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眉


近日,由艾瑞剛剛發布的2013年網絡購物交易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全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85萬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較2012年回落24.1個百分點。而eMarketer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網絡購物(不包括旅游和票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589億美元(約合1.566萬萬億元),雖然和2012年的2252億美元相比增長15%,但是跟中國2013購物市場交易不管是總金額還是增長率都落后一大截。中國2013實現了購物市場遠超美國成為全球排行第一。而在200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只有13億元。
簡單來說,網上購物就是把傳統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Internet直接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務。專業地講,它是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是指一種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集金融電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貿信息網絡化為一體,旨在實現物質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和諧統一的新型貿易方式,是貿易過程的電子化、網絡化。簡單的理解,就是利用電子技術進行商業行為。
夢開始的地方
究竟哪一年被稱作中國電子商務元年?人們也許會有所爭議。但無可爭論的是:1999年是中國電子商務史上充滿機遇性的關鍵一年。正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電子商務真正脫離了高姿態的學院派應用,正式步入實質性的商業階段。
這一年5月18日,中國第一家在線銷售軟件圖書的B2C網站在老榕(王峻濤)的一手操辦下正式上線,創始人為這個新生兒取了一個頗具象征意義的名字——“8848”。以珠穆朗瑪這座山峰的高度取名,顯示了老榕試圖在電子商務領域一霸天下的雄心。這是中國電子商務夢開始的地方。
這一年春天,后來被稱為“中國電子商務之父”的馬云在杭州城郊湖畔花園建立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站。在一間用報紙糊墻的簡陋房子里,馬云開始了創業。誰也沒有想到,成功的腳步來得那么快?!皷|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全球的大市場”使阿里巴巴獲得了高盛等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的500萬美元投資,創造了一個網站一分收入沒有而每日品牌增值100萬元人民幣的奇跡。到了2001的最后一個月,阿里巴巴的現金流第一次出現盈余,2002年就實現了全年盈利。
同時把目光瞄準電子商務領域的還有邵亦波,他和來自哈佛的校友創辦了易趣網;6月,四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旅游迷——沈南鵬、梁建章、季琦、范敏創辦了提供網上機票和酒店預定服務的攜程網;11月,在圖書出版行業摸爬滾打了10年的李國慶和他的妻子俞渝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網上書店——當當網。
“SARS”成為發展的轉折點,群雄崛起
2003年春天,一個叫“SARS”的幽靈悄悄潛入,瘟疫造成的恐慌在人們心中蔓延,但是,電子商務卻在這場災難的特殊時期得到了長足發展。
看準了歷史機遇的馬云,在這一年做出了兩項重大的舉動-——投資1億人民幣推出個人網上交易平臺淘寶網,并創建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正式進軍電子支付領域。
2004年,國外電子商務大鱷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而這一年的年底,剛剛涉足電子商務不到一年的劉強東也面臨著新的抉擇-——繼續原有策略做線下連鎖店,還是放棄線下專心做網上銷售?劉強東決定“賭一把”:放棄連鎖,做網上零售。2005年上半年,他關掉了全國12個門店,開始了新的戰斗。
以令人目眩的并購開始的2005,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這一年,第一次出現了中資收購外資互聯網企業的現象:阿里巴巴將雅虎中國收入囊中。阿里巴巴在中國B2B市場一支獨秀的局面還是被慧聰網的買賣通以及萬網支持下的買賣網打破。之后,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繼續上演混戰,遠沒有格局定板的樣子。而此時的eBay在中國已被淘寶逼到了一個墻角,而騰訊的拍拍網正在用相同的策略對淘寶構成威脅。
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2007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征程里變成了最耀眼的明星。這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掛牌上市,創下香港聯交所上市融資額的最高紀錄、香港歷史上IPO認購凍結資金額的最高紀錄、香港歷史上首日上市飆升幅度的最高記錄。這也意味著,中國人第一次獨創了一種為國際所認可,并且可以和Google、Amazon、eBay相比肩的商業模式。
“寒潮”來襲,傳統品牌“觸電”
