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航昊,柴國榮
(1.江南大學體育部,江蘇 無錫 214000;2.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研究
史航昊1,柴國榮2
(1.江南大學體育部,江蘇 無錫 214000;2.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選材是競技體育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步。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板鞋競速運動員的選材指標進行了分析。不同項目的選材指標和重點有著很大的區別,本文的研究重點,旨在探索板鞋競速運動員的選材指標在性別上是否有差異,以及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為從事板鞋競速訓練工作的教練員提供參考。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在選材指標的獨立樣本t檢驗中,未見男女性別上的顯著性差別;2)選材時所要考察指標主要為力量因素、身高一致、速度因素、靈敏因素、相互包容、體重一致;3)對運動員運動素質的考察應將重點放在速度素質、力量素質及靈敏素質上,對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要求相對較低;4)同組隊員身高一致、相互間的包容和團結是取得訓練成功的重要保證。
民族傳統體育;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
板鞋競速是由3名運動員前后站立,一起將雙足分別套在同一雙板鞋上,在田徑場上以完成同等距離所用時間多少決定名次的比賽項目[1]。該項目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間,由廣西土官瓦氏夫人的練兵方法改編而成[2],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板鞋競速作為一項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已經在全國20多個省市得到了推廣和普及。其競技、娛樂和教育等功能已經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2007年廣州第8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板鞋競速成為正式競賽項目。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其競賽規則日臻完善,技術動作不斷發展,競技水平持續增長,運動成績有著顯著的提高[3]。
成績的提高除了依靠科學的訓練之外,運動員的選材也很重要。選材對于能否在今后的訓練和比賽中達到高水平和取得優異成績是關鍵一步[4]。科學選材指標和標準的選取與建立是運動員科學選材工作的首要任務[5]。隨著板鞋競速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和普及程度日益加深,對板鞋競速運動員的選材進行研究有著重要意義[6]。通過檢索中國知網等網絡數據庫發現,目前還沒有關于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的研究。本研究將主要對板鞋競速運動員的身體形態、運動素質及其他選材要素進行研究,為從事板鞋競速教學和訓練的教師或教練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選取參加2011年貴州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板鞋競速比賽的重慶、貴州、廣西、浙江、海南及北京各代表隊的參賽運動員共43人為調查對象 (表1)。這些運動員都經過了長期系統的訓練,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對于板鞋競速這個項目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表1 調查對象的描述性統計
在參閱大量相關文獻后,形成了問卷初稿,內容包括身體形態及運動素質。然后征求相關專家及板鞋競速教練員意見之后,增加了與板鞋競速緊密相關的同組隊員一致性的內容,后經多次修改斟酌,最終編定《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問卷》。該問卷采用了Likert式5點量級進行測評。得分越高,說明該因素對于選材越重要。通過與各隊教練溝通,在各隊教練員的熱心幫助下完成了運動員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共發放問卷49份,回收問卷43份,有效問卷43份,有效率為87.8%。
本文采用Cronbach’sα系數這一內部一致性指標對問卷信度進行檢驗。α越大,表明該變量的各個指標的相關性越大,即內部一致性程度越高。本研究的數據Cronbach’sα系數為0.796,說明問卷信度比較好。
在信度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來進行建構效度檢驗。結果表明,KMO值達到0.682,Bartlett球形檢驗的χ2值為165.787,自由度為66,說明量表效度較好[7]。
1.2.2 數理統計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回收數據進行整理、錄入及獨立樣本t檢驗,應用AMOS7.0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2.1 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的基本要求 科學選材已成為當今競技運動技術水平提高的3大要素之一[8]。對于板鞋競速這一對團隊默契要求極高的項目來說,單個個體的運動天賦再高,如果配合不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選材時不僅要關注選材對象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運動素質、心理素質等指標,還應該根據項目的特殊要求,對同組成員的身高、體重等要素的一致性進行考察。由于研究條件的限制,本研究將從身體形態、運動素質以及同組成員諸要素的一致性3個方面進行分析。
2.2 對選材指標總體情況的研究 從調查對象反映的各項選材指標得分情況來看(見表2),12項指標的得分在3.21~4.42之間。其中速度因素(4.42)、力量因素(4.05)、耐力因素(4.22)、運動素質一致性(4.00)以及相互包容(4.16)幾項指標的得分較高,這說明對于板鞋競速這個項目來說,以上幾項對于板鞋競速的成績提高有著重要影響,選材時應予以重點考察。
2.3 不同性別運動員反映的選材指標對比分析 從表3不同性別運動員所反映的12項選材指標的差異比較摘要表中可以發現,運動員性別變量在12個因變量檢驗的t統計量均未見顯著水平,表示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在這些選材指標上的知覺感受沒有顯著的不同。這也說明男女運動員對板鞋競速這個項目的理解和認識沒有顯著的差異。
2.4 選材指標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為進一步研究各項選材指標對于板鞋競速的重要程度,本研究運用AMOS7.0對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表4是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指標模型的擬合指數,根據統計學原理,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小于3表示模型適配度良好。測得選材指標模型的該值為1.013 <3,說明模型適配良好。PGFI的值大于0.5,其他指標CFI、IFI、TLI的 值 均 大 于0.9。RMSEA的 值 為1.018<0.05。僅GFI的值稍小于0.9。縱觀以上指標,雖然有些方面不盡如人意,但是處于可以接受的范圍[9]。

