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雁飛
摘 要:縱觀當下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是關于創新的競爭,由此可以看到創新的重要性。中國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加入WTO之后,與世界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其中穩住腳跟?必須要發揮教育的作用,培養越來越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著眼點,芻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創新能力;對策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教學方式,采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此,筆者積極鼓勵廣大同行積極創新探索,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創新,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也將是空前巨大的。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不適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接受式為主的教學教學方式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這種教學方式是被實驗證明了的科學的教學方式。從知識的積累與系統化的角度來說,接受式的教學明顯優于其他方式的教學。因此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該借鑒國外教學先進的方式來設計課程內容,發揮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綜合運用多種現代教育方法,慢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適當地改革初中教育的考試方式
適當地改革初中教育的考試方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前我國初中各大學校的考試都是在教師課堂的教授與學生的學習之后,通過考試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有一個大體的把握,這也是對初中教育教學的一種考核,通過考試,教師積極總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通常情況下,初中學校都是采取筆試的方式考核教學效果,但其實筆試答卷并非是唯一一種考核的方式,教師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選擇不同的考核方法,測試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這里考核方法的選擇要與學科的性質相匹配。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一種適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測試的科學的考核方法。
作為教師,我們知道,考試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敦促學生熟練地掌握書本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并且培養起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造力。通過考試,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促使其全面發展,促進其個性的發展。在對考試的認知觀念上,我們首先要克服那種歪曲誤解的思想觀念。不能簡單地把考試理解成對學生能力的檢查,考試成績低的學生也并不是說學習不認真,上課不注意等等。針對當下我國初中教育的現狀,針對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情況,必須要對初中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適當變革。比如,可以將筆試的考卷改成為面試、筆試、試驗與實踐相結合的考試方式,以多個角度考查學生的實際水平,減少因單純筆試產生的偏差。此外,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可謂“教師一出口,便知學生有沒有”,教師幾句話一問,就能看出學生的水平到底如何。對學生來說,這比單純的紙上考試來得痛快。對于那些對動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專業,應該考查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動手實踐探索,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提高創新能力。
三、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思想品德知識生活化,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發散思維,為學生以后的創新思路做好鋪墊。另外,為了幫助學生推陳出新,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積極補充當前國際國內的時事政治以及熱點的社會新聞等等,讓學生運用課本知識去解釋這些熱點新聞,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除此之外,理論結合實踐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尋找滿足感,學以致用。這樣就很容易讓學生意識到自身所學的思想品德知識與當下的時代是緊緊相連的,是很生活化的知識,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從而用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思想品德知識的學習中去,進一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迸發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國內社會每天都會出現許多的熱點心問題。在信息充斥的當今社會,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更應該學會篩選知識內容,給學生選擇一些與課本學習有關的熱點新聞案例。運用發達的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搜索相關圖片、視頻,介紹給學生,鼓勵學生關注其發展動態,使教學和當今社會政治、經濟、國計民生發展聯系起來,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社會實踐。如此一來,學生也很容易找對方向,更容易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總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師方法,用新課標理念來武裝自己的大腦,適當地改革班級的考試方式,重視社會實踐的作用,將思想品德生活化,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積極發言,迸濺思維的火花。這樣,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定能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吳鐸主.思想政治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