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成
高中階段的教學與初中階段在課程標準、內容、學習方法、能力要求和考試方式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學生進入高中后,對新高一政治課程總是不能很快適應,常常在學習上出現滑坡現象。為切實解決初高中政治課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我結合學習和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轉變學生思想認識,明確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性
剛從初三中考政治開卷考試形式過來的高一新生,剛開始一般都以為高中政治還是開卷,因而認為只要把書本上的重點畫一下就行了,不用背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理解、運用,到考試時翻翻書就可以了。上高中以后,有些學生早已打算以后高考考理科,反正思想政治到時不高考的,加之現行高中思想政治會考放在高二期末,他們覺得現在努力學習思想政治還早。針對此種狀況,作為高中政治教師,首先要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明確高中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性。第一堂課就應該把學習高中政治的具體要求明確讓學生依章進行,同時可以針對高考狀況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引起學生的重視,并讓學生樹立考名牌大學的志向,進而發奮攻讀。
二、把握內容變化,改變教學方法,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近年來,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新教材較大幅度地調整內容,總體呈現出“淺、少、易”的特點。另外,初中以思想品德、道德規范、法律常識為主要內容,注重的是學生社會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的養成。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比較形象生動,遵循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學生一般比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則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為主要內容,比較抽象,注重的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會運用正確的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步提高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因此,政治教師要精心籌劃每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備好課,不能急于求成,入門教育要切實做好,以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要善于疏導,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地把所學內容仔細講解,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盡量用通俗的語言,生動而淺顯的實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思考,全面掌握。
三、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方法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和途徑,規范解題是體現學生學習效果、學習能力的重要呈現方式。初中學習偏重于形象思維,注重榜樣,體驗感受,實踐活動。而高中則注重形象思維與理性思維的統一,強調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高一教學的初期,要特別注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能簡單地用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對待高中學習,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聽課、做筆記;學會分析、歸納、推理、判斷;學會探究和質疑;學會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政治課堂教學生命力所在。雖然在平時的初中教學中,也強調聯系時政熱點、自身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但主要停留在道德行為規范上,對問題的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而高中不同,在教學中一方面要重視平時的時政學習和熱點分析,重視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的剖析,重視對自身學習和生活問題的認識,對問題的分析、作答,不僅要言之有理,還要言之有據。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進一步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要更加關心社會、關注人生,了解和接觸更多諸如相關學科和邊緣學科的新事物、新知識,通過情景教學,更多地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理論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學會理解、學會判斷、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同時,高中練習課中幫助學生掌握不同題型的解答路徑與方法責無旁貸。
五、改進教學評價方式,調控初高中政治課學習的順利銜接
教學評價對課堂教育教學起到一種導向、驅動和調控作用。現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評價多數是帶著“功利性色彩”的知識性評價,主要表現為通過書面測驗、考試來檢查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學習的重要標準,這嚴重忽視了學生的思維過程、體驗過程、感悟過程對于促進學生發展的價值。但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評價是一種以能力性、發展性為重點的評價方式。高中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適度調整自己的教學評價方式,既要重視學生對本課程基本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更要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形成了應有的態度、能力、價值觀和行為,始終在教學中滲透高中的教學評價方式,努力在教學評價上實現初高中政治課教學的順利接軌。
總之,初高中政治在各方面發生了變化,它要求我們在教學實際中,要處理好初高中政治教學的銜接,不僅僅是教學層面上知識的增補與溫故知新的問題,師生應明確其變化,教師更應遵循初高中教學規律和特點,在這方面不斷探索,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初高中政治教學的銜接問題,讓學生更快地適應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
(作者單位 山東省昌樂及第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