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納

電子商務從誕生之日起,因其帶來快捷、便利的消費新模式而受到歡迎,又因其給傳統市場帶來的巨大沖擊而飽受爭議。新鮮的電商模式,在帶給消費者新鮮感的同時也引發了多方的爭議。圍繞電商的討論從來沒有中斷過,電商來襲的今天,消費者何去何從?
打車新模式引發的博弈
很多人抱怨,打車不容易,特別是高峰時段,雖然滿街的士,但是卻攔不到一輛空車。這種情況在成都不是個案,在中國許多城市也普遍存在。不斷增加的出租車數量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們打車難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的士司機和乘客之間信息的不對等。為解決“打車難”問題,有公司開發了一種打車軟件。隨著軟件的上市,一系列矛盾隨之爆發,這場對于打車軟件的討論正愈演愈烈。
的士司機有話說:汪師傅是成都一位出租車司機,入行十多年,汪師傅感慨,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汪師傅說:“剛入行時,早上6點30左右出車,凌晨1點收車,每月收入基本保持在6000元以上。現在,早上6點出車,第二天凌晨4點才收車,一個月的收入可能才4000元。”
40多歲的汪師傅其實對電腦等新鮮事物并不是特別在意,但是在“90后”師弟的強烈推薦下,汪師傅還是安裝了打車軟件。汪師傅說:“裝了這個軟件過后,確實有好處。在拉客方面壓力減小了很多,不像以前到處亂繞。曉得哪兒有客,直接就過去了。”
另一位成都的出租車司機林師傅,覺得沒有必要安裝打車軟件,林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成都的出租車市場其實處于飽和的狀態,只要在路上跑一跑,不愁拉不到客人。而在不是打車高峰期的時段,比如半夜,那個時候滿街跑的都是空車,所以安裝打車軟件的需要并不大。
而且林師傅表示,打車軟件畢竟不是政府在管理,還是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也缺乏監管處罰機制。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如果客人通過打車軟件叫了出租,師傅接單后卻沒到乘客所在地接客,而軟件公司并沒有對這樣的拒載行為給出明確的處罰條例,所以拒載的成本相對較低。
乘客有話說:張小姐無意中在看新聞時知道了打車軟件這一新事物,通過手機就可以打的,為了嘗鮮,她立馬安裝了打車軟件。第一次由于不會使用,張小姐打開軟件呼叫了老半天,都沒有得到司機的回應。隨后,軟件的客服人員給她打來電話,教她如何操作使用。三分鐘后,一位姓黃的師傅就到達了張小姐叫車的地點。張小姐告訴記者:“車到達的速度超快,之后軟件還給我返還了10元話費,好巴適哦!”她表示,從那以后,出門之前,她在家就把車叫好,下樓直接就走,打車軟件完全改變了她的出行方式。
而50多歲的馬阿姨,某天坐公交車時,在車上聽到幾個“小年輕”在聊打車軟件,這是她第一次聽說打車軟件這種東西,也是第一次知道通過這種方式打車人家還倒給錢,馬阿姨覺得很新鮮。但是當記者問起馬阿姨準備不準備安裝這個軟件時,她表示:“其實一般沒有急事,我們都坐公交車,不打的。”雖然馬阿姨用的是智能手機,但她說,她只喜歡看微博、微信,打一下電話,其他的軟件還是很少用,所以暫時不考慮安裝這個軟件。
政府有話說:上海是全國對打車軟件做出較快反應的城市。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出臺規定,3月1日起早晚高峰時段(即:每日7時30分至9時30分、16時30分至18時30分)出租車嚴禁使用“打車軟件”提供約車服務。在禁止使用打車軟件期間,乘客招呼“待運”車輛不停的,即視為“拒載”。同時嚴禁出租車司機在載客行車途中接聽、使用手機等終端設備;嚴禁租賃車輛安裝使用“打車軟件”。緊接著的3月11日,上海的打車軟件與電調平臺完成技術對接,打車軟件并入打車“電召”平臺,由政府統一管理。
成都市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市交委正在對成都市場的打車軟件進行調研。“打車軟件其實很好,既能夠方便市民,又能夠提高駕駛員的載客率。”該負責人說,他們在調研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例如:打車軟件種類繁多、克隆車鉆空子、的士司機隨意加價等。如果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就可以把打車軟件并入電召出租這一體系中來。該負責人介紹,未來電召出租體系將不斷完善,不排除將多種形式納入其中,比如電話召車、手機軟件、甚至微信召車等。
