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琳 朱少平 湯國云
監督責任衛士
——記湖南省慈利縣財政“守門人”
●馮 琳 朱少平 湯國云

湖南省慈利縣是世界風景明珠張家界的東大門,在那里有一群長期堅守、公道正派、清正廉潔、敬業奉獻的“守門人”,他們守住的是國家財政資金監督之門,他們把監督當作天職,用行動詮釋責任,譜寫了財政監督人剛正不阿的正義之曲,勇當經濟衛士,捍衛了財政監督的崇高,確保了一方凈土。
監督是財政的重要職能,也是財政人的職責,更是財政監督人員的天職。針對部分單位以往存在的主要問題:違反《現金管理條例》規定,大量使用現金結算;想方設法做假賬,套取國家財政資金;違反財經政策紀律,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內部監督不到位……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大膽履行財政監督職能,決心以財政監督檢查法律法規為武器徹底扭轉全縣各單位財政資金管理的被動局面。
以 《湖南省財政監督條例》、《財政部內部監督檢查辦法》(財政部第58號令)為利劍,他們一一查處各單位財政違法違紀行為,堅決貫徹財經法律法規,積極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在對某高中學校進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時,監督檢查局發現該單位將一大筆資金轉入個人賬戶,違反了財政管理相關規定。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檢查人員對該單位“公款私存”行為進行整治,責令全額追回財政資金,對單位予以警告并處以1萬元的罰款,有力地維護了財政監督檢查人員的權威。
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近五年來,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共派出檢查組檢查單位215戶,其中發現違規違紀180戶,共下達檢查報告180份,下達處理處罰決定165份,檢查出違法違規資金4200萬元,糾正違法違規資金4200萬元。2008—2012年連續5年被評為張家界市、慈利縣“先進集體”,2011年榮獲 “全省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榮獲 “全省財政監督工作評比二等獎”,有12人次被評為全省、全市、全縣財政監督工作先進個人。
有人說監督檢查不太受人歡迎,因為他們是專業的“找茬部隊”,同時又極受人敬畏,因為他們守護著公共資金,捍衛著國家利益,在推進完善國家經濟治理過程中擔當著“免疫系統”;有人說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很枯燥,每天都要面對枯燥的數據,厚厚的賬表,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擔負沉甸甸的責任。無論何種評價,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的6名同志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份職業,懷著對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執著和追求,選擇了忠誠和責任,選擇了勇敢和擔當,用行動詮釋著責任。
朱少平是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黨支部書記,自1984年參加財政工作起,就一直從事財政監督工作,至今已滿29年。三十個年頭的堅守與奉獻,讓他對財政監督工作充滿著熱愛,也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為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2013年5月,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接到舉報信,反映縣某校虛報學生花名冊套取貧困學生助學金30萬元未入賬,朱少平便立即帶領局里2名業務骨干趕赴學校檢查。到達之后發現主要證據已被人為燒毀,強烈的責任感驅使著檢查組3名同志一定要查出事實真相。為了替貧困學生追回助學金,他們日夜奮戰,通過12個晝夜的艱辛努力,終于查清了30萬元資金的去向,追回了助學資金并對學校依法依規進行了處罰。
作為財政監督工作者,他們都有著一個堅強無比的胃,適應著監督檢查的苦辣酸甜;他們也有著超乎尋常的定性,去面對監督檢查的孤寂獨守;他們還有著敏銳的火眼金晴,總能及時捕捉到違背財政法紀的行為。對他們來講,加班加點,已不值得一提,熬更守夜,更是家常便飯;查憑證、填表格、寫底稿,是他們最基本的功課;分析判斷、處分處罰、整改建制是他們獨具的課程。只要能查出違法違規行為,只要能挽回經濟損失,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保駕護航,無論有多么辛勞,在他們看來,都是理所應當。
