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媌

見到黃曉陽的時候,他正斜倚在他的辦公椅上翻看一本小說。他的辦公室里除了書,最多的就是他的書法作品,他說,這是他的愛好。他經常在朋友圈里發一些書法作品讓朋友們品鑒,除了朋友圈,微博也是他的常駐地,這些基于互聯網的平臺,拉近了他和讀者之間的距離。
說到《二號首長》的一戰成名,黃曉陽顯得十分淡定,網絡的爆紅讓他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心態。說起他的互聯網體驗,黃曉陽的情感十分復雜:他曾經自認為互聯網的棄兒,又跌跌撞撞成了互聯網的寵兒;在體驗過互聯網帶來的巨大喜悅之后,伴隨而來的麻煩也讓他時刻保持著警惕……
從詩人到小說家
按照黃曉陽自己的話說,他的文學道路要比別人曲折得多。
十六七歲的時候,黃曉陽在校圖書館讀到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被詩歌之美打動,決定開始寫詩,然而寫了六七年,卻也只是在報紙上發表一些豆腐塊。后來,他又嘗試寫一些小短篇,可是他發現這并不適合“話癆”的他。
雖說在這段時期里,黃曉陽并無大的成績,但是一些見報的小稿讓他沒有對寫作完全失望。這段時期的挫敗也使得他在文學創作面前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姿態。在采訪過程中,提到自己的寫作經歷,他用了好幾次“天資愚鈍”來形容自己,“大概是因為之前的經歷吧,我對寫作始終是不自信的?!北M管此時他已經是火遍全國的暢銷書作家。
之后黃曉陽嘗試過寫名人傳記,當記者,做編輯,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
從紙媒到互聯網(小標題不要和主標題重復,換一個)
在接觸互聯網之前,黃曉陽經歷了非常長的摸索期。
一開始,相較于互聯網,他更傾向于雜志。2006年,黃曉陽結束了自己的自由作家生活,從廣州來到了長沙,擔任《華聲》雜志總編輯。
但是,紙媒的影響力卻并不如黃曉陽一開始想象的那般美好。“那時我的思維比較傳統,認為雜志大有可為,可真實接觸了,才知道紙媒已經開始式微”,幾年的總編輯生涯讓他開始質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并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而這一次,他選擇了互聯網。
其實在他之前,已經有《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小說通過互聯網走紅,但對當時的黃曉陽來說,互聯網還是十分陌生的。“那個時候對于互聯網我什么都不懂,我就像是一個被互聯網拋棄的人。我能想到最直接的接觸互聯網的方式,就是把作品放到網上去,借此了解一下互聯網閱讀和寫作到底是怎么回事?!秉S曉陽說。
黃曉陽開始將自己以前寫的一些作品發表在網絡上。他的第一站選在了天涯。然而,天涯的嘗試并沒有帶來多大的反響,于是黃曉陽果斷棄“涯叔”而去,轉投到了當時十分火爆的起點門下,可惜還是反響平平,最終黃曉陽來到了新浪。
剛開始,黃曉陽還是延續以前的思維,希望把自己以前的作品掛到新浪網上,可是隨著與新浪讀書版網管交流的深入,新的想法刺激了他。“跟新浪談判的過程中,我發現式微的不僅是雜志,出版物的路也開始越走越窄,或許,互聯網寫作才是真正的出路?!鼻『媚菚r黃曉陽心中已經有了小說《二號首長》的框架,再次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決定改變以往的作風,將這篇小說的戰場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一稿成形之后,黃曉陽將《二號首長》掛到了新浪網,讓他驚訝的是,作品一上線便引起轟動。
《二號首長》在新浪讀書頻道受到了眾多網友的追捧,不到1個月的時間,點擊量直逼2000萬大關(截至本文發稿,達到了驚人的1億3000萬),長期穩居關注榜、銷售榜、暢銷榜等11個榜單第一。線上的紅火帶動了線下的熱銷,《二號首長》實體書,在2011年5月到6月,1個月時間內加印6次,31天破了10萬冊發行量,最終銷售突破了130萬冊。2012年,黃曉陽以430萬元的版稅收入位居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3位。
