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嶸
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的功能和價值
1.地位與作用
氧化還原反應起著連接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要求學生能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來初步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并了解常見氧化劑、還原劑。為以后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歸納,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的一些規律,打下堅實的基礎。
2.第一課時:三維目標定位
(1)知識與技能
①從得氧和失氧的分類標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②從化合價變化的分類標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③從是否有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④培養學生用概念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使學生形成勇于創新的習慣,培養創新能力
二、教學方法
1.本節內容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問題引領、層層遞進
具體教學手段有:多媒體展示、提問、討論、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練習。
2.具體程序
“藍瓶子”魔術表演將學生引入一個奇特的化學世界
【環節一】
探討氧化、還原反應是否同時發生,展示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史知識,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同時指出,氧化、還原反應在高中實現了認知上的統一。
【環節二】
從化合價升降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設置A、B、C、D四組方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及時小結。(A組,構建化合價升降與氧化、還原的關系;B組,Mg的氧化、Al2O3的分解得出從得失氧角度分析這類反應的弊端;C組,沒有得失氧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進一步得出化合價升降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優點;D組,CO還原Fe2O3反應的分析,發現不能用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對其進行分類,進一步得出,氧化還原反應新的的分類方法——化合價升價法可以對所有反應進行分類,建立新的分類觀。)
過渡:
動畫演示:原電池裝置,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環節三】
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設置話劇表演,讓學生親身體會NaCl、HCl形成過程中電子的轉移情況,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初步了解雙線橋法。
【環節四】
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
布置練習題,為下一節進一步學習雙線橋法奠定基礎。
整體設計滿足學生的認知規律,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層層遞進,深入淺出,效果良好。
(作者單位 山西省祁縣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