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
馬桶流水也潺潺
□萌萌

本期面孔——金九皋(北京市退休工程師)
2000年,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量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0,而國際極度缺水標準是500立方米。這些數字警醒了許多人,其中之一就是北京市退休工程師金九皋。
家庭用水,抽水馬桶是大戶,經常是廁所已經沖干凈了,水還在流。金九皋那時剛退休不久,決心在馬桶節水上做研究。
他花了四五千元購買了幾種不同結構、類型的水箱及配件,在家中開始了實驗。為了模擬實際情況,他將馬桶架設在支架上,用醬油等深色液體,用紙團、黃瓜段等固體模擬不同污物的沖凈效果。經過數百次的嘗試,金九皋發現,控制水箱出水口塞子提起的角度,就能根據污物的多少控制馬桶的沖水量,達到節水的目的。
起初,他將一根塑料繩拴在抽水馬桶水箱浮球塞子軸端的兩邊,用來控制塞子的閉合時間和馬桶的沖水量。可不久,他發現塑料繩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所有型號的馬桶,而且塑料繩用久了會松,達不到原有的節水效果。于是,他又買來十幾個配件,自己制作模子。2006年,金九皋研制出“久節”馬桶節水器,小巧簡單,可以適用于所有非節水型馬桶。他申請了專利,并且免費為社區居民安裝。
后來,在街道的幫助下,老金在社區成立了節水工作室,數十名志愿者加入,一起為本社區及周邊居民服務。
據估算,社區約有2000戶居民,其中用老式非節水馬桶的有600多戶,金九皋和志愿者們對他們的馬桶全部進行了改裝。普通馬桶一次用水量減少為改裝前的1/6,一個三口之家,每年節水可達70余噸。從2005年至今,每戶平均節水400余噸,小區累計節水近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