表2 選材指標的描述性統計

表3 不同性別運動員反映的選材指標差異比較

表4 選材指標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擬合指標
2.4.1 身體形態 根據田麥久教授的項群理論,板鞋競速是一項體能主導類速度型項目,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指標可以參考短跑運動員的相關數據。蔡春華等人[10]的研究發現板鞋運動員的上臂皮脂、肩胛皮脂比較薄,相當于短跑運動員的水平。周偉[11]的研究結果表明,短跑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要求體型勻稱,肌肉細長,肌肉線條清晰明顯,膝踝關鍵維度較小,下肢長,小腿長度大于大腿。這些指標的大部分也應當作為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的參考依據。唯獨“小腿長于大腿”這一條件,我們應著重探討。對于短跑來說,小腿長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增加步幅的同時,也避免了前擺時擺動半徑的增加,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板鞋競速而言,由于板鞋的限制,前擺時大小腿不可能充分折疊,小腿長也就失去了在短跑中那樣的優勢。所以,小腿長于大腿”這一條件并不適用于板鞋競速運動員的選材中。這也拓寬了板鞋競速運動員的選材范圍。
一般來說,身高與腿長成正比,腿長與步幅也是成正比例的。因此很多競速項目都把運動員的身高作為選材時的重點考察指標。但是對于板鞋競速這個項目來說,影響步幅的因素有很多,身高并不是影響步幅的主要原因。從圖1可以看出,作為身體形態測試指標的身高和體重,2項因素負荷量都比較小,其β值分別是0.35和0.15。這一調查結果支持了本文分析。

圖1 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指標模型
2.4.2 運動素質 運動素質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5項。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包括人體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和對外界信號刺激快速反應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12]。對于板鞋競速來說,對于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要求非常高。從選材模型中可以看出,速度因素的β值為0.67 (P <0.05),并且達到了0.05的顯著性水平。表明板鞋競速運動員通過長期的訓練實踐,認識到速度素質對于該項目的重要性。所以選材時要著重考察。
力量素質是指人體神經肌肉系統在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能力[12]。從選材模型中得知,力量因素的β值為0.80 (P <0.05)并且達到了0.05的顯著性水平。表明運動員對于力量素質是極為重視的。板鞋是運動員訓練比賽的器材,同時也是運動員的負擔,目前板鞋競速的比賽規則里僅對板鞋的外形有所規定,對于板鞋的重量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說,每只板鞋的重量為1~1.5kg,也就是說每名運動員都要負擔重量約為1kg的重物跑完全程。另外,板鞋競速是3個運動員一起跑動的項目,蹬地的時機和節奏有時難免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運動員的前進過程就會受到很大的阻力,克服這些阻力需要運動員具備較高的力量素質。所以力量素質也是選材時需要重點考察的因素。
耐力素質是指有機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12]。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12]。這2項因素在選材模型中的β值比較低,分別是0.40和0.30。板鞋競速是1項短距離的競速項目,對于耐力素質的要求相對較低。另外,板鞋對于運動員的限制比較大,運動員前后間距較小,幾乎所有的動作都會受到前后隊友的影響,無法達到最大的運動幅度。因而對于柔韌素質的要求也相對較低。
靈敏素質是指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運動員能夠迅速、準確、協調地改變身體運動的空間位置和運動方向,以適應變化著的外環境的能力[12]。板鞋競速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3個人的動作節奏和幅度不可能完全一致沒有絲毫差別,所以隊內出現摩擦和內耗是難以避免的。而這種內部爆發的沖突又是沒有預兆和任何規律的,運動員面臨這些情況的時候需要迅速做出恰當的反應,及時調整狀態,從而保證跑動的繼續進行。靈敏因素在選材模型中的β值是0.65 (P <0.05)且達到了0.05的顯著水平,說明調查結果支持本文分析,板鞋競速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好的靈敏素質。
綜上所述,在運動素質方面,板鞋競速運動員的選材需要重點考察速度、力量以及靈敏3項素質,而對于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要求較低。
2.4.3 隊內若干共同特點的一致性 板鞋競速是一項團體項目,選材時除了要考慮運動員個體的各項指標,還應該對組成同1個小組的3名隊員的某些共同特點進行考察,這些共同特點主要包括身高一致性、體重一致性、運動素質一致性、性格特點一致性以及相互包容。
關于選材時隊內3名運動員的身高是否需要接近一致,不同的隊伍有不同的見解。在2011年貴州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板鞋比賽中,就曾出現過3名運動員身高自前向后依次遞增的隊伍。本文認為,選材時應當盡量將身高接近的運動員分在同組。這樣會保證運動員在跑動時各個動作技術協調統一,有利于成績的提高。如圖2所示,左邊為身高、腿長相近的運動員前擺至最大幅度的瞬間,該動作協調一致整齊統一;右邊則為身高腿長依次遞增的運動員前擺至最大幅度的瞬間,可以看出前板運動員擺動的非常吃力,后板運動員則沒有發揮的空間,這種動作技術對于成績的提高是沒有幫助的。在選材模型中,身高一致性的β值為0.74 (P <0.05)且達到0.05的顯著水平。這表明調查對象所反映的情況與我們的分析相吻合。

