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摘要]近些年,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整體平穩發展,但是民主不能真正落實,制度執行不夠嚴謹,賄選現象時有發生。其根源是經濟基礎的高低不等導致了群眾參政意識的淡化;公民政治素養偏低;政治體系運作制度、程序不夠完善和透明。南通市把民主觀念的宣導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加大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增強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透明度和公開化,嚴懲賄選及違法利用“代選”行為,取得一定的成效。這為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經驗。
[關鍵詞]選舉制度;基層社區;完善;南通
[中圖分類號]D691.3 [文獻標識碼]B
一、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現狀分析
(一)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整體平穩發展
近些年隨著民主法治觀念的不斷深入,國民素質整體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尤其是法制觀念逐漸植入國民的觀念之中,民主觀念也逐漸成長起來。當法制逐漸成熟,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法制來保障,因為選舉制度生長的土壤一直存在著問題,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等相關能凈化選舉土壤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
在民主選舉制度建設進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堅持民主觀念的引領作用,逐步擴大選舉人的選舉權、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依法辦事;其次,堅持按程序辦事,將選舉過程中的各個程序都把好關,從選民資格要求、提名、考察到選舉等各個環節嚴格要求;再次,領導工作做到位,從源頭上抓好選舉工作,首先要抓的就是領導想不想干好,領導會不會去落實民主精神,并加強有效的組織管理;最后,不斷推出新的選舉方式并讓實踐來檢驗其是否切實可行,主要有“無候選人直選”、“兩推一選”等新型選舉方式。
(二)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發展困境
1.民主不能真正落實,選舉流于形式
選舉人不能真正從自己的意愿出發去把自己的選票投給真正想支持的人,雖然法律賦予了我們選舉權,但是選舉權的應用卻受到重重阻礙。基本職位都是量體裁衣,提名有范圍限制甚至比較單一,有的選舉沒有差額限制,使得選舉流于形式,從而直接導致了選舉人的選票成了一種工具。
為了響應法律精神或上級要求,形式上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于是就有了流于形式的選舉制度。首先是選民自身對選舉的關注度不夠,對候選人不了解,根本就沒有從內心認識到選舉權的重要性,從而盲目投票,帶著一種投給誰都一樣的心態,還有就是跟著感覺走,看著誰順眼就投給誰,使選票失去了原本應當具有的意義。
2.制度執行不夠嚴謹,操作方式比較封閉
選舉指導機構不能準確發揮自己的引導功能,而是直接干預,甚至將上級領導的參考性建議直接拿來執行,通過做工作或者秘密填寫選票或者修改選票等暗箱操作方法直接干預選舉。操作方式比較封閉,從動員到醞釀到介紹再到結果公布各個環節都深入不到位,會議式不痛不癢的表面動員,缺乏公開透明度的選舉醞釀階段,沒有直接交流的選舉人與被選舉人,還有效率較低的公布率,使整個選舉環節處處透著對其權威性和公正性的懷疑。
3.賄選現象屢見不鮮,代選制度的扭曲運用
請客、送禮等已是選舉時期公開的秘密,選票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錢財的多少,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方,賄選或變相賄選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人中不乏黨員、干部、人大代表。《選舉法》對代選制度進行了明文規定,于是有人從中鉆取法律的空子,為自己謀福利,表現在選舉中自是巧妙將代選制度服務于自身。
二、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問題根源
(一)經濟基礎的高低不等導致了群眾政治參與意識的淡化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成為舉國上下最為關注的焦點,政治的好壞似乎并不能引起普通大眾的高度重視,只要能謀求經濟發展,什么樣的政治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并不重要。社會的新的共識就是重視經濟以及經濟效益,不少人劍走偏鋒,過分強調經濟的作用,漸漸將政治淡出了自己的視野,茶余飯后,不用再強調莫談國事,而是開口閉口股票、投資之類。放眼選舉制度,雖然只是政治一角,以小見大,因為誰是領導,做出了什么樣的政績,對一個普通的公民來說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其中的差異,只有經濟才能實實在在影響自己的生活,于是經濟的發展情況就直接決定了人們對政治的關注度和重視度。
(二)公民政治素養偏低,易被基層工作中的某些問題所左右
政治素養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民主素養及法制素養。首先,民主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缺乏它的身影,即便是在多元文化不斷交鋒的今天,“權力本位”的地位仍舊沒有太大撼動。人們渴望有清官,群眾支持那些為人民辦事的官員,然后頂禮膜拜,這種對權力的膜拜已經深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從來不會想到民主,更不會注意到民主成長的土壤,沒有重新去審視官員與群眾中間的關系,不是直接的領導或者命令關系而是監督與被監督、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其次,就是法治觀念,“人治”的身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會消失殆盡的,法制觀念相對淡薄,還不能有效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對法律賦予自己的權利不知道或者不在乎。這兩者體現在選舉制度上,因為缺乏民主觀念,所以會覺得選舉跟自己沒關系,于是采取了冷漠的態度;沒有法制觀念,不注重維護自己的各項合法權益,輕易將自己的權利轉移或者放棄。
