展動畫服務的領域做出新的嘗試和努力。
三維動畫,是近十幾年隨著數碼藝術的發展而開始流行的一種全新的藝術創作形式,并已逐漸成為動畫的主流形式。學生在校期間已經學習了三維建模、三維燈光、材質和三維渲染等相關課程,但是在畢業設計之前都還沒有能夠制作出完整的動畫片。
3.1 深入調研 項目在2013年6月申報成功后,2013.7.1-2013.8.1這段時間,全體項目成員都利用暑期和課余時間在江蘇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為期1個多月的詳細調研。
3.2 撰寫劇本 項目組成員在一個月內熟悉所有設備,熟悉運行原理,并研究出動畫要表現的凈水流程,寫出文字劇本。
3.3 模型制作 動畫劇本確定后,就進入了動畫中期制作的過程。采用3Dmax軟件來制作模型和材質,成員分組完成各個部件的制作。
3.4 材質制作 2013.10.21-2013.12.20,完成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的材質制作,大孚公司審核通過。并撰寫貼圖、材質完成報告。
3.5 動畫制作 由指導教師規劃了本季度的進度,根據劇本制作出分鏡(Layout)—動畫—分層渲染。
3.6 后期制作 2014年4月,項目組采用后期軟件Adobe After Effect合成視頻,并添加文字說明和部分的特效。

表1
5.1 積極參與、勇于創新 創新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活動?!盵2]這是首次通過最新的三維動漫技術來表現先進的環保工藝大孚膜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是一次全新的藝術嘗試。
5.2 面對困難、迎難而上 通過這次的項目制作,我們體會到實踐的重要性,以及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
5.3 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一部完美的短片,一個好的團隊,是互相取長補短、通力協作、有效溝通的團隊。
5.4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我們用通過這次環保產品動畫的制作也認識到了環保的難度和重要性,需要保護環境、保護水源。
6.1 三維動畫技術創新 通過最新的三維動畫技術來表現先進的環保工藝大孚膜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是一次全新的藝術嘗試。
6.2 教學方式創新 該項目的展開實現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改革實踐打破了傳統的“2.5+0.5”的培養模式,以校企協同培養為依托,學校教師與企業專家協同培養,充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6.3 學生思維創新 學生應變思維能力有所提升。創新思維是一種打破了常規的、具有創見意義的思維:創新思維的本質旨在開拓視野、適應環境和引導事物變化的應變性思維。
創新思維是發散性思維。發散思維也叫多向思維、輻射思維或擴散思維。在項目動畫制作過程中,學生們打破了常規的思維模式,主動擬定不同的制作方案,尋找最合適的制作軟件,即使是從未學習過的軟件也敢大膽嘗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李焦明.高職教育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體系的構建[J].職教論壇,2009(4).
[2]杭濤.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的研究與思考[J].文教資料,2009(8).
[3]劉麗宇,董婷.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2012.
[4]張建林.基于創新能力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
[5]周錦蘭,王宏,聶進.多層次大學生創新平臺的構建于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