在這場電商的新博弈還沒有定論之前,有些人也許從中嘗到了甜頭,也有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吃了一些虧,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電商和政府雙方均在盡可能地尋求市場和監管的平衡。對于軟件開發商、出租車司機和乘客來說,大家都希望這樣的平衡早日實現。
余額寶引發的理財戰
數據顯示,從0到2500億元的基金規模,余額寶僅僅用了200多天時間。而從2500億元到4000億元,時間更縮短為30天。余額寶推動著貨幣基金市場的一場“大躍進”運動。而對于普通的余額寶用戶來說,高于銀行利息10多倍的余額寶成為了他們理財的首選產品。
余額寶首戰銀行:從余額寶上線至今,許多支付寶的用戶就開啟了他們理財的新方式,向小姐就是其中一位。作為支付寶達人,她一直是支付寶的忠實用戶,當支付寶將合作伙伴余額寶推薦給她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將5000元錢匯入了余額寶。隨后看著余額寶收益欄中每天變化的數字,向小姐告訴記者:“這種實實在在的數字變化提醒著我,我存在里面的錢真的能為我帶來收益,雖然錢也不算特別多,但是這種收益確實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與花錢不一樣的愉悅。”
在此之前向小姐從未有過任何理財經驗,使用余額寶理財算是人生第一次。她告訴記者,雖然之前去銀行,有被理財經理推薦過一些產品,但是由于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不敢輕易下手,面對銀行眾多不同的理財產品,她只能望而卻步。
如向小姐這般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而在銀行上班的趙先生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余額寶對銀行的沖擊。趙先生說:“余額寶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利率確實比銀行高很多;二是余額寶存取自由度大大高于銀行,這兩點吸引了很多用戶轉投余額寶。”但是,趙先生同時指出,一旦余額寶觸發巨額贖回條款,老百姓存入余額寶的錢會暫時無法贖回。另外,余額寶也存在被盜用等一系列風險。招商銀行前任行長馬蔚華就表示“余額寶的錢用來投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存回銀行,這樣一圈,錢成本升高了,對實體經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取締余額寶的聲音也不時傳來。
但在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明確表示對于余額寶等金融產品不會取締,金融領域將“鼓勵科技的應用”。而“互聯網金融”一詞也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場余額寶與銀行的戰爭還遠未結束。
一戰未完一戰又起:余額寶的問世撼動的不僅是銀行,也撼動了整個基金市場。支付寶與天弘基金聯手推出的余額寶如一顆深水炸彈,攪亂了本來平靜的金融市場。而余額寶背后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短短時間里迅速發展成為基金業規模前五的貨幣基金。
錯失第一次與支付寶合作的眾多基金公司,如今爭相想與支付寶合作。但目前,支付寶仍未放開和其他基金公司合作的步伐。余額寶的效應在發酵,余額寶面世以來,“類余額寶”產品層出不窮,財付通就是其中一支。號稱收益超余額寶10%的財付通來勢洶洶,一直無人撼動的余額寶或許將迎來最強勁的對手。
一直使用余額寶的向小姐也向記者透露,下次會將錢存入財付通試一試,因為最近余額寶的收益確實沒有財付通的高,作為普通使用者,當然是誰收益高就使用誰。
一場“戰爭”還未平息,另一場“戰爭”又上演。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一類電商新事物將來會如何發展,現在還不得而知。這場電商與傳統銀行之間的戰爭,電商與電商之間的戰爭會怎樣,大家也不清楚。在一切都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大家能做的只是謹慎的選擇。(責編:雷怡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