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翔
江蘇省財政廳、環保廳日前聯合出臺《江蘇省水環境區域補償實施辦法(試行)》,明確規定水質未達標的市縣將受到處罰,對水質受上游污染影響的市、縣予以補償,水質好于規定的將實行獎勵。試行辦法將于今年10月1日起在全省執行。
據了解,該辦法明確了“誰達標、誰受益,誰超標、誰補償”的原則,經監測考核和確認后,實行“雙向補償”,即對水質未達標的市、縣予以處罰,對水質受上游影響的市縣予以補償,對水質達標的市縣予以獎補。在收到繳款通知10日內,就必須向江蘇省財政繳納這筆錢,否則將取消省級環保專項資金,直接代扣。
如果上游市、縣出境的監測水質沒有達標,由上游市、縣按照低于水質目標值部分和江蘇省規定的補償標準,向省財政繳納補償資金,再通過省財政對下游市、縣進行補償。如果上游水質好于斷面水質目標的,則由下游市、縣按照好于水質目標值部分和省規定的補償標準向省財政繳納補償資金,通過省財政對上游市、縣進行補償。
針對江蘇將實行雙向生態補償機制,記者采訪了江蘇紡織企業,他們對此項政策普遍持歡迎態度。常熟鴿球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永峰表示,這項政策對大家都有好處,因為環境是大家的。對于企業而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2013年,鴿球就投資4000 多萬元進行了包括中水回用、地表改造、熱電廠脫硫等環保改造。
南通東帝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葛榮德表示,以江蘇企業的經濟實力看,是到了該下決心治理污染環境的企業了。但如果沒有科學可行的方法去做的話,是有問題的。方法可以是各地區應先對污染企業逐過排隊,排出可以關注的企業有哪些,給予限期可以達標的企業有哪些,達標要多少時間。在此條件下,到期后開始對不達標企業給予必要處罰。而不是簡單地以罰代管,這樣會有很多企業難以生存,整個行業的發展受到不小的影響。悅達眾翔針織印染有限公司丁正翔說,“這個政策很好。對上下游總經理都是公平公正的”。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殷金華說:“紡織印染企業一定要加強自律,要有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