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友
科學領先,民族強盛。分析如何打造小學科學的高效課堂,從科學學習要深化探究談起,提出了科學探索要敢于質疑的論斷,主張讓學生享受親臨的樂境,闡述了觀察是新發現之源的意義,最后以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興趣結尾。小學科學高效課堂教學機智教學手段
一、科學學習要深化探究
科學教育的過程當中,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索機會,注重深化探究,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像科學家那樣富有探索的精神,孜孜謀求的意志,一往無前的勇氣,要讓學生輕松地體驗學習的愉悅,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消除學習的枯燥感,不斷地增長科學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質,獲取科學方面的廣博的知識,形成喜歡科學、尊重科學事實、善于質疑勤于思考的科學態度。連續學習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時候就要知機識變,擴大課本外的信息來源,現在的網絡技術發達,信息的發展一日千里,網絡資源能很好的彌補傳統教學中欠缺,網絡上的大量信息成為新的知識來源,對科學的學習補益良多。比如,學習《保護大自然》一課的時候,教師首先介紹了學習的內容、資料的范圍,之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陸續登陸相關環保網站,對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進行了在線收集,大量的資料琳瑯滿目,十分充裕,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習興趣,學生們無不認真地查閱學習,之后大家再將這些信息整理、篩選、歸納,去粗取精,進行總結,得出規律性的知識。利用信息技術益處多多,消除了枯燥,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增加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養成了發掘信息的習慣,破臼除窠,改變了知識的傳授方法,達到了自主地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水平,成為科學知識的主動構建者,改變了真實的學習方法,加深了記憶,增強了趣味性,擴大了學習成果。學完了《保護大自然》之后,讓大家寫倡議書、寫學習札記,做板報等,深化探究學習,擴大學習影響,延伸探究成果。
二、科學探索要敢于質疑
有疑問就會有快速的進步,才會有研究的突破,敢于質疑,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更有深入地思考和收獲。眾所周知,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是思維的拓展,許多科學家的偉大發現都是從疑問邁開了第一步。科學包羅萬象,它作為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培養學生大膽質疑、深入研究、及及時提問能力尤顯重要,以便推陳出新,有新的發現。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制造條件,努力引導學生敢疑、生疑、質疑、釋疑。疑問的解決,就是學習的進步。疑問在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處,處處生根發芽,不斷地碩果累累。學生的提問允許“異想天開”,暢所欲言才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提問氛圍,教師的解答要控制住時機,要留有余地,給學生自己解決的動力和興趣,對敢想敢問的良好習慣進行升華。學習“鐵釘生銹”,我讓大家舉例生銹和未生銹的鐵制品的差異,大家議論紛紛,得出了“鐵銹是一種新的物質”的概念,我繼續提問說“生銹的條件是什么”學生們七嘴八舌,興致勃勃;我接著問:“商店里的鐵質商品比如完好包裝的鐵釘會生銹嗎?為什么?”“陶瓷會生銹嗎?為什么?瓷盆受到碰撞,瓷掉了生銹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們的思維飛速運轉,熱情高漲,一系列問題的探討,增進了對科學研究的熱愛,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會了一些應用的常識,對科學的領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三、讓學生親臨實驗的樂境
科學實驗有無窮的樂趣,想培養學生的興趣,要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既可手腦并用,也會讓學生好奇心增強,樂于研究科學規律。如《空中跳動的乒乓球》實驗,要讓學生開動腦筋,吹風機向上吹風,你先想一想風有沒有力量吹走乒乓球呢?學生議論紛紛,你言我語,各執一說。我讓同學們一起觀察實驗:用手握住吹風機,另外一只手托住乒乓球在吹風機的上方,開動冷風和熱風分別吹動乒乓球,結果是乒乓球只在空中跳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力有平衡的作用,乒乓球自然不會被吹走。學生趣味濃濃,興致勃勃,對科學的興趣日益加深。《紙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這一課,讓學生們親自動手,自己打水,自己找來不同紙質的紙張疊紙船,紙船一開始都漂浮在水上,首先是皺紋紙吸水過多沉到盆底,陸續的,其它紙船也沉到水底,得到的分析結果是:不同的紙吸水性不同。既激起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觀察是新發現之源
善于觀察,勇于探究,這樣才產生了科學研究,才陸續有了新的發現。學生們對于科學充滿了好奇,要引領他們掌握觀察的方法,懂得探究的探究的策略,這樣逐步加深對科學學習的熱情。比如說,水沸騰以后,我們提示學生觀察氣泡在水沸騰前后的不同的表現,然后進行科學的推理,氣泡的大小,破裂的情況,前后為什么不一致?這樣不僅僅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加深了對科學的觀察,掌握了觀察方法,懂得了重點觀察、全面觀察的區別。《科學》教材對學生的好奇心有很強的激發,提倡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引導學生們反對封建迷信、對科學有一種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對自然現象有正確的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有很大的幫助。
五、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興趣
因為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沒有持久力和耐力。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要提高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興趣。多媒體包含眾多的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好的課件琳瑯滿目。多媒體五光十色,聲情并茂,信息全面,傳播迅速,功能強大,播放隨意,文字賅博、圖片眾多、聲音全面(包含音樂無窮無盡、語音旁白應有盡有、特殊音效隨處可見)、動畫逼真生動和影片繪聲繪影,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動功能,十分適合少年學生對科學的深入探究。還能有利地指導和幫助教師解決難點,能對教學中的重點進行分析研判,能夠為學生的自學排憂解難,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講解《花的構造》時,我利用投影儀,將胚珠放大20倍,將胚珠進行緩慢的解剖,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反復地給同學們播放,一邊播放一邊講解,指導學生們認真地觀察,直到對學習內容“胸有成竹”,這樣的學習,一目了然,學生們對學習內容理解的相當深刻,學習的效果之好無以復加,之后,進行總結。暢所欲言的感言中,學生們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幾乎都能夠把自己的看法正確的表達出來,都卓有見地,可以說達到了很高的學習效率,可謂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科學教學要不拘一格,要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科學教學要發揮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教學方法注重情趣,提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和帶動他們動手動腦,理論聯系實際,引領他們大膽質疑,深化探究,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善于發現,打好科學的基礎,在科學研究的路上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