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函書
教書育人,傳授知識,培養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康發展,是一個教師的主要職責。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學生的素質教育,往往忽略了教師的素質問題,特別是教師的心理素質、人格因素等方面的培養。幼兒教師人格適應健康發展我們知道,0~6歲的幼兒時期是每個人素質培養、人格成長的一個關鍵階段,為了培養幼兒健康人格,必先要有幼兒教師的人格完善。
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轉型成功,大慶市又是計劃經濟轉型較慢的城市。處在轉型期的人們必將面臨各種價值觀念的猛烈撞擊,教師自不例外,傳統與現代、精神與物質、名與利,如此種種,無不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受著巨大的沖擊與考驗。面對這樣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不得不讓人產生“不是你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太快”的感慨。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是在一片純潔空白的處女地上開墾育才的園丁,如何做出心理調適和人格適應,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身人格,以影響和引導幼兒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謂人格,統指個人內部影響自身行為思想和感覺的特定方式的所有因素的總和,一般指個人顯著的性格、特征、態度和習慣的有機結合,具體表現為一個人的需要、動機、興趣、價值觀、情感、情緒意志等,并形成人的思想、信念、人生觀、倫理觀、職業觀、社會觀、思想政治品德、倫理道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人格適應是指個體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其它社會個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而言,既出現合理和不合理、好與壞、寬與窄、重與輕、主與次、積極與消極、堅強與懦弱兩種相反傾向之分,人格適應亦指提倡和發展前者,抑制和改造后者,在通常意義上,人格適應既然是一個過程,又是一種狀態。
幼兒教師的人格適應對幼兒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幼兒教師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培養幼兒學生的人格。教師除了通過傳授知識技能、組織集體活動、進行思想品質教育和生活指導等影響幼兒學生的人格外,其本身的人格特征對幼兒學生的潛移默化,是非常深刻的。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發展和規定,只有性格才養成性格。”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就像藝術大師的作品都體現他們個人的風格一樣,教師也根據自己的人格特點在一點一滴地塑造著學生的人格特征。其次,幼兒教師健康的人格特征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個幼兒教師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正義感,對知識的渴求和熱愛,等等,都會使他成為幼兒學生模仿的樣板,而一個幼兒教師的智慧、敏銳、明朗、和謁,足以使孩子們的學習積極在活躍、充滿激勵、富于想象的教學情境中被充分調動起來,使得他們的情感、意志、性格、氣質等得以升華。這在大多數幼兒園中,孩子們為他們所熱愛的教師而努力學習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根據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和活動環境,筆者認為幼兒教師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現于以下幾方面:
第一,取得孩子理解和愛戴。孩子作為教育對象并不是機械的,而是純潔、幼稚、脆弱的,幼兒教師要與孩子友好相處,關心并且呵護孩子,尋求心靈溝通,使自己的教學富有成就。
第二,具有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創造良好精神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學生只有在融洽、和睦、溫暖的精神環境中,才能愉快地生活、學習、成長。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對幼兒教育發揮最大的效益,以促使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三,對自我的了解。“認識你自己”是古希臘神廟的名言,自我了解程度深淺也是幼兒教師人格特性。自我了解對于幼兒教師本身的心理健康和進行有效的教學都是相當重要的,教師要了解自己,比他們要了解孩子心理同樣重要。
第四,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人格健康的教師應該能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積極的體驗激發和感染學生。盡管教育過程中避免個人情緒的干擾幾乎是不可能的,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教師不能對自己情緒的變化加以調控,不僅會導致正常教育工作受到影響,嚴重的還會影響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五,適度的幽默感。教師的幽默感對于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教學充滿活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等等。
幼兒教師的人格適應直接關系著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但是教師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不經歷一些心理沖突。在面對種種心理沖突情況下,幼兒教師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以增進自身的人格健康?
首先,要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心理學的研究早就指出,人不同的情緒活動或狀態,與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時間持續的消極情緒有害健康,積極樂觀的情緒有益于身心的正常發展。既然教師個人的心理沖突難以避免,善于進行自我調節,以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是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努力去做的。
其次,從教學實踐中尋求自我實現。這種方法就是從孟子所謂“執教之樂”中尋求那么一點自我實現的感覺。作為教師,我們都有這樣一種體會:當看到自己所教的學生取得了一些成績,甚至于上了一堂比較成功的課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自得其樂的心理,特別是對于那些具有“自我表現欲”人格特征的幼兒教師來說,還有什么比從事幼教工作更理想的嗎?在幼兒園所面對的正是一群可讓這一類教師充分發揮“專家角色”的對象——充滿求知欲和好奇心且樂于聽從的孩子,因此對于具有這一人格特征的教師來說,幼兒園無疑是一個時時有自我表現機會的場所,并以此來滿足自我實現并得以童真的陶冶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