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芳
摘 要:探討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師首先要從備課模式入手進行改變。堅持積累素材,建立資源庫,并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制作課件的各種軟件,并熟練運用。而且要善于總結,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思想品德教學服務。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目標;備課模式;多媒體
一、為什么要改進備課模式
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的思想品德課具有知識性、政策性、時效性、社會性等特點,其內容涉及面廣,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和邏輯體系嚴密。對于初中生來講,不容易接受。再加上教師往往采用“填鴨”方式,忽視了學生的感受,使其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些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的實現。要改變這種現狀,應該怎么辦呢?
我認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選擇多媒體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這一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的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基礎在于備課,所以,教師首先要從備課模式上入手進行改變。
二、在實際備課中,我們該如何具體操作
1.資料收集
課前精心備課自不必說,這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但準備的內容除了按照教學大綱,備好教材教輔,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外,還要結合教學內容,精挑細選教學中需要的相關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積累素材,形成一個自己的小小資源庫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做個有心人,日積月累,堅持閱讀有關新聞的報紙雜志、瀏覽網上時政熱點,廣泛收集音頻、視頻和文字資料,網羅多媒體教學課件、紀錄片光盤,形成一個資源庫,可供隨時選擇、使用和借鑒。
現代信息技術為思想品德課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迅速興起和蓬勃發展的多媒體技術對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因為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所以能為學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教師在教學中用通俗生動的具體資料、新穎的教學設計來說明各種原本比較抽象、深奧的觀點和基本原理,必將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有利于增強思想品德教學的時代氣息。
2.課件制作
我認為制作課件首先就像導演一部電影一樣,首先,一定要有劇本。而按照傳統的備課方式寫出的教案(無論是紙質還是電子版的)就是我們制作課件的腳本,這里面既包括教學目標、內容、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練習題、作業的安排等,還可以增加結構設計(即把教學設計寫成計算機流程圖,為后面的編輯課件做準備)和版面設計(如圖片、文字放在何處,有多大,用什么樣顏色,形狀怎樣,何時用何種方式出現等等)。其次,將所需視頻、圖片、音樂等從資源庫中逐一挑選出來,集中在一個新的文件夾里保存在電腦中,以便在制作課件過程中隨時調用。最后,在此基礎上再用計算機將教學過程表達出來。
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制作一個精美的課件,這對我們教師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精選素材,巧設情境和疑問,還要恰到好處地展示重點、難點和疑點,并層層深入,以求達到撥云見日、豁然開朗的效果外,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有關的現代信息技術學習。掌握制作課件的軟件主要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對思想品德來說,體現運動過程的內容較少,如果只是剛開始使用課件上課,或僅僅是滿足日常上課需要,選擇方便快捷的PowerPoint就可以了,這種軟件相比之下簡單易學,上手快,好操作。如果要想做出畫面更加動感的效果,還可以選擇Flash,或者用Flash制作成插件鏈接到PPT課件中。
思想品德課傳統的教學基本是“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注入式”教學模式,單靠教師一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這樣很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制作課件,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通過畫面、聲音、色彩展示出來,使學習內容由間接變直接,由抽象變具體,由枯燥變有趣,由深奧變淺顯,從而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對于學生理解概念、掌握原理,了解問題的解決過程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與普通備課模式相比,信息化條件下備課的優勢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傳統手段無法比擬的,與普通備課模式相比,信息化條件下備課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圖文聲像并茂,能為課堂教學展示一個嶄新的天地。對多種感官刺激能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并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感性認識,這樣比只聽教師講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難度。
其次,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直觀性強,有助于抽象概念的記憶、深奧原理的理解、要點突出的展示、解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時,由于其容量大,信息新,聯系實際緊密,很適合現代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
四、信息化條件下備課存在哪些問題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抽象的思想品德課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可以豐富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大大提高學生的認知、理解和分析問題等能力。現代信息技術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一線教師的認可與運用。但是,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備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有些教師完全拋棄傳統教學手段,如粉筆、黑板等等,上課只是用PPT,整堂課沒有一點板書。其實,在備課時如果能將傳統方式和現代技術結合起來,講課中能適時把PPT、講解、板書、交互、反思融合在一起,應該會更出彩。
還有些教師在課件設計時忽略留給學生一些時間。學生做課堂筆記困難,看得精彩,聽得熱鬧,課后鞏固成了問題。特別在上復習課的時候,多媒體的大容量雖然有效率,但其間如果不注意停頓的話,學生很難把要點全都記下來,這樣復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另外,許多課件只是簡單的板書、大量圖片的堆積或音頻視頻的展示,看似面面俱到,豐富多彩,實則模式固定,缺乏個性與新意,久而久之,會讓人感覺僵硬呆板,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出現在傳統教學中常有的厭學情緒。
雖然信息化條件下備課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要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思想品德課教學服務。
總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脈搏,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改進備課模式,優化教學設計,實現教學的最優化,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其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全面落實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 重慶市長壽一中備課模式研究課題組)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