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娟
摘 要:近年來,隨著美術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和日益壯大,集專業補習、生活管理和高考咨詢為一體的美術高考培訓項目應運而生。也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成為教育行業中規模較大的新形式。但是美術高考培訓不同于一般普通的教學培訓,如果教師沿用普通教學和技能培訓的思路和方法,對于美術培訓怕是益處不多。面對美術高考培訓,應該充分認識,并根據美術培訓的特點,整理出適合的、有效的培訓思路和方法,為美術高考保駕護航。結合教學實踐和經驗,淺談幾點對美術高考培訓的認識,拋磚引玉。
關鍵詞:美術;高考培訓;美術資源
一、美術資源整合操作,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美術高考培訓要求教師在有限的、短暫的時間里,讓一些美術基礎較差,或是根本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達到能夠應對和完成考試的水平。由于培訓時間有限,使得培訓的過程不能完全地按照普通美術學科的教學結構來進行細致、完善的課程安排。由于培訓對象的缺陷,使得教學中日復一日,枯燥、重復、乏味的繪畫練習生活會讓學生對繪畫產生反感,失去美術興趣和繪畫感覺。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若只是應付了事,機械作畫,那么學生的美術興趣和作畫感覺會日益衰退,美術培訓也最終會走向失敗。
美術高考培訓就是要將美術教學這件曠日持久的事情,先通過資源的整體操作,濃縮成為精華,再通過短暫培訓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最高的教學效率。首先,培訓前期,鞏固基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沒有根基,萬丈高樓也不過是一盤散沙。教師可精心地設計幾個研究性的課題,將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濃縮其中。這樣的方式,既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繪畫基礎知識和技能,又避免重復練習,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自信心;其次,培訓后期,點面結合。在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美術基礎和技能之后,就要通過大量的模擬考試,一方面讓學生熟悉考試流程,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對時間的把控能力,培養緊迫感。培訓過程中,要做到點面結合,針對一個點,設置專屬課題,精講精練。針對整個面,設置自主課題,泛化訓練。教學評價也是結合集中點評和學生自評、互評。在保證美術教學的大方向下,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了解認識學生特點,保護學生的獨特性,因材施教
美術高考培訓所針對的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無論是學習美術的時間長短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弱上,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上,還是美術潛能、美術興趣、美術感覺等等,所以在教學中,“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學習,有所提高,還可能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顯然是不可取,也是不負責任的。
因此,在美術高考培訓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并掌握每個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特點,并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上都有所得。例如,對于一些美術基礎較好的學生,應該提高目標和要求,保持學習動力,反之,則降低目標和要求,適當、及時地給予學生鼓勵,保持學習信心;對于一些接受新知識能力較為弱,但卻勤奮肯學的學生,應該加強基礎鍛煉,循序漸進;對于一些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應該妥善且全面地安排學習過程,并及時地檢查、督促其學習,反之,則應該放寬政策,在教師適當監督的情況下,讓學生自行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統籌安排的能力;對于一些具有美術天賦的學生來說,應該適當加大難度,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不要用傳統的美術思路束縛他,保護學生的創造性。
三、統一教師的教學思路方法,保護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
在美術高考培訓中,難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培訓老師因為有事,離職一小段時間,讓其他美術老師代課;或是兩個不同教師教學的培訓班的學生一起學習探討時,出現分歧和迷茫,從而動搖原本的知識體系;抑或是家長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在
家里請美術家教給學生補課等等。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由于教師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繪畫風格,不同的專業特長,不同的教學思路和方式,造成的結果便是學生對于不同的老師帶來的不同知識和觀點,方法和思路,難以融會貫通,最后美術學習只會高耗低效。
所以,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美術教師的管理,多開展一些高考培訓教研活動,讓美術教師坐在一起,商榷出統一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消除學生的迷茫和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家長也應讓家教老師與學校老師多溝通,從而達成“統一戰線”,讓家教真正地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家園合作”,共同幫助學生提高美術能力。只有這樣,教師們思路統一,方向明確,學生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發憤圖強,堅定不移地朝著成功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大根.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程德敏.多媒體讓名畫不再“徒有虛名”:淺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09(2).
(作者單位 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第三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