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蛟 劉新春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法律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行依法治國的方針,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的學法、懂法、用法以及守法。法律具有強制力的特點,而且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共同維護社會的穩定,同時法律也是人性的底線,任何人違反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懲戒。
關鍵詞:法律;道德;強制力;人性
人性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三個基本屬性,而現實社會生活中,人性與法律的存在有很多的關系,法律是人性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且人性與法律的追求目標都是追求自由、平等、正義等。在階級社會,法律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而我國處在社會主義社會,法律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的,因此我們要明確法律的作用,同時維護法律的權威性。
一、 法律是國家強制力的表現
1.我國法律的性質
我國的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并要求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這樣的規則才是真正的法律;而一般的政府部門頒布的非規范性文件, 只是對特定的人或者事情才有效,是不能體現國家的意志的。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法律適用于生活在我國的所有的人,因此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在我國不存在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所以在法律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法律是為所有的人服務的。正確認識我國法律的本質屬性,可以進一步 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 統一對法律根本問題的認識。明確我國法律的本質屬性是國家意志, 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全體人民群眾意志的具體體現,可以提高法律在全體人民群眾中的地位,使全體人民群眾都自覺地遵守社會主義的法律, 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維護法律的有效實施。
2.我國法律的強制力表現形式
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所有的人會遵守法律,因此法律必須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也就是說任何違法行為都必須得到懲戒,這樣才能維護法律的權威性。但是法律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作為后盾,那么法律將得不到認真徹底的執行;有些人違反法律卻得不到懲罰,那么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也就得不到保障。而一般的社會規范、風俗習慣等與法律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是需要自覺遵守的。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法律是代表全體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需要國家強制力保障法律的實施。目前,我國的法律體現了現階段的國情,推進了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保障了社會主義的和諧發展,還有利于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保證“一國兩制”戰略構思能夠順利實施。如香港的“基本法”, 它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意志,維護香港的主權完整也要依靠法律的強制力。
3.法律強制力的特點
其一,法律的強制力具有潛在性和間接性。人們只有在違反法律時,這種強制性才會作用在人們身上。而法律的強制力并不表明法律實施過程的任何時候都需要直接運用強制方式,當人們自覺遵守法律時,法律的強制力并不表現出來,而是間接地起作用。其二,法律的強制力是以法律為依據并由專門的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實施,不是純粹的暴力。如果法律的強制力就是簡單的暴力,那么就不需要法律了,直接依靠國家的強制力就行了。因此法律的強制力是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實施的。其三,法律還可以依靠道德、經濟、文化等保障實施。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群眾的素質得到極大的提高,那么人們就會更自覺地遵守法律。
二、法律是道德的化身
1.法律是道德的強有力的后盾
道德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種非正式的約束,主要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和思想境界,因此沒有強有力的制約制度。所以法律則以其規范性、確定性和強制性彌補了道德的不足和缺陷。只有依靠法律的強制力,才能維護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規范,保證所有人都自覺遵守,逐步培養人們的遵紀守法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若沒有法律強制力的保障,那么只是加強社會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是不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會自覺遵守的,因此最終也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所以道德建設要依靠法律的保障,才能真正得到實施。
2.法律是道德的補充
由于沒有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律制度,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因此當前社會出現了很多社會丑惡現象,這也明確指出只依靠道德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行不通。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缺乏法律強有力的保障,以德治國的基本方略是不可能實現的。依靠與運用法律的強制力營造獎懲分明、監督有力的市場經濟秩序和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促進思想道德建設與保證以德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用道德來調節廣泛的社會生活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在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過程中,要明確法律的適用范圍,要做到有法可依,若某些行為只是與道德不符,而不違反法律,那么就不能用法律的手段去解決,應該積極教育他們,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雖然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把國家和社會生活納入法制的軌道,思想道德建設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但是法律絕不能代替道德,道德法律化的現象是不允許出現的。
