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

以現代社會的慣例,若發生重大事故,政府或相關負責單位需要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向社會公眾通報情況,并定期更新信息。就如這次MH370飛機失蹤,事關重大,事態嚴重,馬來西亞當局與航空公司當然有責任定期發布新聞,讓公眾與乘客家屬能夠及時了解事態的進展、事情的真相。
但從這幾天馬來西亞方面的表現來看,通報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廢話,飛機到底去哪兒了,大家還是一頭霧水。
這樣的新聞發布機制,坦率地說,遠不如中國一千年前的宋王朝。
有人不禁會發問,一千年間的宋政府有新聞發布的做法嗎?有。對于一個王朝的統治者來說,人心惶惶之時,官方發言、解答民間疑慮無疑是安撫民心的最佳方案。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互聯網、電視直播、新聞發言人等技術手段,宋人也肯定不知道什么是“新聞發布會”,不過,宋政府有他們的新聞發布機制,叫做“出榜”。榜,即榜文。出榜,就是政府派人在各個要鬧處貼出榜文,通報新聞信息。
對北宋人來說,最嚴重的一次事故無疑是發生于北宋末的“靖康之變”。靖康之恥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于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在這一次事件中,宋政府充分展示了“出榜”的重要性。
可以想象,每一個生活在汴京的市民都會迫切地想了解戰爭的進展。但那時候看不了電視,更沒有微信微博,焦慮的市民們該怎么辦?
首先可以買份報紙看,當時汴京市場上出售的新聞小報,會刊登一些小道消息,不過跟現在的小道消息相似的是,這些小報上的消息真假莫辨,往往更多的謠言被傳播出去,市民們更加焦慮。要想讀到相對可靠的消息,便只能等政府“出榜”了。宋政府在這次危急中應當說做得還是很及時的,從靖康元年一月到次年四月,宋政府幾乎每天都會在汴梁城內發布榜文,向市民們通報最新消息,以安撫人心、澄清流言。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十七日,開封坊間紛紛傳言金兵已渡過黃河,人心惶惶,“近城居民流離遷徙者,不絕于道”。宋政府準備戒嚴,并執行清野之策,指揮城外居民搬入城內。第三天,即十一月十九日,政府已探知“北兵臨城”為訛傳,原來是抗金將領折彥質部下的一部分潰兵撤退至開封。開封府便貼出榜文:“前日北兵來,系折彥質潰兵,已招安訖,城外居民,各仰歸業。”清野的警報也隨之解除。之前慌亂的市民們也因此而稍微安心。
不過好景不長,十一月二十五日,戰事突然告急。宋政府又出黃榜,告諭士庶:“金人游騎已及郊畿?!北M管“士庶讀之,莫不驚懼”,但政府顯然并沒有打算隱瞞這個嚴重影響市民情緒穩定的壞消息。
之后金兵果然團團圍住汴京。宋廷無力御敵,只能屈辱地與金人和談。金人要求宋徽宗到金營談判。其時徽宗已退位內禪,宋欽宗決定自己親赴敵營。閏十一月二十八日,宋政府貼出黃榜,通報了欽宗皇帝將往金營談判的消息:“大金堅欲上皇出郊(乃上皇非皇帝也),朕以宗廟生靈之故,義當親往,咨爾眾庶,各務安靜,無使驚擾,卻誤大事。”不消說,士庶睹榜,又懷疑慮。
閏十一月三十日黎明,宋欽宗與金人的談判似乎有了進展。宋政府立即又出榜向市民通報:“大金已許和議,事未了,朕留宿,只候事了歸內,仰軍民安業,無致疑慮。”這則意在消除疑慮的榜文,反而令開封士庶心中“咯噔”一下,大家都十分擔心自己的皇帝會不會被金人扣留,這樣群龍無首才真會國之不國。在這種擔憂下,皇帝一宿沒回,眾士庶估計也是一宿沒睡。
十二月初二日,宋欽宗才從金營回城,走到宣德門,忍不住哭出聲來:“朕將謂不與萬民相見。”士庶莫不慟哭。一時間,皇帝回城的消息“里巷爭傳,人情快適,恍若再生,焚香致謝”。
然而,剛剛過完春節,靖康二年的正月初十,金人又要求宋欽宗到金營議事。朝廷又出榜通告士庶:“朕出城議徽號事,為諸國未集,來日定回,仰居民安樂?!钡撬螝J宗已進入金營就馬上被金軍扣押。金軍以宋皇為人質,向宋王朝勒索金銀。
情況緊急,于是宋政府的榜文發得越發勤。正月二十七日,宋政府出榜文,公告第二次和談的進展:“兩國通和,各敦信誓,車駕(指宋欽宗)與兩元帥(指金兵統帥)議事漸已了畢,只候旦夕回?!倍鲁跗呷?,朝廷再出榜告知軍民,太上皇宋徽宗“領宮嬪出城,親詣大金軍前求駕回,仰士庶安業”。但宋廷顯然低估了敵人的狡詐與貪婪,金人其實并無和談之意,只是想拿徽宗、欽宗父子當人質。
最后和談破裂,戰事又起,金人俘徽宗、欽宗二帝北上。四月十三日,開封府四廂都巡檢使(類似于警察局)貼出榜文:“據探報,金人尚有后軍見留滑州界上,四方客旅未得輕出?!碧嵝衍娒褡⒁獬鲂邪踩#ㄒ陨习裎囊娝喂P記《靖康紀聞》)
不必諱言,靖康年間,面對兵臨城下的金人,宋欽宗與宋王朝的表現可謂懦弱無能,不免讓后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過“靖康之難”中宋政府的消息發布還是可圈可點的。從政府新聞通報的角度來看,我們又不能不承認,宋政府確實已建立了一套新聞發布機制,在危急時候,能夠及時向市民通報最新消息。
我不知道其他王朝的政府是否也有這樣的新聞通報機制,但可以確認,宋王朝對“出榜”極為重視,當時的窮鄉僻壤,都要求設置粉壁,設粉壁干什么?就是專門用于張貼榜文。宋政府建造粉壁之多,甚至出現“紛然勞民”的情況。從京城到州縣,再到鄉里,無數面粉壁,構成了宋政府發達的信息發布網絡,在現代通信技術出現之前,宋朝的官方新聞發布機制是無與倫比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