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銘,王慶然,肖坤鵬
(1.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2.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吉林 長春 130022;3.長春理工大學軍體部,吉林 長春 130022)
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在籃球傳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杜 銘1,王慶然2,肖坤鵬3
(1.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2.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吉林 長春 130022;3.長春理工大學軍體部,吉林 長春 130022)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在籃球傳球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按照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原理可將籃球傳球運動技術分為本體感知、環境外顯、本體決策和本體應答等4部分內容;2)籃球傳球技術評價指標包括4大類16小項,分別是學生的傳球運動技能的整體學習效果、接球運動技能的整體學習效果、傳球意識的評價效果以及學生運用運動技能穩定性效果;3)經過16周的教學實驗表明,運用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的籃球傳球教學比傳統的教學形式更有利于指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術。
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籃球傳球教學;運用研究
考察我國現階段的體育教學方法和體育評價體系,在相當程度上是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和運動技能考核指標,這些方法沿用至今已經成為傳統的沿襲[1]。研究表明[2]:我國籃球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教學資源以及教學評價形式方面,而籃球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指標基本無太大變化,主要還停留在傳統的運動技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考核指標上。研究表明[2]:目前,教學方法仍然從運動技術的結構角度進行分析和學習,這可能受我國建國初期的教學方法影響所致。建國初期我國體育教學基本以體操、游泳、田徑為主要教學內容,這些項目屬于閉鎖式運動技能,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運動技能比較固定化和形式化,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完成動作的能力,所以按照運動技能的結構特征自上而下進行講解,這對閉鎖式運動技能的學習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現代體育教學中,體操、游泳和田徑已不是學校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卻發展成為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內容,而這些運動項目按照運動技能的分類都屬于開放式運動技能。為此,本研究試圖以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原理和過程為切入點,將籃球傳球運動技能按照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原理和過程進行設計,重新制定籃球傳球運動技能的考核指標,通過實證分析來驗證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的運用效果,為促進開放式運動技能的學習以及籃球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表1 專家對籃球傳球技術評價指標的認同情況(n=73)
1.1 研究對象 以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在籃球傳球教學中的運用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專家訪談法 主要圍繞“籃球教學”、“體育教學方法”、“籃球傳球技術評價”等對從事籃球教學多年的體育教師、教練員進行訪談,以獲得部分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課題研究的目的和任務,依據籃球傳球教學評價相關理論,并遵循調查問卷設計的原則,設計了《籃球傳球教學評價指標調查問卷》。第1輪調查對長春市學校的49名長期從事籃球教學的教師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5份,有效回收率91.8 %;第2輪調查發放問卷30份,回收有效問卷28份,有效回收率96.6 %。
通過兩輪專家認同指標調查,18項籃球傳球技術評定指標的認同率均達到了60 %以上,但是為了使傳球技術評定指標具有較高的可信性,我們選取了85 %以上的認同指標作為籃球傳球技術的評價指標。
1.2.3 實驗法
1.2.3.1 實驗對象 以長春市XX中學的高1年級4個男生籃球選項班為實驗對象。隨機將4個班級中的2個班設為實驗班(26人、27人);另外2個班設為對照班(26人、26人)。兩個班級在進行籃球課之前均無籃球基礎。1.2.3.2 實驗控制 為了保證本次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實驗前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內部和外部因素進行控制,以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實驗組、對照組的上課時數、上課場地、任課教師等等均相一致。2個班級的學生在籃球傳球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表2)。
1.2.3.3 實驗設計 實驗組與對照組傳球形式均為:雙手胸前傳球和雙手擊地傳球。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設計,其教學順序為:學習籃球傳球的基本姿勢—持球手勢—持球位置—傳球發力部位—傳球發力順序—傳球手用力動作—接球基本姿勢—接球的時機—接球的手型—接球的緩沖—接球后的身體姿勢—進行兩人之間原地相互傳球。

表2 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對比情況

表3 專家對籃球傳球技術評價指標認同情況
實驗組按照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原理及過程進行設計:將運動技能學習分為本體感知、環境外顯、本體決策和本體應答等4個階段。第1階段為本體感知階段。首先教授學生對客觀事物進行預判,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對接球者、傳球者的傳球意圖進行預判。第2階段為環境外顯階段。這個階段是教授學生學習如何對外界信息進行感知、接收、加工,是對外界信息的一種全面掌握階段。第3階段為本體決策階段。這個階段是教授學生根據前一階段對外界信息進行的感知、接收和加工后,在對外界信息進行全面掌握后,對信息進行處理的一種行為方式,也就是指對外界信息刺激后做出的反應、判斷和決策。第4階段為本體應答階段。這個階段是開放式運動技能最后一個環節,是前3個階段后的一個總結階段,是對外界信息進行全面的掌握、加工、處理后,對外來的刺激進行行為的實施階段。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7.0社會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等統計處理。
2.1 籃球傳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的可靠性分析 為了使籃球傳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更具加靠性,本研究對長春市XX學校籃球隊(10人)和零基礎的高一男生(10人)進行了小樣本測試,經過現場觀察和對測試后兩者測試指標的成績進行對比,將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的評價指標進行剔除,再次征求15位專家、學者和同行們的意見(表3),選取同意率在90 %以上的測試項目作為運動技能評定的最終評定指標。
從表3可以看出,最終確定了16項籃球傳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為了方便本研究的進行,筆者將這些測試指標分別用字母表示:X1:持球身體姿勢;X2:持球手型;X3:傳球手型;X4:傳出球的旋轉度;X5:傳球的方向;X6:傳球的落點;X7:預測傳球的方向;X8:預測傳球的落點;X9:接球的手型;X10:預測接球的位置;X11:接球后的緩沖;X12:傳球的整體節奏;X13:傳球的穩定性;X14:傳球用力;X15:接球的整體節奏;X16:接球的穩定性。
2.2 籃球傳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的因子分析 為了方便教師對籃球傳球運動技能的測試,本研究對籃球傳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將籃球傳球運動技能的評定指標進行KMO和球形Bartlett檢驗,其結果為KMO=0.906,Bartlett 的球形度檢驗呈顯著性,可以進一步做因子分析(表4)。
從表4可以看出,提取根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有4個公因子被提取,從被解釋的公共因子的數值來看,4個因子被解釋的效果較好。對初始因子的載荷矩陣進行分析,初始因子載荷中對16個評定指標在4個因子上的載荷進行了解釋,但是因子載荷矩陣上不能夠很好解釋原始變量的意義,又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方差極大正交旋轉轉換,求得方差極大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5)。
從表5可以看出,16項測試指標被分為4類,根據因子具體含義可以將第1類命名為傳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包括傳球手型、傳球方向、傳球落點、傳球的整體節奏;第2類命名為接球運動技能評價指標,包括接球手型、接球后的緩沖、接球的整體節奏;第3類命名為傳、接球意識評價指標,包括預測傳球的方向、預測傳球的落點、預測接球的位置、傳球用力;第4類命名為運動技能穩定性評價指標,包括持球身體姿勢、傳球出的旋轉度、傳球的穩定性、接球的穩定性、持球手型。
2.3 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在籃球傳球教學中的運用 籃球傳球運動技能屬于開放式運動技能,其學習過程也遵循開放式運動技能形成的原理和過程,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4個階段,將其將籃球的傳球運動技能的學習內容進行劃分(表6)。

