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燕 安芳 魏春艷
通過日常教學實踐發現,美術與人文科學和娣妹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美術欣賞課教學要想讓學生樂于學,學得好,學得會,需要其它學科的知識支持,要從其它學科中吸取有益的養分來促進本學科的發展。就美術與語文、音樂、歷史學科的聯系性做了闡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科聯系意境視覺聽覺審美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美術欣賞如果單純建立在看畫、評畫基礎上,會顯得枯燥無味,無法讓學生產生興趣。任何學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像美術這門學科,就與語文、音樂、歷史等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高中的美術欣賞課與小學、初中的美術課相比可以說是一個飛躍,其中沒有任何銜接,加上學生對美術專業術語的缺乏,很多知識不易理解。有些美術知識完全可以和其它學科聯系起來,利用其它學科的強勢帶動美術學科知識上的弱勢,使學生可以對美術方面的某些知識更好,更快的學習、理解。
一、“詩情畫意”——美術欣賞與語文學科
語文學科是學生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都學習的一門學科,學生一般對這門學科方面的知識掌握較深入,美術中有些知識就可以和這門學科聯系起來。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一體,彰顯濃厚的文化底蘊。我發現,在語文課本中經常有詩配畫作品出現,可見其中的相通之處。齊白石的作品《蛙聲十里出山泉》構建出的文化底蘊和意境,讓人不禁聯想到“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詩意。中國畫向來追求意境之美,對“意境”一詞,讓學生從美術作品中體會,對接觸作品極少的學生來說可能比較困難,但一些文章也講究意境的表現。因此,可以由某篇文章對意境的表現入手,再聯系傳統國畫作品中對意境的描繪,讓學生對比來理解,我想這樣學生會容易理解一些。
再如,西方現代藝術流派中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它們的風格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們在講解這兩個藝術流派的風格特點時,完全可以和中國古代的詩人杜甫、李白的詩聯系起來。學生對這兩個人的詩從小讀到大,風格肯定了解一些,這樣一聯系,自然對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繪畫的作品風格有了一定的理解,這時教師再加以指點,學生接受起來就快一些。
二、視覺與聽覺的共鳴——美術欣賞與音樂學科
至于音樂和美術的關系就更加密切了,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音樂營造一種與所欣賞的作品一致的氛圍,通過學生對樂曲的理解來更好地理解所欣賞的美術作品。
高中美術欣賞,并非讓學生通過欣賞成為藝術家、批評家,而是通過作品的情境,讓欣賞者融入畫中,與作品進行對話,產生共鳴,從而使精神得到調節,情感得到陶冶,最終使自身的情感得以升華。對于美術欣賞課而言,要使學生在課業有限時間內達成這一目的,催化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人們都說“音樂是流動的畫面,畫面是靜止的音符”。如果在美術課上,加入與繪畫制作內容相配的音樂,可以讓學生更好體會畫面所體現的意境和思想。例如,在欣賞山水畫時,配以古箏曲《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曲目,清新而古樸的音色,抑揚頓挫中所蘊含的山水情結,分明是對自然圓滿的闡釋,使畫面與心靈融為一體,共頻共顫,在優美的旋律中領悟到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之美,找到了聯想創作的坐標與基點。把音樂引入美術欣賞課中,有助于學生通過音樂把山水畫有關的內容融于畫面之中,再通過想象加深對畫面的理解,從而不再感到國畫山水的生澀難懂。不僅中國的山水畫,其它很多作品都可引入音樂。在欣賞俄羅斯畫家列賓的作品《伏爾加河纖夫》時,可以配放一曲《如歌的行板》,列夫·托爾斯泰曾經在聽過這首曲子后深受感動,淚珠掛滿了兩頰,他說這部作品已經接觸到忍受苦難的人民的靈魂深處。而《伏爾加河纖夫》這幅畫,正是描繪了同樣社會背景下的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音樂的震撼力加上畫面的感染力,學生們就會被深深打動,可以達到較好的審美效果。
一幅好的美術作品如同一篇好的文章,一首好的樂曲,使人感慨,催人奮進。若把學生的欣賞課誘導到上述的情境,學生也就產生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了。
三、追根溯源,意圖呈現——美術欣賞與歷史學科
在進行美術欣賞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歷朝歷代的著名作品開始欣賞的,這就注定了在分析作品的時候,必定要牽扯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人文風情。例如,朱耷的作品,造型夸張,形象怪異,其筆下的魚、鳥常作“白眼向人”狀,表情奇特。作者為什么畫成這樣呢?如果僅僅靠觀看作品,學生很難理解。在向學生講解朱耷的作品時就要結合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講授,這樣,學生對他的作品特點和他的創作意圖就容易更深入的理解。對于一些歷史畫以及和歷史事件有關題材的美術作品就更與當時的歷史背景關系密切,在欣賞這類作品的時候常常就會講到當時的作畫背景還有畫家個人所具有的鮮明的時代特征。秦始皇陵兵馬俑雕塑群再現了秦代“士勇兵利,車堅馬良”的強盛局面;《清明上河圖》表現了北宋末年商業繁榮的景象;《步輦圖》向我們呈現了1300年前漢藏民族間親密交往的事件;《開國大典》再現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盛大的慶典場面……在講述這些作品時,要想讓學生深入理解,都應注意對歷史背景的簡單介紹,或對當時的一些情況的影片、視頻的播放,提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對作品從藝術上采用的一些手法、形式進行介紹,讓學生從藝術表現上對作品加以了解。所以,美術欣賞同歷史學科也是分不開的。
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把美術知識與相關學科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豐富了美術的表現形式,而且也促進了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美術作品、理解美術作品,開拓學生的美術視野,同時也使我們的美術欣賞教學更加充滿活力。