(三)政治體系運作制度、程序不夠完善、透明
對選舉的規范雖然已經成型,但是其運作機制并不完善,相關制度、程序都還不成熟,即便是有制度、有程序,還有很多人包括領導干部本人就存在著不按程序和制度辦事的現象,就是這種有章不循,直接導致了選舉制度不能取得期望效益。制度和程序上的缺陷給借此投機或違法活動提供了成長的土壤。相關監督機制不完善,主要取決于公民的民主觀念比較淡薄,群眾不能充分認識到自己所享有的權利,干部亦作威作福,于是選舉呈現出來的最終結果便是選民選了不能為群眾謀利益的干部,或者不是最理想的人選當選。endprint
三、南通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民主建設取得的成就
(一)民主觀念的宣導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中
南通市領導決定并不斷落實民主觀念的宣導,尤其是在基層社區選舉制度前,都會設計不同的宣傳方式,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參與活動或其他方式認識到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將民主觀念與公民權利結合起來,真正深入到公民內心,從內心來認同民主觀念屬于自己的權利,任何情況下對自己該享有的權利都要據理力爭,而且法律在不同的層面上都會保護自己權利的實現。
(二)加大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南通市響應國家政策,順應《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及《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精神要求,制定了適應本市基層選舉制度發展的相關規定,并不斷予以落實。要求所有的基層組織定期學習,并將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有效結合起來,定期進行成效檢查,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增強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透明度和公開化
南通市政府充分認識到公開化在政務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想實現民主觀念在本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中的落實,真正將選舉程序和候選人要求等向群眾公開,并定期向群眾宣導相關制度規定,候選人要通過宣講的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對其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選舉程序每進行一步,都要切切實實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結果并知曉下一步將要干什么,最后使選舉結果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四、城市基層社區選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一)從三個層面加強宣導
要徹底改變基層選舉制度的現狀,要做的就是將觀念宣傳到位,讓全體公民形成一種思想上的認同:首先,對干部進行民主意識、民主方法的武裝,建立服務意識,將權利凌駕于權力之上;其次,注重黨員自身權利、責任、主體相統一的宣導,克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心態并利用好黨和國家及人民賦予自己的民主權利;最后,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進行廣泛的民主法治觀念宣導,讓群眾從內心認可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竭力保障自己的權利不受到非法侵害。
(二)制度完善,三管齊下
要想落實選舉制度的民主化進程,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我們的行動有章可循。對基層選舉制度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從提名、選舉、監督三方面來完善制度規章:首先,對候選人提名制度加以完善,候選人的資格進行嚴格把關,切實保障候選人德才兼備,不管誰上任都會取得較好的政績;其次,規范選舉程序,將“物競天擇”加入到選舉當中,保證差額競選,選舉的所有步驟都細化,保證每一步都能公正、透明;最后,加強監督,沒有監督就不會有良好的政治,這是歷史經驗,所以有效的監督機制必須及時建立,通過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保障社區基層選舉制度的快速穩健發展進程。
(三)充分尊重選舉人的意志
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黨的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和委員會的產生,要體現選舉人的意志”。我們只有充分尊重選舉人的意志才能真正選出適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官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首選人名單的擬定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意見;其次,無記名投票方式,保證選舉人不受任何干擾,真正體現個人意愿;再次,讓選舉人充分了解候選人;最后,保證選舉人對候選人的監督權,可以要求調換候選人或另選他人。
[參考文獻]
[1]孫志.改革和完善黨內基層選舉制度的探索和啟示[J].中國法學,2012①
[2]陳熙涵.基層選舉制度的未來[J].文匯報,2011
[3]于江.社區基層選舉制度的建設[J].政法論壇,2013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