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萬宇 藍雅歌 李勇 青木 ●本報記者 盧長銀 ●甄翔 姚麗娟“目前事件進展令人憤怒,我們含淚向國民呼吁,要求政府迅速救援。”18日,韓國“歲月”號沉船事故失蹤者家屬發表聲明,“哭訴”政府救援不力。災難已經發生3天,但救援行動遲遲沒有突破,有的只是不斷被證實的更多死亡人數。截至18日晚,韓國方面證實有28人遇難,174人獲救,其余約270人下落不明。而隨著客輪原本露出水面的船頭完全沉入水中,失蹤人員生還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韓國檢方當天提請逮捕“率先逃跑”卻通知乘客“請放心”的船長等人,但這遠不能緩解這起“人間慘劇”帶給韓國社會的震動與憤怒,承諾全力救援卻“至今沒有從船艙內救出一名乘客”的樸槿惠政府面臨巨大壓力。有韓國媒體將這場災難與沉船史上最有名的“泰坦尼克”號事件聯系起來,強調2014年發生在韓國近海的這起災難的低生還率逼近1912年發生在大西洋深處的那場慘劇,并感嘆經濟上邁上發達國家門檻的韓國在公共安全方面卻處于“黑暗時代”。當局緊急救援與輿論激烈批評匯聚之際,一名獲救教師18日下午因對大批學生失蹤內疚而自殺身亡。潛水員首次進入船艙“韓國因客輪慘劇陷入極度悲傷的地獄邊緣”,法新社18日以此為題總結韓國當天的痛苦表情:近30具尸體被打撈上來,仍有約270人失蹤,報道遇難者和悲痛欲絕的家屬的畫面引發全國絕望情緒,政治活動一律暫停,電視劇和音樂會取消,人們為之守夜,表達內心的悲傷。美國《時代》周刊稱,這起事件已被稱為韓國和平時代最嚴重的災難之一,整個國家都在尋找答案。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18日下午潛水員首次進入船艙內部。韓國海警表示,下午3時38分左右,潛水員從船體二層行李艙正面突破并順利打開艙門,另外潛水員也在試圖進入船內客艙,并嘗試通過打孔的方式進入駕駛艙。韓國《朝鮮日報》稱,當天上午也出現救援人員成功進入船體的報道,后來被證實是誤報。此外,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與海警的立場不一致也引發了極大混亂。韓聯社稱,貨艙內積滿貨物,且搜救人員的“安全繩”出現斷裂,艙內搜救只持續了14分鐘。18日晚,韓國空軍投入6架運輸機輪流發射照明彈,支援夜間救援。18日晚,韓國KBS稱,有潛水員進入客輪3層的客艙。在此之前,原本露出水面約1米的客輪船頭18日中午左右沉入水中,船體完全沉沒。17日夜至18日晨,搜救隊伍打撈出多具浮出水面的遺體,遇難者升至28人。韓國方面18日確認了失事客輪上475名人員名單,包括325名安山市檀園高中學生和14名教師。但后又將乘客人數修正為476人。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向《環球時報》記者確認,事故中失蹤的中國公民人數上升到4人,新增一名檀園高中學生和一名在韓務工人員。“搜救人員周五開始向‘歲月號內輸入氧氣,不過搜救專家稱,目前距離渡輪沉沒已經超過48小時,即使搜救人員進入‘歲月號,也不太可能發現任何幸存者。”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向搜救行動潑了一盆冷水。美國《環球郵報》稱,每過1小時,失蹤者的危險就會增加。一名海警悲觀地說:“坦白講,我認為發現生還者的概率為零。”中國海事專家委員會主任吳兆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船體慢慢沉下去,說明封閉倉空氣逐步減少。現在整個船沉入水下,意味著水有可能滲入進封閉倉,把空氣擠出來,這是不好的兆頭。韓國軍方一名負責人介紹,海軍潛水人員18日開始在“歲月”號上綁定沉船打撈用氣囊,以盡可能穩住船體。用于打撈船只的大型起重機也陸續到達事發海域,準備營救失蹤者和打撈船體。但韓聯社稱,考慮到打撈工作有可能影響到生還者的安全,韓國政府制定了不經失蹤者家屬同意不輕易進行打撈的方針。韓國政府稱,因為沉船內有可能存在充滿空氣的“氣穴”,而打撈沉船時會有大量海水進入“氣穴”,這會給幸存者生命帶來威脅。韓國《中央日報》則稱,由于海警計較費用,海上起重機在事故發生12小時后才出發。“已經過去兩天多了,一個人也沒有活著救出來。”在安置失蹤者家屬的全南珍島體育館,一名失蹤學生的家長面對媒體抱怨道。《中央日報》稱,失蹤者家屬代表18日發表聲明,對政府搜救工作不到位表示憤怒,并呼吁全體國民伸出援手,要求政府迅速救援,傳達準確進展消息。另一名失蹤者家屬代表表示,“昨天去了現場,發現救援人員總共還不到200人,直升機只有2架,還有2艘軍艦、2艘警備艇、6艘特種部隊艦船、8名民間救援隊員,災難本部聲稱投入121架直升機和69艘船只的消息是在說謊”。“事發時掌舵的是一名入職剛4個月的26歲女航海師。”《朝鮮日報》18日稱,載有476人的“歲月”號客輪船長原本是一級航海師申某,但據調查,申某休假后,由二級航海師李某負責本次航行,而16日上午出事時的駕駛員則是一名入職不久的三級航海師。