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林
近些年,在荔浦縣的優秀校長中,劉登榮可算是扎根農村最“深”的校長之一,他認為“扎根農村學校也大有可為”,自1994年中師畢業后,就一直在荔浦縣最邊遠的蒲蘆瑤族鄉工作,先后擔任蒲蘆瑤族鄉初級中學副校長、校長及鄉中心學校校長等職務,承擔過小學、初中除英語外所有學科的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農村學校管理經驗和一線教學經驗,深得同行贊揚和上級領導的肯定。因為工作成績突出,他幾次被調往多所農村學校擔任領導職務,對提高這些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勇挑重任
在荔浦縣教育界,劉登榮是有名的“救火隊員”。
2008年,該縣龍懷鄉中心學校出現“火情”: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學校管理出現懈怠,教育教學質量下滑,群眾意見較大。為了扭轉該鄉教育被動的局面,縣教育局領導首先想到了劉登榮,希望他到該鄉擔任中心學校校長。當時已經在該縣新坪鎮中學擔任校長的劉登榮,其實完全可以拒絕這個調動,但他沒有二話,毅然接受了這項“救火任務”。
到了龍懷鄉中心學校后,劉登榮并沒有急于整頓學校,而是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找了許多教師,全面了解教師的思想和工作狀況。經過調研,他了解到了大部分教師是因為教學任務過重、壓力過大才導致了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根源,于是借鑒全縣學校布局調整的思路,根據該鄉教學點多、各村屯離鄉中心小學較近、中心小學尚有擴容空間等實際情況,把各村屯小學高年級學生集中到鄉里的中心小學上課,有效緩解了村屯小學教師的教學壓力。
與此同時,劉登榮指導修訂了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圍繞“抓教學常規管理、提升教學質量”這一中心任務,全面調整了學校教職工崗位,理順了教職工與學校領導的關系,做到了合理安排、各盡所能。
經過一系列整頓,龍懷鄉中心學校的教育教學狀況開始好轉,全校上下的人心逐漸凝聚起來,該鄉中心小學的羅琴琴老師告訴筆者:“在劉校長的帶領下,我們老師對待工作的態度由‘要我做轉化為‘我要做,大家自覺鉆研業務,踴躍參加各種教學比賽,教學積極性大大提高了。”2008年,該校選派教師參加全縣教師基本功比賽,羅琴琴獲得小學英語科一等獎,潘玉萍獲得綜合科二等獎,唐運良、覃雄坤分別獲語文、數學科三等獎;2009年,該校選派教師參加桂林市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課件制作大賽,唐運良榮獲一等獎,覃興瓊、馮碧玲分別榮獲二等獎……許多老師都說:“跟著劉校長干,就是有奔頭。”
然而,就在劉登榮在龍懷鄉干得剛有起色時,2009年秋季,上級又要把他調到新坪鎮中心學校擔任校長。當時有人勸劉登榮:“新坪鎮的工作很難做,你剛在龍懷鄉干出點成績,調去新坪鎮受罪呀?”但劉登榮認為,一個人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我還真想挑戰新的任務呢”!
