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

我這人天生對技術類的東西很遲鈍。回顧我的互聯網歷史,不知鬧了多少笑話。
1990年代初,互聯網開始在國內興起,編輯部的小妹紙玩得不亦樂乎,我卻安坐釣臺。不過,這并不等于我不愛這個,其實我挺神往的。那時,常聽她們管上網叫“deng lu”,我自然地聯想起二戰時的諾曼底登陸,登時滿腦子的戰機遮天、坦克遍地,感覺互聯網這玩意真是顛覆性的革命,好神氣!后來學會上網了,才知道那其實叫“登錄”,頓時覺得興味全無。我想,要是從了鄙人命名為“登陸”,那多拽味啊!
再后來,不斷有了博客、微博、微信等名堂,技術不控的我總是比別人慢半拍。有一次,我一同窗好友患病昏迷數月不醒,診斷疑為植物人。醫生說,如果放一些他特別親近的人的錄音給他聽,興許有用。同學健康時最粉劉惜君,曾有“惜君未遇,我豈敢老?”的詩句。但怎么找到惜君呢?抓耳撓腮之際,同事說:“笨蛋,發微博啦!”于是,在她手把手的調教下,我發了平生第一條微博。結果呢,十分鐘后惜君的助手就聯系我了。看吧,只要愛心在,天佑技術癡。
當然,野百合也有春天。癡呆如我,也是找到心理優勢的時候。那是十年前,我去采訪一個尿毒癥患者的母親,因為有人爆料,說她拿著好心人的捐款給自己買首飾。對于我這樣的不善來者,那母親可以想見是不配合的。具體過程我記不清了,只記得說到暴怒時,她拍著桌子站起來,歇斯底里地喊道:“紅網是個什么鬼網,我要撕爛它!”(注:因我說是根據紅網的信息而去采訪的。)
因了這樣得來的自信,我后來苦練內功,終于也對網絡半通不通了,什么微博、微信的都玩一點——但慚愧的是,沒有約過一回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