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
為了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推進鄉鎮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促進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發揮鄉鎮財政監管職能作用,日前湖南省常寧市財政局出臺《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實施辦法》(常財監【2013】145號)(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分為總則、資金監管范圍及工作目標、補助性資金監管、項目資金的監管、鄉鎮本級村級資金監管、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機制及附則等七章,共一十八條?!掇k法》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對象、內容、范圍、原則、組織實施以及責任追究等都作了具體明細的規定。
在補助性資金監管方面。一是要及時公開、公示補助政策和補助對象。二是認真核實補助信息。三是切實將補助資金落實到戶。四是扎實做好補助信息的基礎管理工作。
在項目資金的監管方面。鄉鎮財政要把握項目資金監管的各個關鍵環節。嚴把項目申報關,鄉鎮財政要對項目申報的真實性、可行性進行實地查看,并向市財政局提出意見建議。嚴把項目公示關,鄉鎮財政要對項目的實施范圍、責任人和受益人等情況進行公示,鼓勵農民參與,加強群眾監督。嚴把跟蹤項目實施關,實地檢查項目的開工建設和進展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向市財政局報告,按照市財政局委托,做好項目支出審核和資金撥付工作。嚴把及時評估驗收關,做好項目評估驗收和檔案管理工作,提出項目運轉和維護管理建議等。
在鄉鎮本級村級資金監管方面。鄉鎮財政要將所有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實行綜合預算。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設“小金庫”。要逐步完善鄉鎮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建立項目庫管理制度。要及時報送預算,按規定程序報送人大批復,并強化預算執行管理。逐步建立鄉村債務動態監控制度,及時、全面地掌握鄉村債務變化情況,建立健全債務控制和化債工作規章制度。
在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機制方面?!掇k法》明確規定市財政監督檢查局積極參與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及時了解情況,反映問題,提出政策建議,指導并配合開展相關工作。市財政局要對鄉鎮財政所財政資金監管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抽查,建立監管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和考核激勵約束機制。
(湖南省常寧市財政監督局)
2013年以來,山西省浮山縣財政局按照全面監督、常態監督、科學監督的要求,積極探索、深入研究,構建起了圍繞局副科以上領導權力運行的監管體系。
一是個人電子廉政檔案信息監督機制。根據上報內容的時效性,定期將個人家庭收入、住房狀況、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特別是“一把手”和副科以上領導及其家屬子女從業、收入、出國(境)等情況全面登記,建立個人電子廉政檔案,系統自動對相關廉潔自律情況進行監督預警。
二是家庭成員從業規避預警機制。將局副科以上領導及其家庭成員在同一單位工作和家庭成員從事各類商業經營的兩類干部作為從業規避的重點核查和監控的對象。
三是重點防控對象監督機制。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后三項工作相關的以及受過黨政紀處分、接近離崗退休年齡和持有出國(境)證照的副科以上領導確定為廉政風險防控重點對象予以預警。
四是單位“三公經費”及會務費支出預警機制。領導干部履職監督平臺自動將財政局每月的“三公經費”實際支出與年初預算進行比較,每季度進行一次提醒和預警,保障預算經費控制目標的實現。
五是干部權力運行跟蹤監督機制。制定《浮山縣財政局“三重一大”事項報告制度》?!叭匾淮蟆奔矗褐卮髥栴}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財政局定期將單位“三重一大”決策等權力運行方面的信息上報到領導干部履職監督平臺,平臺依據相關規定對權力運行進行跟蹤監控,縮減了副科以上領導的自由裁量權。
六是工作日志跟蹤監察機制。財政局副科以上領導每周定期將電子工作臺賬上報到縣行政效能電子監察中心,中心依據相關規定進行跟蹤監督,對上傳臺賬不及時、存在“假大空”現象的“一把手”和副科以上領導進行誡勉談話或全縣通報。
六項機制的運行,構建起了多環節、多層面、立體式的監督模式,基本編織起了監督副科以上領導權力運行“制度網絡”,切實“將權力關在了制度的籠子里”。
(陳 強)
近年來,湖北省當陽市壩陵辦事處財政所強化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完善財政公開信息措施,切實做好鎮處(村)級財政資金公開信息工作,努力打造“陽光財政”。