在一次次監督檢查中升華對財政監督工作的情感,將枯燥乏味的工作演變成愉快和充實,將僵化的數字轉換成跳動的音符,在艱苦的崗位上演繹精彩人生。這就是慈利縣財政局工作人員對監督檢查的執著信念,對監督檢查的長期堅守,這其中,既有對財政監督檢查公道正派的堅守,也有對清正廉潔的堅守,還有對敬業奉獻的堅守。面對種種誘惑,他們守住心中的底線,把自己最真摯、最熱烈的愛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財政監督事業;他們甘于清苦,樂于奉獻,嚴于律已,勤勉工作,在枯燥的數字中享受著監督檢查帶來的魅力。
“經濟越發展,監督越重要。”財政監督充當著“經濟衛士”的重要角色,是一項莊嚴和神圣的職業,為此,財政監督人員一定要“履職盡責,保一方凈土”,這是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6名同志的統一認識,也是他們的行動準則。
2010年4月,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對某鄉中學開展九年制義務教育“普九化債”資金檢查時,通過查看會計憑證,發現有幾筆化債資金總額20萬元未在會計賬簿上登記,經查是學校挪用了這幾筆資金。當檢查組人員決定按規定處罰時,各處打招呼說情的,請客送禮的都跑過來找檢查組人員要求“放學校一馬”。面對各路人員的 “軟磨硬泡”,檢查組人員頂住壓力,明確監察紀律,一律予以回絕。最終依法依規下達了處罰決定書,將被挪用的財政資金全部收回上繳國庫,并對單位給予了2萬元的處罰,樹立了財政監督檢查人員的正義和正氣。
在慈利縣監督檢查局,監督人敢于頂真碰硬,嚴格執法,剛正不阿,敢于向各種違反財經法規紀律的行為“亮劍”,敢于充當“經濟衛士”,從而使全縣財政違法違規現象每年以30%的趨勢下降,受到了全縣人民的敬畏。
緊扣財政經濟時代脈博,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以財政“大監督”理念為指導,適應國家財政資金向基層“三農”不斷增加,公共財政不斷增強,鄉鎮村級財政資金使用額度不斷增大、項目越來越多的特征,將財政監督檢查的關口下移,使財政監督檢查的觸角延伸到了鄉鎮村組,首先保證國家用于廣大農民群眾的資金運轉安全,明確了財政監督檢查的“六個重點加強”:重點加強鄉鎮財政收入的監督檢查,確保國家稅收的應收盡收;重點加強民生資金的監督檢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加強惠農補貼資金的監督檢查,嚴格審核補貼資金發放對象、程序、標準、方式,突出查處騙補、挪用行為;重點加強財政資金的規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監督檢查,促進完善財政管理體制;重點加強會計監督、規范財經秩序;重點加強財政內部監督檢查,促進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努力建成廉潔財政、廉潔鄉鎮村級財務。
以保障民生資金監管為重中之重,2012年9月,該局成立專門檢查組對全縣鄉鎮開展惠農補貼發放民生資金檢查。檢查中,檢查組發現某鄉打入幾個農戶“一卡通”中資金數額較大,并不是依據國家規定的補貼標準發放。憑著職業的敏感,他們對其進行了重點檢查。通過查看電子文檔了解打入農戶補貼資金的基本情況,查清該筆資金打入了該鄉民政工作人員儲蓄卡上,金額為9萬多元,被2名工作人員私分了。對待這起貪污國家惠農補貼民生資金的惡劣案件,檢查組依照程序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及時追回了贓款上繳國庫,對2名直接責任人開除公職,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5年。此案發生后,慈利縣監督檢查局引以為戒,對惠農補貼發放監管引起了高度重視,全縣組織對各種惠農補貼資金發放情況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清理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確保全縣民生資金正常運轉。經整頓后再沒有發生類似違法違規的現象,有效確保了各種惠農補貼資金及時安全無誤地發放到廣大農戶手中。此外,慈利縣財政監督檢查局還舉一反三,起草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約法八章,強化了日常監督和開展專項檢查,進一步明確了問責機制,有效堵塞了財經違法違規違紀漏洞,使全縣財政違法違規違紀現象越來越少,財經秩序越來越好。
有道是:履職盡責,財政監督顯伸手;剛正不阿,經濟衛士促平安——保一方凈士。■
湖南省慈利縣財政局)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