2008年,電子商務迎來里程碑式的發展。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突破千億,達到1281.8億元,僅淘寶一家就實現999.6億元。同樣是2008年,大洋彼岸的一場金融風暴迅速升級并席卷全球,中國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正如互聯網泡沫破滅磨礪了三大門戶一樣,每個冬天的到來,都在常態的生死幻滅中,蘊含了下一次浪潮和生命力的春天。面臨沖擊和變革,阿里巴巴、慧聰、敦煌網等眾多的B2B企業選擇“降價”,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不過,這一年北京市工商局“網店新規”的出臺,無疑讓電子商務行業“雪上加霜”。新法規的出臺成了千千萬萬在北京從事C2C網上零售業務的“C”們的一塊心病。該規定一經發布,引起各方激烈反應,最后不得不擱淺。
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長期主攻線下的傳統企業們,不約而同開始深耕細作網絡購物的虛擬平臺。伴隨著經濟復蘇,大量海外風險投資再次涌入,撥動著每一個電子商務創業者大干一番的熱望。
痛并快樂地再次起飛
2011年,無疑是電商行業發展的關鍵之年。電商們經歷了許多“痛并快樂著”體驗。
首先,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陷入“欺詐門”,淘寶變成中國最大的假貨集散地的言論不絕于耳。面對阿里巴巴屢禁不止的涉嫌欺詐行為,作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云震怒了。阿里巴巴“欺詐門”事件發生后,阿里巴巴董事會委托專門調查小組對上述事件進行了獨立調查,紀查實2009、2010年兩年間分別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上述賬戶已被全部關閉,并已提交司法機關參與調查。公司的CEO衛哲、COO李旭暉因此引咎辭職。這次“阿里巴巴大地震”,馬云坦言這是自己在阿里巴巴11年來最大的痛。
接下來,淘寶商城發布了提升報務年費的新規,引發“抗議海嘯”。在電商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馬云不會想到,一個規定的出臺會引發如此巨大的“抗議”,以致后來在手心里連寫5個“忍”字。這場被稱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網絡抗議行動”,也史無前例地驚動了商務部。盡管馬云后來“難得”地做出了讓步,但似乎并沒有能夠達到中小賣家期待的結果。
中國經濟的電商之年,一家歡樂幾家愁
2012年,中國電商行業迎來了最為跌宕起伏的一年,一是所謂的價格戰貫穿始終,二是蘇寧國美等線下零售商仿如大夢初醒般發力線上,三是天貓淘寶一路絕塵笑傲江湖……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作為新經濟的重要代表,電商行業已經完全自成體系且幾乎無所不包,成為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發展的強力引擎。不夸張地說,2012年堪稱是中國經濟的電商之年。
這一年,85歲的昔日“煙王”褚時健,網上賣橙成為勵志榜樣。褚時健竟然為他的褚橙與時俱進地選擇了“電商”這一銷售渠道,代表著傳統產業的經營理念、銷售模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8月14日,劉強東再掀價格惡戰,聲稱大家電將比蘇寧、國美便宜10%。面對挑釁,14日下午,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布“保證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的聲明回應劉強東。隨后劉強東作出表態,稱京東不但要比蘇寧線下商場便宜,線上也要比其便宜,“蘇寧敢賣1元,京東價格一定是0元”。一石激起千層浪。14日晚間,國美電器電子商城也發布“全線產品價格比京東商城低5%”的微博,宣布參戰。當當網CEO李國慶、騰訊旗下的易迅也紛紛回應稱,將掀起大規模的整體促銷,要比京東便宜。僅僅一天時間,京東、蘇寧、國美等各路電商從口水戰轉變為價格戰,家電直接步入“戰國時代”。
余額寶橫空出世,誰將封王?
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橫空出世。余額寶的出現打破了舊金融的規則,一方面廣大用戶獲取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倒逼舊金融規則做出更快的變革,正如馬云所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在電商大佬們將最多的選票投給余額寶的同時也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剛剛開始。不管被認為是“攪局者”還是新興力量,互聯網金融時代已經來了。
7月3日,微信產品總助曾鳴宣布,微信5.0版本將會推出微信支付功能,旨在為廣大微信用戶及商戶提供更優質的支付服務。用戶只需在微信中關聯一張銀行卡,并完成身份認證,即可將裝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機變成一個全能錢包。
2013年11月11日,雙十一購物節,阿里巴巴總部數據顯示,支付寶以350億元的交易額成功收官。這個數字,大概是美國網絡型企業交易額18億美金的三倍。這一紀錄再一次刷新了網絡購物當天銷售的世界紀錄。
而這一年,除了淘寶系,京東、蘇寧、亞馬遜、國美、易迅網、當當網等電商也紛紛加入今年的“雙十一”網購大戰。盡管在“雙十一”期間上述電商企業沒有宣布各自具體的銷售數據,但均表示“雙十一”當天創造了不錯的銷售額,是日常銷售額的3到5倍。
2013年京東修養生息,而就在這一年,京東突破1000億銷售大關,顯現全年微利。京東過千億并實現盈利,必將成為改變電商行業格局的轉折點。
這一年,馬云還干了件大事,阿里巴巴集團及“三通一達”等共同宣布,“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項目啟動,合作各方共同組建的“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梢灶A見,一旦菜鳥網絡全部落地實現,這將是一個偉大的智能物流體系,而這也將與信用體系、支付體系,作為中國電商三大設施并存。一如支付寶,菜鳥一旦真正實現,將變成電商人的一個基礎標配。
經過十多年的風起云涌,電商行業走到今天,2014,新一波大浪又將來襲。站在浪潮之巔的人們,誰將會成為真正的王者?
(資料來源:速途網官方微信、《中國商報》、《互聯網周刊》、百度百科、騰訊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