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軍 楊冰松
(中國石化集團 河南石油勘探局,河南 南陽473132)
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美學等學科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吸收和運用這些學科的知識和科學成果對于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和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履行政治工作所應遵循的心理學原則作一粗淺的探討。
心理學是關于人的心理、意識發生發展的科學,它研究的對象是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 人的心理現象具有層次性,思想現象是心理現象的一部分, 其中政治思想在各種意識形態中占有主導地位,屬于高層次部分;而感覺、知覺等則是較低的層次和部分。思想現象和心理現象是渾為一體不可分割的,心理學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間是相互聯系并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的意義上來說,心理學不僅為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精確性和可測性,更重要的是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學的基礎,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內涵。
實踐證明,在思想政治工作充滿了心理學問題。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與認識問題,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思想問題與認識問題的解決,也必須要遵循人的心理變化規律,由情入理、情理結合,才能達到塑造人們美好的靈魂,陶冶人們高尚的情操,調動人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的目的。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覺地認識和掌握其中的心理學規律,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學原則,并且在工作中自覺地加以運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加富有成效。
思想政治工作應當遵循的心理學原則,是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來的一系列原則,它主要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情感在人的心理和實踐活動中具有動力作用。人的認識和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動下完成的,積極的情感會產生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心理效應, 消極的情感則會產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良的心理效應,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曉之以理,以理服人,還要動之以情,以情感人,從而做到情理交融,水到渠成。
俗話說:“人非草木,熟能無情”。“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視盛情溝通,與工作對象建立感情,因為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有盛情、活生生的人,溝通了感情,才能真正進行思想交流,消除思想隔閡,調動積極性,否則感情對立,道理再好,也無濟于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激發熱情。熱情指掌握整個人的身心,決定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的基本方向的強烈、穩固而深刻的感情。 熱情在人的活動或行為的調節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積極的熱情是各項工作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條件,是提高各種實踐活動效率的重要動力。只有把人的熱情激發出來,變為行動,才能有力地保障各項任務的完成。
心理學的原理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人的根本途徑是講道理讓人接受,而讓人接受就要做到心理相容,講究使人接受的藝術。
正面教育,就是要盡量多地做正面說服教育的工作,多鼓勵、多引導,多抓積極因素。啟發人們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教育,引導人們逐步地把自己的認識、情感道德升華到共產主義世界觀的高度。
心理學證明,人是有個性的。 個性包括個性心理特征和個性心理傾向。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對象千差萬別,每一個工作對象在 整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活動中,職業不同、經歷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思想水平不同,他們的心理特點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根據個性差異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求能夠“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人們的心坎上。
總之,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了解工作對象的心理個體差異,針對各人的心理差異特別是個性差異的特點,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使教育者產生相適的心理活動,收到理想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效應。
按照心理學的觀點,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激發行為。 人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都受到一定需要的支配。 人們的需要是多層次、多結構的。調整、改變人的需要的結構、層次,從而改變人的動機、目的、行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的需要中有自覺與盲目、高尚與卑劣、正當與不正當、合理與不合理、切合實際與不切合實際的區別。 合理的需要中又有當前能解決和一時解決不了的區別,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解決實際問題當成自己的重要任務,要糾正人們的不合理、不正當、不切實際的需要,引導人們克服和擺脫卑劣的需要,培養人們的高尚需要,關心和保護人們正當的、合理的、切合實際的需要,從而激發和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心理學原理說明:每個人的心理因素既有長處,也有短處,一個人能否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不僅取決于心理上積極因素的多少,而且也決定于是否充分發揮了心理上的積極因素,限制了心理上的消極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善于了解工作對象心理上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都是什么,從而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人的心理上的積極因素,使人心情舒暢,努力工作,克服與限制人的心理上的消極因索,減少或避免發生過失。
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是指按照科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做思想政治工作,使之符合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活動的基本規律符合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高度復雜和高度綜合的科學,同任何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一樣,思想政治工作在其科學發展的道理上,也離不開相關學科,而且更有必要吸收那些與人的思維有關的現代科學學科,從而進一步推進思想致治工作的科學化。
實踐證明,心理學不是神秘的殿堂,它與社會緊密相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應用心理學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 正確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學原則, 必將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在一定的意義上來說,只能借助心理學培養人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完善人格,才能進一步保證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任務的完成,因此,我們應該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學原則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和研究,并在實際運用這些原則改進和堅強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有聲有色,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1]王樹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學[M].遼寧人民出版社.
[2]陸九云,陳兆德,主編.思想政治工作理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
[3]邢守潤,編.領導工作心理學[M].山東人民出版社.
[4]車文博,主編.心理學原理[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5][美]布恩·埃克斯特蘭.心理學原理和應用[M].知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