表4 因子分析解釋的總方差

表5 方差極大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從表6可以看出,在本體感知學習階段,籃球傳球運動技能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對接球者意圖的預判能力和對傳球意圖的預判能力的培養。在環境外顯特征學習階段,主要是教授學生理解和掌握傳球運動技能的環境因素所呈現的特征與規律,這個階段同樣對學生學習籃球運動技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本體決策階段,主要是教授學生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快速、準確的選擇。在本體應答行為階段,是學生對所學運動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程度,表現為技術運用的多樣性和熟練性。

表6 傳球運動技能的學習內容的劃分與表現形式
2.4 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在籃球傳球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2.4.1 運用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對傳球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表7):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傳球手型上的成績并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傳球方向、傳球落點、傳球的整體節奏等指標成績上存在明顯的差異(P<0.01)。眾多研究表明[5]:對于籃球運動項目而言,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比傳統的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明顯好,但是本研究中通過傳球手型成績的對比結果正好與以往研究結論相反。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有關,籃球運動項目屬于開放式運動項目,技術動作的規范程度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由于長期的比賽和訓練,導致運動技能形成了個性化的特征。但是也有研究報道[6]:籃球傳球的手型是制約籃球傳球效果的重要因素。籃球傳球手型按照運動技能的分類劃分則屬于閉鎖式運動技術,傳球的手型相對較為固定,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所以造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籃球傳球手型指標上的成績沒有顯著差異,甚至對照組的傳球手型稍好于實驗組的成績。

表7 實驗組與對照組傳球基本技能水平對比情況
2.4.2 運用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對接球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表8):實驗組接球手型的評價成績與對照組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接球后的緩沖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接球的整體節奏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表8 實驗組與對照組籃球接球基本技能水平對比情況
2.4.3 運用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對傳、接球意識學習的影響 從表9可以看出,實驗組的預測傳球的方向、預測傳球的落點、預測接球的位置、傳球用力指標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運用開放式運動學習原理對籃球傳球意識的培養明顯好于傳統運動技能的學習方法。

表9 實驗組與對照組傳球意識水平對比情況
2.4.4 運用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對傳、接球動作穩定性學習的影響 從表10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持球身體姿勢、傳球出的旋轉度等指標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傳球的穩定性、接球的穩定性、持球手型等指標成績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表10 實驗組與對照組傳、接球動作穩定性水平對比情況
1)按照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原理可將籃球傳球運動技術分為本體感知、環境外顯、本體決策和本體應答等4部分內容。
2)籃球傳球技術評價指標包括4大類16小項,4大類分別是學生的傳球運動技能的整體學習效果、接球運動技能的整體學習效果、傳球意識的評價效果以及學生運用運動技能穩定性效果。
3)經過16周的教學實驗表明,運用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的籃球傳球教學比傳統的教學形式更有利于指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術。
[1] 楊進波.高校網球教學課程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32(1):129-132.
[2] 鐘啟泉,崔允郭.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6.
[3] 柴嬌,何勁鵬,姜立嘉.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及其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學刊,2010,17(9):65-68.
[4] 柴嬌,張力.學習理論研究與不同性質運動技能的學習原理探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4(3):220-223.
[5] 格朗.談加強大學生傳球技術的教學訓練[J].科技信息,2007,36(6):146.
Research on Open Style Sports Skill Learning Principal Application in Basketball Passing Teaching
DU-Ming1,WANG Qing-ran2,XIAO Kun-peng3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2. Mingzhu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3.Militar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Jilin China)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is thesis studies application of open style sports skill learning principal in basketball passing teaching.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open style sports skill learning principal, basketball passing technique includes four parts, ontology sense, environment explicit, ontology decision and ontology response. 2) Evaluation index of basketball passing technique contains 4 parts, 16 items, namely overall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 passing technique, overall learning effect of catching technique, evaluation effect of pass consciousness and stability effect of student technique application. 3) 16 weeks teaching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open style sports skill learning principal is more conducive to guide student learning technique in basketball passing teaching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pen style sports skill learning principal; basketball pass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G807
A
1004 - 7662(2014)04 - 0041- 05
2014 - 03 - 25
杜銘,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