這個曾經自嘲為“互聯網棄兒”的人,一時間成了“互聯網的寵兒”。
從碼字達人到改稿專家
互聯網寫作和傳統寫作的顯著不同就在于,傳統寫作相對比較閉塞,只有整個作品完成之后,才能收到讀者的反饋信息。而互聯網不一樣,它的寫作方式是開放的,寫作、閱讀和信息反饋可以同步進行。這種明顯的差異也改變了黃曉陽的寫作習慣。
記者在剛進入《華聲》雜志的時候,就聽聞過黃曉陽碼字速度之快的傳說,對于他人來說的鴻篇巨制,于他來說卻是家常便飯。跟互聯網的接觸卻打破了這種慣性。
此前,他最多三稿就可完成一部小說的創作。但是《二號首長》在新浪網連載,使得他和讀者有了直接溝通的平臺,在讀者提供的海量信息中間,黃曉陽發現,有許多不錯的建議可以采納。于是,在保持原有結構和故事走向的基礎上,黃曉陽開始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這部作品。這種修改,最初是在讀者的追逼下進行的。到后來他意識到,作品一定要多次修改,于是修改作品便成了一種自覺。
同時,互聯網也為黃曉陽提供了一個跟讀者溝通的平臺。目前,黃曉陽在新浪微博上一共有35963名粉絲,讀者們可以直接通過評論和私信的方式跟黃曉陽進行交流。除了微博,他還經常在微信上跟讀者進行互動。
互聯網已成為黃曉陽宣傳組合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拔彝ㄟ^網絡進行宣傳,并且同讀者進行交流,很多人成了我的好朋友,這些人反過來又成為了我的宣傳員。”黃曉陽說。
互聯網給了甜棗也給了巴掌
黃曉陽嘗到了互聯網的甜頭,但這種甜頭并沒有讓他放松。
通過網絡紅火起來的他,很了解互聯網捧紅一個事物的能力,但這種走紅很容易曇花一現?!熬拖癞斈瓴┛图t火的時候,捧紅了一大批博客寫手,可是,博客衰落之后,這些人也就被公眾遺忘。再看現在的微博,各個大V被網絡推選出來,一旦微博不火了,他們也會要開始找新的出路?!秉S曉陽喝了一口茶,還是用他一貫的平靜的語氣。
黃曉陽的擔心不無道理。互聯網就像是一個小孩子,新鮮勁來得快去得也快,近期熱點事件的更迭就是一個很好的注腳:對于馬航的關注被“周一見”沖淡,而對“周一見”的熱情很快就被“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熱戀”的新聞取代。集體狂歡和集體健忘始終交替出現在互聯網上,構成了一個大起大落的新事物發展的拋物線。
正是因為更迭速度快,不少網絡作家試圖在自己的巔峰期多趕制幾部作品,這就造成了不少網絡小說抄襲成風。黃曉陽告訴記者,他的《二號首長》也曾遇到抄襲的問題。黃曉陽對這種現象表示很無奈:“現在網上很多小說就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情節都很類似。”黃曉陽還拿之前很火的《甄嬛傳》來舉例。在他看來,甄嬛傳里面的很多情節都是取材于《金瓶梅》和《紅樓夢》,正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閱讀過這兩本書的,才會在看到《甄嬛傳》的時候有驚為天人的感覺。不過對于《二號首長》,他還是十分自信的,畫皮容易畫骨難,情節可以抄襲,但是回合感和《二號首長》的精神內核卻“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網絡法規的不完善也令黃曉陽擔憂。互聯網給盜版市場提供了便利,黃曉陽的《二號首長》就深受其害?!抖柺组L》前兩部銷量為130萬冊,由于某些原因,正版已經停印,而盜版卻在市場里大行其道。黃曉陽2012年的博客里就記錄了盜版帶來的尷尬:
“半年多來,幾乎每天都有一些朋友拿著《二號首長》找我簽名送人。因為停印,最近簽出的書,全部是盜版,市場上已經見不到正版了。面對這些書,我實在無奈,不簽吧,朋友們拿來了。簽吧,明知是盜版,自己用簽名的方式,為這些盜版書正了名。拿到書的朋友,會認為是正版。這個烏龍擺得太大了?!?/p>
黃曉陽也向記者透露,盜版也是他《二號首長》遲遲沒有推出第三部的原因之一?!叭绻麤]有法律規范,互聯網的商業將會是畸形的,這是不利于文學在互聯網的發展的?!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