夯實資金信息公開基礎。一是從制度上夯實基礎。近年來,財政所不斷完善三資管理會計、專管員等崗位責任制、雙公開信息制度,做到制度管人、制度考核人。二是從硬件上夯實基礎。財政所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先后投資5萬多元,訂做了辦事處三資公開欄、購置專用惠農補貼和雙公開查詢電腦、EQ一卡通電子顯示屏等硬件設施。三是從業務上夯實基礎。每年由惠農補貼會計負責做好轄區內糧食直補、綜合補助、良種補貼等資金信息的收集、整理、分類等。
明確資金信息公開責任。按照市財政局制定的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對公開公示主體有明確規定的,如民政部門下發的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特困戶五保戶救濟金等由辦事處民政辦負責,財政所協辦;沒有明確規定主體的,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經費、就業補助資金等,按“誰分配、誰公開,分配到哪里、公開到哪里”的原則分別在網上、村級公開欄等地方進行公示;對內容有明確規定的,按規定執行;沒有明確規定的財政資金公開公示按國家有關公開的政策和文件規定公示專項類、補助類、項目類資金。

規范資金信息公開內容。按照相關要求,規范鎮(處)財政公開內容,主要是公開涉農補貼類資金,如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撫恤補貼等為主的財政資金等。其次是公開辦事指南程序。在政府網站上、所門口制作辦事指南圖、工作程序導引圖,方便群眾辦事,提高辦事效率。三是公開財務信息,在政府網上公開一些資金使用情況及需注意的事項,積極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
疏通資金信息公開渠道。一是利用《當陽市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當陽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等網絡方式為主體開展惠民政策宣傳;二是每個月到村、社區、中小學、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站點開展流動查詢,三年來,累計為597戶村民無償查詢了農戶所關心種糧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計生優撫獎勵等政策信息,為110多名小學生講解了雙公開政策、資金公示政策查詢程序知識,深受農戶的歡迎;三是在財政所便民服務大廳內設有群眾來訪登記簿,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并對意見進行梳理登記,有效地拓寬了群眾監督渠道;四是充分發揮EQ一卡通電子顯示屏的作用,利用顯示屏公示宣傳各項惠農補貼、財政支付等各類資金款項的方針政策。
(黃 玉 鄭少華)
2013年以來,江蘇省東??h在規范化財政所創建工作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在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業務工作限時辦結制等各項服務規章制度的同時,投入資金近10萬元為全縣19個鄉鎮財政所惠民服務大廳配置了“一指通”觸摸屏查詢系統。
觸摸屏查詢系統分補貼查詢、政策法規、辦事指南、信息公開、機構設置等五大模塊,查詢人只要在觸摸屏上點擊“查詢”,進入查詢頁面后,再輸入當事人的身份證號碼,有關當事人涉農補貼的全部信息就會顯示在頁面上。在這個查詢系統上,農戶不僅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整個補貼項目及金額。一旦有不明白的地方,農戶還可以通過系統內的“政策法規和辦事指南”進行進一步的查詢和了解。
自助查詢系統的設立,徹底解決了過去惠民項目多,政策性強,工作人員宣傳不到位,群眾了解不透等難題,據統計,自助查詢系統開通1個多月來,已有7萬多名農戶登錄查詢系統,咨詢惠民政策3.1萬次,查詢涉農補貼8萬多次。
(吳建國 楊文軍)
近年來,湖南省新化縣緊緊圍繞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這個中心,不斷強化財政投資評審,著力打造“陽光財政”、“績效財政”,取得了明顯成效。2013年,該縣共評審347個財政投資工程項目,建設單位送審金額130002.5萬元,審定金額為 103264.7萬元, 審減金額達26737.8萬元,審減率為20.57%。
以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為目的,該縣不斷健全評審制度,完善評審機制,拓寬評審領域,加強隊伍建設,推動了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有效遏制了高估冒算、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節約了政府投資,降低了工程造價,規范了投資管理,項目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均大幅提升。同時,理順了財政投資評審和投資審計監督的工作關系,為政府性投資項目的監管建立了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互為推進的工作機制,提升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管理和監督水平,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鄒特榮 陳曉斌)■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