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莉
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暫收暫付戶的監管思考
●孫 莉

商業銀行的經營活動離不開會計核算,構建規范的賬務核算體系是商業銀行提高基礎管理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的必然要求。內部賬戶作為銀行賬務核算體系的基礎,是核算的起點和源頭。暫收暫付戶作為內部賬戶體系中風險級別較高的一類賬戶,對提升其賬戶管理水平、規范賬務核算體系、防范資金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專員辦在對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中有必要加強對內部暫收暫付戶的監管。
暫收暫付戶是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臨時性掛賬事項,包括“其他應收款”、“應解匯款”、“其他應付款”、“待匯出匯劃款項”、“同城票據清算”、“待處理結算款項”等會計科目下核算的各類掛賬。具體可以分為業務交易類掛賬和經費管理類掛賬。業務交易類掛賬是指在辦理商業銀行正常業務過程中發生的掛賬款項,包括同城票據清算、系統內資金清算、長期不動戶、出納長短款、案件訴訟費等各項業務掛賬款項。經費管理類掛賬是指在辦理經費和固定資產業務中發生的掛賬款項,包括養老統籌、職工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以及應付稅款、應付教育費附加、搬遷補償款等各項經費業務掛賬款項。
目前,專員辦在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中對經費管理類掛賬較為關注。對于業務交易類掛賬,因其交易量大、業務類型多、數字變動頻繁,偶發因素時發,專員辦尚缺乏有效手段從外部對其進行監控,主要依賴于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股改后都加強了對內部賬戶的控制,在設計理念上將其提高到戰略管理的角度,納入會計集中改革的范疇,在操作層面上上收了內部戶權限,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對內部戶的開立、使用和撤銷的統一管理。
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暫收暫付戶的內控制度主要如表1(見48頁)。
上述的制度表明四大國有銀行在內部賬戶的控制上都較為嚴格,內控制度較為健全,暫收暫付戶的風險可控。但近幾年的檢查發現,暫收暫付戶的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其他應收、應付款長期掛賬不清理、代付資金等,迫切需要有效的外部監管。
(一)內部賬記賬規則所引致的固有風險
內部賬戶核算中普遍應用“上級機構記下級機構的內部賬”,在內部賬戶范圍廣泛、數量龐大的情況下,“上級機構記下級機構的內部賬”可能引發上級營運后臺的操作風險,如核算錯誤、記賬后未及時通知而導致下級機構超時限掛賬,以及利用記賬規則進行舞弊的風險。
(二)暫收暫付戶使用中存在核算風險
內部賬戶墊款極易形成銀行的資金風險。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查清處理的長期掛賬,往往也易成為商業銀行利潤操縱、隱蔽風險的場所。
(三)部分管理者和制度的具體執行者側重經營效益、偏輕內控制度,沒有真正意識到內控制度作用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監督部門缺乏獨立性,受制于管理者和經營者,面對管理層的舞弊常常失效,甚至會形成合謀,在內部稽查、評價內控制度是否完善和履行職責效率等方面,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表1 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暫收暫付戶的內控制度
銀行暫收暫付內部戶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需要有效的外部監管。財政部門作為財政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國有金融企業主要出資人,對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進行監管是專員辦的監管職責。內部暫收暫付戶核算的結算類業務種類多、資金量大,是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關注的重點。專員辦從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角度,進一步加強監管,可以督促金融企業規范內部戶財務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遏制金融領域重大違規行為,筑牢金融風險向財政風險轉換的防火墻。
(一)更新監管理念
隨著專員辦轉型的逐步實施,原有的部分監管職責將逐漸退出,在對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監管方面需要重新定位,監管理念也需要配合更新。一是從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轉變。對于暫收暫付戶的監管,要改變當前單一依靠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方式,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關注,在對內控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對風險點進行重點檢查。二是樹立服務理念。注重將服務理念注入監管工作之中,對結算類暫收暫付中新業務的核算方式、特殊情況下的掛賬要從金融企業面上進行分析和研究,關注歷史現實等多重因素,科學合理的提出建議;同時要研究對暫收暫付戶中中央財政事項的日常監管。三是加強監管協調。暫收暫付戶中結算類業務與人民銀行、銀聯等機構的結算系統息息相關,銀監會也掌管著金融新業務的審核備案,專員辦需大力協調外部監管資源,建立與其他監管部門的合作平臺,共享信息,推進協作監管。
(二)把握監管重點
適時調整監管實施的短期思路,更加強調保障和監護,根據其業務經營的變化,將重點置于暫收暫付戶內控制度的固有風險和操作風險上。一是關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二是關注其企業會計準則執行情況,規范內部戶的會計核算,三是適時開展新興業務核算方面的檢查和調研,以便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和路徑,四是對中央財政事項進行日常動態監管,如對待結算財政款項進行月度監控防止出現延壓稅款現象。
(三)創新監管方式
商業銀行的數據大集中給專員辦金融監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一是專員辦計算機審計檢查隊伍的培養。從國有商業銀行總行層面對業務核算設置進行檢查,并重點關注其在系統中的實際運行。二是對于中央財政事項,如財政性掛賬、經理國庫業務等進行日常監控,建立數據定期報送和分析制度,對疑點及時進行追蹤,適時開展專項檢查。三是通過監管實施和調研,明確風險監管點,督促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建立完善的內部戶內控監督機制,明確監督主體,總行、分支機構及內部部門間要建立起明確的內控分工機制和嚴密的風控環節。■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安徽專員辦)
(本欄目責任編輯: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