《中央日報》稱,李某作為船長本應全權指揮救援,卻率先棄船逃離。而在船長逃離的16日上午9時30分左右,船艙還向廣播臺發送了“播放一下讓乘客放心的廣播”的指令。韓聯社稱,韓國檢方和警方聯合調查本部18日正式提請逮捕船長李某等三名駕駛人員。18日下午,帶領學生搭乘失事客輪前往濟州修學旅行的檀園高中教導主任姜某被發現在珍島體育館附近的山上自縊身亡,可能是因為對大批學生失蹤自責內疚。輿論反思安全“黑暗時代” “應該把‘歲月號沉船事件發生的4月16日當作國恥日。”韓國《東亞日報》18日在社論中發出如此呼吁。眾多媒體則紛紛質疑當局救援不力。《韓民族新聞》18日稱,事發現場指揮和處理不當,政府辦事能力遭到質疑。有政治人物表示,此次事件無疑是人禍,已經成了政府和政界絕望的象征。韓國社會存在根深蒂固的綱紀松懈、“人性喪失”問題。韓國《國民日報》說,這次救援是典型的不發達國家的行動,混亂、匆忙、延誤救援。“船長是最先逃跑的人之一;船上有44艘救生艇,可只放下2艘;輪船向一側傾斜并開始沉沒時,船上廣播通知數百名乘客待在艙內別動……”《紐約時報》在列舉了種種不當做法后表示,有證據顯示韓國近幾十年來這起最嚴重災難的背后存在人為錯誤。海事安全專家威廉姆·多爾蒂表示,船上的安全培訓肯定出了問題,這是船上負責人和韓國監管方面的責任。《華盛頓郵報》稱,在搜救工作早期,一些家屬還抱有一線希望,因為有消息稱失蹤人員從船內發出“我還活著”等信息,不過警方后來表示這些信息是假的。死亡人數今后可能會飆升。一名參與水下救援的志愿者說,救援工作組織得很糟,有關負責人既沒有給潛水員提供水下呼吸裝備也沒有提供沉船的結構示意圖。一些人將“歲月”號慘案與“泰坦尼克”號聯系起來。《朝鮮日報》18日稱,根據目前的統計,“歲月”號生還率為37.8%。1912年在北大西洋沉沒的“泰坦尼克”號生還率為32%。很多人憤怒地說:“(在近海沉沒的)‘歲月號生還率竟然和一百年前‘泰坦尼克號差不多”,“2014年的韓國發生這種事情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首爾大學網絡論壇中一名大學生憤怒地留言說:“時鐘仿佛回到了事故頻發的20世紀90年代。韓國已經經歷過圣水大橋和三豐百貨大樓倒塌、大邱地鐵縱火案等諸多災難,但還是發生這種‘人禍,真是令人無語。”還有人自嘲:“這就是1912年英國和2014年韓國之間的國格差距。”該報另一篇評論稱,韓國人均國民收入達2.6萬美元,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政府甚至沒有查清確切失蹤乘客人數。韓國也許在船只、手機制造方面領先于世,但在公共安全方面依然處于“黑暗時代”。 美國《時代》周刊稱,搜救工作及其結果顯然將對樸槿惠政府造成影響。樸槿惠表示“我們決不能放棄”,但是受到沉船事故影響的親屬對搜救工作批評意見很大。不過也有不少分析強調了搜救面臨的種種困難。路透社18日稱,雖然沉船水域水深只有不到50米,但對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潛水員來說仍相當危險。水下水流復雜,還有很多淤泥,能見度極低,潛水員只能摸著走,甚至連船體顏色都看不清。“如果戰爭爆發我們怎么能信任當局?”“韓國客輪災難顯示他們沒有吸取‘協和號的教訓”,美國《商業周刊》以此為題稱,“歲月”號上演的一幕引發人們對2012年1月“協和”號在意大利西部海域傾覆的回憶。與“協和”號一樣,當局說“歲月”號船長在救援還在進行時棄船而逃,在船開始進水后乘客還被告知待在船艙里,救生筏也不夠用。“協和”號事故促使國際海事安全條約的修訂,要求強制疏散演練,救生筏充足便捷,還制定了新的航行計劃規則。但新條約僅適用國際船運,不同級別的客輪規則不同,削弱了在緊急混亂情況下保障乘客安全的效力。 美國彭博社評論說,韓國20多年前曾發生類似的事故,當時甚至發生一連串重大災難。但那時韓國人均GDP為目前的1/3,韓國人現在感到他們有權期待政府做得更多。在與朝鮮為鄰的韓國,人們被要求高度信任領導人,反過來他們則要求領導人能干和透明。鑒于當局不靠譜的反應,正如一名失蹤高中生的家屬對記者所言:“如果戰爭爆發我們怎么能信任當局?”《朝鮮日報》援引首爾大學社會系教授鄭根埴的話說,韓國人因為“行動迅速”而在短期內實現高速增長,但背后卻存在將速成和走捷徑視為理所當然的“馬馬虎虎”現象,“歲月”號慘案就是如此,所有人都要深刻反省這種“馬馬虎虎”文化。”“客輪安全是發展中國家的大問題”,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則將問題上升到“發展中國家層面”。報道稱,世界客輪安全協會負責人韋斯布羅德說,每年大約有800到1000人死于客輪事故。在發展中國家,客輪安全是嚴重問題,真實死亡數字甚至是估計數字的兩倍。韓國這樣的客輪事故在亞洲其他地區更常見,尤其是在孟加拉國、菲律賓和印尼等地。發展中國家的客輪往往老舊不堪,而且經常超載,打破船只平衡,頭重腳輕,容易傾覆。▲
環球時報201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