到了新坪鎮中心學校后,劉登榮根據“新坪鎮是荔浦縣面積最大的鎮,學校分布廣”這一實際情況,指導修訂了《新坪鎮教職工評優評先條例》,對邊遠山區的教師在評優評先、績效工資分配上給予照顧和傾斜,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在劉登榮的帶領下,新坪鎮中心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成績顯著。2011年10月,荔浦縣“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工作”現場會在新坪鎮興坪中心小學召開,劉登榮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近年來,該鎮中心學校先后獲得桂林市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達標先進學校、荔浦縣中小學德育工作達標學校等榮譽稱號。
提升素養
劉登榮認為,要帶領和指導本校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校長,首先自己就得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不但要有較高的管理能力,還要有較高的教科研能力。為此,他熱愛學習并善于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素養。
近年來,劉登榮參與了桂林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C類課題“社會與歷史學困生成因及其轉化策略研究”和“信息資源庫與農村小學語數英教學整合的研究”的研究,以及桂林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D類課題“邊遠山區小學師資配備情況調查及對策研究”的研究。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劉登榮積極發揮多年來在農村學校積累的教育管理經驗,為推進課題研究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目前,前兩個課題已經順利結題,后一個課題即將結題。
劉登榮愛好閱讀,對于學校訂閱的《廣西教育》等雜志,他會時常翻閱。他說:“在農村學校,獲取信息的渠道本來就少,不經常學習,是會落后的。”有時候,老師們有一些教育教學問題解決不了,就會向劉登榮請教。興坪中心小學的廖麗紅老師說:“在我們這里,劉校長見多識廣,許多問題往往經他一點撥,我們頓時覺得豁然開朗。”
工作多年來,劉登榮養成了撰寫教育隨筆的習慣,經常把自己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些文字便成為了他撰寫教學論文的靈感來源。2009年,他撰寫的論文《農村初中理化實驗教學初探》榮獲桂林市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2012年,他撰寫的論文《農村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在第二屆“中國移動校訊通杯”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教育創新論文大賽中榮獲二等獎,《淺談如何解決邊遠山區小學師資調配難的問題》榮獲廣西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2013年,他撰寫的論文《淺談如何做一個令人敬佩的農村校長》在第一屆全國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中榮獲“課標杯”一等獎……近年來,他所撰寫的論文榮獲市級以上獎勵超過10次,有多篇論文發表在自治區級刊物上。2012年12月,他還受廣西教育出版社的邀請,參與了小學教輔《快樂學練考》(八年級物理下冊RJ版)的編寫工作。
關愛教師
興坪中心小學的廖麗紅、楊桂華兩位老師說:“劉校長不但自己很注重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還經常指導我們撰寫論文,讓我們深受啟發,進步很大。”
劉登榮把教師的成長放在心上,堅持每年進課堂聽課80節以上,深入了解教師上課的情況并提出聽課意見。興坪鎮中心小學的政教主任鐘秋華深有感觸地說:“劉校長經常來聽我的課,聽完課后還及時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見和建議,讓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劉登榮指導下,鐘秋華在2012年全縣中小學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榮獲語文科一等獎。
劉登榮主動和年輕教師結對子,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教育教學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方法。興坪中心小學的羅茹、黎干修、吳以行等教師原本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經過劉登榮的鼓勵、幫助后,進步很快,如今已成長為新坪鎮的教學骨干。羅茹老師告訴筆者:“2009年9月我剛從蒲蘆鄉調到這里工作,當時工作還不是很上手,劉校長多次深入課堂指導我上課,讓我很快適應了新環境,也取得了新的進步,我從心底里感謝他。”
劉登榮對老教師也十分關心,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等方面會優先考慮老教師。興坪中心小學的老教師林祖華長年奮戰在教學一線,且教學成績突出,2010年9月,經劉登榮推薦,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劉登榮還注重培養、選拔學校管理人才,鐘秋華、黎玉玲、廖榮兵、李巧云、江彩麗等教師教學成績突出,劉登榮加強鼓勵和指導,有意識地讓他們擔任學校中層及以上領導職務,令這些教師深受鼓舞。
多年來,經劉登榮幫助的老師還有很多,但他從來不圖回報。“扶起滿庭桃李,閱盡教壇春色”是他的追求。他在一篇教育隨筆中寫道:“人生追求永無止境,拼搏奮斗永無窮期,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也決定為之奮斗終身。盡管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我應該加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爭取在農村教育的平凡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績。”
人物小檔案:劉登榮,桂林市荔浦縣新坪鎮中心學校現任校長,自1994年7月從桂林民族師范學校畢業以來,一直扎根在農村學校工作。近年來,他5次獲市級獎勵、14次獲縣級獎勵、4次獲鎮級獎勵,2013年9月被評為桂林市優秀教育工作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