圖2 不同身高腿長的運動員前擺至最大幅度瞬間
相對于身高一致性,對體重一致性的要求就沒有那么突出。一般來說,體重和身高是對應的,身高一致基本就能夠保證體重接近一致。選材模型中該因素的β值為0.55 (P <0.05)且達到0.05的顯著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運動員穿好板鞋后的前后間距非常有限,體重大的運動員必然會占據更大的空間,致使運動員前后的間距變得更小,從而影響動作幅度。
運動素質一致在選材模型的β值為0.54 (P <0.05)且達到0.05的顯著水平。這反映了運動員認為這一因素還是較為重要的。如果同組的3名運動員的運動素質差別較大,那么在跑動時就極易出現有的隊員發揮不出自己的全部能力,而有的隊員竭盡全力也跟不上隊友的節奏,從而出現各種失誤,難以達到預期的訓練目標。
性格特點一致在選材模型中的β值為0.14,是所有指標中最低的。這表明運動員認為隊內3名運動員的性格一致是沒有必要的。這與我們的經驗設想有些不同。我們認為運動員的性格相近會讓他們相處的更加融洽,而調查結果并不支持這一設想。
由于板鞋競速項目的特殊性,在訓練和比賽中,出現失誤在所難免。任何1名運動員的失誤都有可能引起整個小組的失誤,并且這種失誤時有發生。此時若相互指責肯定影響訓練的正常進行。因此特別需要運動員有合作精神[13],隊友出現失誤時要給予關心和鼓勵,而不是憤怒的指責。選材模型中相互包容這一因素的β值為0.63且達到0.05的顯著水平。這說明調查數據與我們的分析是一致的。
1)在選材指標的獨立樣本t檢驗中,未見男女性別上的顯著性差別。
2)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時所要考察的指標,根據調查對象所反映的結果,依重要程度依次為力量因素、身高一致、速度因素、靈敏因素、相互包容、體重一致、運動素質一致、耐力因素、身高因素、柔韌因素、體重因素、性格特點一致。
3)考察運動員的運動素質時,應該將考察的重點放在速度素質、力量素質及靈敏素質上,對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要求較低。
4)對于同組隊員的一致性的考察,3名運動員的身高一致是取得訓練成功的保證;隊員間能否相互包容是團結的前提,這對于小組的組建以及保證正常的訓練是至關重要的。
[1] 柴國榮.板鞋競速運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18.
[2] 楊海晨,沈柳紅.民族傳統體育的變遷與傳承研究[J].體育科學,2010,30(12):35.
[3] 史航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板鞋競速途中跑技術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4.
[4] 黃佩蘭.短跑運動員的選材與培養[J].體育科技,2006,27(1):54 .
[5] 鄭曉鴻,吳鐵橋.對運動員科學選材若干問題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5(3):21 .
[6] 張雪峰.重慶少數民傳統體育板鞋競速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7] 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實務—SPS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217.
[8] 鄧云龍.運動員科學選材現狀與展望[J].四川體育科學,2001(4):23.
[9] 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52.
[10] 蔡春華,肖國強.大學生板鞋運動員身體形態及體能特征[J].體育學刊,2007,14(5):57.
[11] 周偉.現代短跑運動員選材的研究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1):179.
[12]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191,206,216,225,230.
[13] 王雁,李冬奎.合作學習在高校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板鞋競速為例[J].運動,2013(18):71.
Research on Athlete Selection in Board-shoe Racing, a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Competition Event
SHI Hang-hao1, CHAI Guo-rong2
(1.Sports School,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Jiangsu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thlete selection is a key step towards success of competitive sports. Adopting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research analyses the standard of board-shoe racing athlete selection. There are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events athlete selection standard and emphasi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exploring whether there is any gender difference in board-shoe athlete selection standard,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standard,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board-shoe racing trainers.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testing of independent sample t. 2) Main investigation standard in selection are strength factor, same height, speed factor, sensitive factor, mutual tolerance and same weight. 3) Investigation of athlete sports ability should focus on speed ability, strength ability and sensitive ability. The demand to endurance and fl exibility is relatively low. 4) Same height, mutual tolerance and unity among teams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training success.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board-shoe racing; athlete selection
G852.9
A
1004-7662(2014 )03-0071-05
2014-03-18
史航昊,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通信作者:柴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