3.法律是懲惡利器
法律可以有效地保障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因為,法律可以有效地懲戒那些違法犯罪的人。而且法律具有公正客觀性,無論誰違反法律,甚至是執法者,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執法者更應該以身作則,積極主動體現法律的權威性與嚴肅性,但有些執法者可能為了一己私利,知法犯法,必然受到法律的懲處,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所以執法者要從中吸取到教訓。執法者要端正自己的品格和行為,要知法、懂法、守法,讓法律成為懲惡揚善的利器,讓自己成為人們群眾眼中的青天。法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懲處違法犯罪,而不是“揚善”,因此執法者要明確法律的作用。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無論是犯了殺人放火或者是偷了一輛自行車的人,都應該得到法律的懲罰。法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質就是讓犯罪者“惡有惡報”,而且這種對惡的懲戒的要求有時雖然甚至超出了對自身損失彌補的要求。例如在很多美國電影中,報警人在遇到非法侵害時,都會積極主動地告訴警察自己受到了什么樣的傷害,什么樣的權利受到侵犯,并要求對自己的權利必須給予什么樣的彌補的要求。4.法律是人性的底線
4.1 道德是法律的源泉
在法律的形成過程中,道德是法律基本來源之一。法律是為了穩定社會的秩序而產生的,而道德是人們在交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因此可以說,在這個社會的發展階段,道德是先于法律而存在的。法律最根本的基本出發點其實是道德,而法律是為了使道德在社會生活中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從而達到更高的社會形態。法律是由現實中的人來制定的,是人性的一個表現。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一定會經過嚴謹的思考和細致的調查,那么就會考慮到人性中的理性部分,而道德是能體現人性本能中理性部分的升華,所以法律是人性中的底線。
4.2 道德是法律的底線
法律的社會性與道德的形成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是在不同國家與地區以及宗教中,道德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個國家制定法律時要考慮到各個地區的不同之處,然后盡量符合各地區的道德標準,同時把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道德要求的內容規定為法律并強制實施,進而保障國家的法律系統是先進合理的。另外法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道德要求,但是法律內容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因此法律是人性中的底線,遵守法律,就是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標準。
4.3 法律和道德目的的統一性
道德可以細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從舍己為人到損人害己。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希望人們能做到舍己為人,助人為樂;而法律的最高境界是能保障人人之間的地位平等與和諧,這其實也是道德所要求的。法律強調人們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個體的利益不能侵害集體的利益,即利己不損人,同時這也是道德對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法律是對人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道德通常是鼓勵他人造福社會而實現自身利益,法律則是通過強制方式杜絕危害他人的利益,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德是法律的人性基礎。
三、法律是游戲規則
1.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
在物質世界中規則無處不在,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就必須要遵守游戲的規則,這樣每個人的權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人們可能要受到公司的規章制度、合作協議等的約束,雖然這些并不是法律,但是在日益健全的法治社會中,他們也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我們也必須遵守這些制度。在自然界中,人們只有按照自然規律辦事,那么才能從自然界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有時這些自然規則可能成為人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如傳染病,這是自然現象,但是人們可以找到它的傳播規則,然后為了更好地控制它的傳播,那么就可以把它體現在傳染病防治法中,這樣就有了法律的依據,人們為了更好地防控傳染病,就必須遵守傳染病防治法。
2.法律是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
有些法律規則是依據社會事實或者典型的事例制定的,這些法律來自于人們之間的交往規則,用來規范彼此之間的權利與義務。而在法治時代,人們之間的交往所形成的的關系都可以用法律來規范,如男女戀愛關系、道德義務關系等,但在法律界限上,他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可以用法律來調整,彼此必須遵守法律,也就是戀愛的游戲規則,否則就可能侵害他人的權益。但不同的法律的作用對象不同,某個法律只能規定特定的某一類的社會關系,即這些社會關系具有共同的特性,才會針對它們制定相同法律規則。如買賣關系,在實際生活中盡管千差萬別,有著不同的買賣方、不同的標價、不同的類型、不同的付款方式、不同的質量標準等,但只要是買賣關系,就具有共同的特點,因此用相同的法律規范買賣方之間的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行不斷地調整,但是買賣方必須遵守這些規則。
3.權利與義務具有相互性
法律既規定人們可以享有的權利,同時也規定著人們必須履行的義務,因此權利和義務是法律規則的規范內容, 構成了法律規則的基本框架。所有的法律問題, 都可以歸結到法律規則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上來。人們在生活中,根據法律的規則, 要具體地落實到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其結果是形成以權利與義務為主要內容的法律關系。所以人們在法治社會中,要想享有權利,也必須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